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99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涉及电热膜技术领域,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60.9%、二氧化锡12.3~18.6%、氧化铟6.2~8.4%、富勒烯0.002~0.004%、铷0.001~0.003%、负离子粉3.6~7.5%、固化剂4.5~6.5%和余量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远红外电热膜升温速度快、发热效率高,同时通过添加的负离子粉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远红外电热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调节人体器官平衡,同时能够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微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红外电热膜仅能产生远红外线,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无法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膜
,具体是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在面式供暖领域采用现代宇航技术研发的低碳供暖高科技产品。近年来电热膜由于其具备电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且其会发射出远红外线等的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热膜的制热原理是:其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分子之间产生剧烈的碰撞和摩擦,产生的热能主要以远红外辐射和辅助的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根据科学研究,波长为8-14um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而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而电热膜在发热时会大量产生远红外线,对风湿,关节炎,平衡身体的酸碱度,促进新陈代谢等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远红外电热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能产生远红外线,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无法对空气进行净化,且采用现有制作工艺流程制得的远红外电热膜使用过程中升温速度较慢,发热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既能够产生远红外线,又能够产生负氧离子的电热膜成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的富勒烯和铷有利于远红外电热膜放出电子及电荷转移,有效提高远红外电热膜的升温速度快及发热效率,同时通过添加的负离子粉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调节人体器官平衡,同时能够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微环境,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红外电热膜,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60.9%、二氧化锡12.3~18.6%、氧化铟6.2~8.4%、富勒烯0.002~0.004%、铷0.001~0.003%、负离子粉3.6~7.5%、固化剂4.5~6.5%和余量去离子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二氧化锡12.3%、氧化铟6.2%、富勒烯0.002%、铷0.001%、负离子粉3.6%、固化剂4.5%和余量去离子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60.9%、二氧化锡18.6%、氧化铟8.4%、富勒烯0.004%、铷0.003%、负离子粉7.5%、固化剂6.5%和余量去离子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8%、二氧化锡15%、氧化铟7%、富勒烯0.003%、铷0.002%、负离子粉5%、固化剂5.5%和余量去离子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双酚A、双氰胺、氨基树脂、三氟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具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配比要求称取所需原料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负离子粉、固化剂和去离子水,备用;S2:混合液制作:将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固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调制均匀得到混合液;S3:基体加热:将耐高温的绝缘底板基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20~960℃;S4:混合液附着: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液附着在加热后的基体上,冷却后形成加热膜;S5:负离子溶液制作:将负离子粉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负离子溶液;S6:附着负离子溶液:将上述负离子溶液附着在加热膜上,冷却后,形成负离子层;S7:镀银电极:在加热膜的两端镀银并设置电极,即得到该远红外电热膜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基体为绝缘陶瓷、玻璃或绝缘金属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沉积或蒸镀方法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混合液附着过程中混合液至少重复附着一次,且每次附着前均需要对基体进行加热。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6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式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远红外电热膜原料中添加有富勒烯和铷有利于远红外电热膜放出电子及电荷转移,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远红外电热膜的升温速度快及发热效率,同时通过添加的负离子粉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调节人体器官平衡,同时能够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微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红外电热膜仅能产生远红外线,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无法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且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作周期较短,保健效果较好,适宜广泛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实施例1一种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二氧化锡12.3%、氧化铟6.2%、富勒烯0.002%、铷0.001%、负离子粉3.6%、固化剂4.5%和余量去离子水。进一步的,固化剂为乙二胺。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远红外电热膜的具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配比要求称取所需原料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负离子粉、固化剂和去离子水,备用;S2:混合液制作:将石墨烯、二氧化锡、氧化铟、富勒烯、铷、固化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调制均匀得到混合液;S3:基体加热:将耐高温的绝缘底板基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20℃;S4:混合液附着: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液附着在加热后的基体上,冷却后形成加热膜;S5:负离子溶液制作:将负离子粉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负离子溶液;S6:附着负离子溶液:将上述负离子溶液附着在加热膜上,冷却后,形成负离子层;S7:镀银电极:在加热膜的两端镀银并设置电极,即得到该远红外电热膜成品。再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基体为绝缘陶瓷。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法。再进一步的,步骤S4中混合液附着过程中混合液至少重复附着一次,且每次附着前均需要对基体进行加热。再进一步的,步骤S6中的附着方法采用喷涂方式进行。实施例2一种远红外电热膜,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60.9%、二氧化锡12.3~18.6%、氧化铟6.2~8.4%、富勒烯0.002~0.004%、铷0.001~0.003%、负离子粉3.6~7.5%、固化剂4.5~6.5%和余量去离子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60.9%、二氧化锡12.3~18.6%、氧化铟6.2~8.4%、富勒烯0.002~0.004%、铷0.001~0.003%、负离子粉3.6~7.5%、固化剂4.5~6.5%和余量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5.5%、二氧化锡12.3%、氧化铟6.2%、富勒烯0.002%、铷0.001%、负离子粉3.6%、固化剂4.5%和余量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60.9%、二氧化锡18.6%、氧化铟8.4%、富勒烯0.004%、铷0.003%、负离子粉7.5%、固化剂6.5%和余量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烯58%、二氧化锡15%、氧化铟7%、富勒烯0.003%、铷0.002%、负离子粉5%、固化剂5.5%和余量去离子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双酚A、双氰胺、氨基树脂、三氟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见正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