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080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前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前插电缆通道,所述后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后插电缆通道,且前插与后插相适配,所述前插端子设置于前插内,所述后插端子设置于后插内,前插端子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后插端子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前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前插内的电缆相连接,后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后插内的电缆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前插与后插对插的结构,前插与后插为独立电缆附件,且前后两端的电缆通过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该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为可自由拆卸无需破坏的电缆附件。该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还具有结构简单、可操作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附件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
技术介绍
中间接头指的是电缆中间接头,即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中间接头是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交联电缆或油浸电缆的中间连接的电缆附件。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目前市场上主要以冷缩式和热缩式中间接头为主。它们的共同缺点就是安装好后想拆卸就只能破坏中间接头,将其割开,然后接头与两端电缆线芯压接部分只能切割掉,切割后电缆线芯尺寸不足,就需要重新剥切电缆。拆卸冷缩式或热缩式中间接头操作麻烦、浪费严重。而且因冷缩式和热缩式中间接头都是使用橡胶通过模具预先成型,电缆截面规格较多,传统的中间接头结构难以实现不同截面电缆的连接。图1为冷缩式中间接头与电缆安装后的装配图。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现有中间接头破坏性拆卸对电缆重新连接阻碍性大,且现有中间接头难以实现不同截面电缆连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包括前插、后插、前插端子、后插端子以及连接件,所述前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前插电缆通道,所述后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后插电缆通道,且前插与后插相适配,所述前插端子设置于前插内,所述后插端子设置于后插内,前插端子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后插端子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前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前插内的电缆相连接,后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后插内的电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插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前插端子内螺纹孔,所述后插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后插端子内螺纹孔,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以及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与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的螺纹方向不同。进一步地,所述前插朝向后插的一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后插朝向前插的端部与凹槽适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由外向内逐渐变窄的锥形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中部设置有突起部。进一步地,所述后插的侧壁上设置有台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前插与后插包括内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以及中间绝缘层。进一步地,所述前插端子、后插端子以及连接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的使用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的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连接的两端电缆剥除电缆保护层;将前插与后插分别穿入待连接的两端电缆中,且前插与后插的适配端相向设置;通过连接件连接前插端子的一端以及后插端子的一端;前插端子的另一端与前端待连接电缆的端部压接,后插端子的另一端与后端待连接电缆的端部压接;前插与后插适配对插到位。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前插与后插对插的结构,前插与后插为独立电缆附件,且前后两端的电缆通过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该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为可自由拆卸无需破坏的电缆附件。该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还具有结构简单、可操作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前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后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用于连接电缆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插;11、前插电缆通道;12、凹槽;2、后插;21、后插电缆通道;22、台阶结构;3、前插端子;31、前插端子内螺纹孔;4、后插端子;41、后插端子内螺纹孔;5、连接件;51、突起部;6、前端待连接的电缆;7、后端待连接的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包括前插1、后插2、前插端子3、后插端子4以及连接件5。前插端子用于固定在前端待连接的电缆6上,后插端子用于固定在后端待连接的电缆7上,连接件用于连接前插端子以及后插端子,且连接件与前插端子、后插端子之间均是可拆卸连接,前插与后插罩设在电缆连接处的外部,保护电缆连接处结构。所述前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前插电缆通道11,前插通过前插电缆通道穿设在前端待连接的电缆上,所述后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后插电缆通道21,后插通过后插电缆通道穿设在后端待连接的电缆上。且前插与后插相适配,具体为前插的后端与后插的前端是相适配的,前插与后插通过相适配的结构实现连接,连接后的前插与后插罩设在电缆的连接处外部。前插端子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后插端子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前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前插内的电缆相连接,后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后插内的电缆相连接。前插端子以及后插端子均是连接在电缆的端部,且用于连接前插端子以及后插端子处的电缆均是剥切外壳后的电缆。所述前插端子设置于前插内,所述后插端子设置于后插内。在本实施例中,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均为中空的筒状结构。适应于不同截面电缆的连接时,选用不同规格的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使得前插端子与前端待连接电缆之间适配、后插端子与后端待连接电缆之间适配。本实施例中,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与电缆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压接。前插端子通过连接件与后插端子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是指一种简单快捷的连接方式,一般只需要一个插入动作或者旋钮动作就能够完成,对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的装配前定位要求较低,拆卸方便快捷。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或旋接等简单快捷的连接方式。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与前插端子、后插端子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旋接,具体结构为:所述前插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前插端子内螺纹孔31,所述后插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后插端子内螺纹孔41,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以及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相适配,前插端子的前插端子内螺纹孔朝向后插端子的后插端子内螺纹孔,连接件设置于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之间,实现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之间的连接。为方便连接件与前插端子或后插端子之间的旋接,设置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与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的螺纹方向不同。当前插端子内螺纹孔内设置正旋内螺纹时,后插端子内螺纹孔内设置反旋内螺纹,连接件两端设置的外螺纹分别与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以及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相适配;当前插端子内螺纹孔内设置反旋内螺纹时,后插端子内螺纹孔内设置正旋内螺纹,连接件两端设置的外螺纹分别与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以及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相适配。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方便连接件旋接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或者将连接件从前插端子与后插端子上拆除,所述连接件中部设置有突起部51,突起部方便操作人员手持操作。本实施例中,突起部为圆柱形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更便于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插、后插、前插端子、后插端子以及连接件,/n所述前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前插电缆通道,所述后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后插电缆通道,且前插与后插相适配,/n所述前插端子设置于前插内,所述后插端子设置于后插内,前插端子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后插端子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前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前插内的电缆相连接,后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后插内的电缆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插、后插、前插端子、后插端子以及连接件,
所述前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前插电缆通道,所述后插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后插电缆通道,且前插与后插相适配,
所述前插端子设置于前插内,所述后插端子设置于后插内,前插端子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后插端子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前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前插内的电缆相连接,后插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穿设在后插内的电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插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前插端子内螺纹孔,所述后插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后插端子内螺纹孔,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以及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插端子内螺纹孔与后插端子内螺纹孔的螺纹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拆卸对插式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插朝向后插的一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后插朝向前插的端部与凹槽适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拆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成林理翟鹏飞陈添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