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017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属于光纤配线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配线架接口防尘帽、尾线插头防尘帽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一柔性连接带,所述配线架接口防尘帽用于插接入光纤配线架内接口螺纹管内部,保护接口纤芯,所述尾线插头防尘帽用于套接在尾纤插头纤芯外部,保护插头纤芯,所述第一柔性连接带可方便手持拔插防尘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尾纤接头和配线架接口防尘帽一体设计,易于尾纤安放,拔出过程不会误碰其他工作中的尾纤,可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配线附属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的快速发展,光缆已经成为通信传输业务的重要载体。光纤配线架是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光纤配线架(OpticalDistributionFrame,ODF)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光纤配线架空闲线芯测试是对通信站光缆各项指标进行周期性检测的重要维护手段,通信光缆一般为12、24或36芯,一个通信站又有多条光缆。目前通信行业中使用的ODF光纤配线架多使用FC适配器,其内部有很多尾纤接口,接口上会配合安装FC防尘帽。目前,有的现场大量安装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布置紧凑,光纤配线架各层之间距离较近,而且对于业务较多的光纤配线架或因改光配,防尘帽周围光纤可能均已使用,光配防尘帽周围空间狭窄,空闲纤芯上的防尘帽附近有很多正在使用的尾纤,且有的节点通信站光纤配线架空闲纤芯的数量非常多。在光缆测试以及更换尾纤时,需要把防尘帽拔下来。工作人员在用手拔下光纤配线架空闲纤芯的防尘帽时,由于空间有限,只能用两个手指夹着光配防尘帽,左右晃动,缓慢拔插防尘帽。现有配线架适配器接口包括纤芯和在纤芯外围的螺纹管,现有防尘帽套插在螺纹管外围,用手易扣不易拔,每次在用手拔下防尘帽时,需要使用较大力气,而因为空间受限手指又难以用力,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效率很低,费时费力,甚至会划伤手指;在左右晃动过程中,可能误碰相邻在运行的尾纤,甚至造成光纤松动、断裂,进而导致光纤通信中断,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业务非计划中断,后果严重。现有插拔防尘帽的工具并不好用,不如直接解决防尘帽的问题。另外,当因光缆切改等原因,对光纤配线架进行测试时需要拔出大量业务尾纤,目前在光线配线架测试时,尚无标准的业务尾纤安置方式,经常是临时捆扎在机柜内或不进行安置,而尾纤的临时安置不当,会发生纤芯暴露受到污染、线序混乱、尾纤折断等情况,导致业务故障,严重影响业务安全和恢复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配线架内接口防尘帽不易拔出,更换尾纤时尾纤头裸露在现场易造成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包括:配线架接口防尘帽,包括第一塞头和设于所述第一塞头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塞头与光纤配线架内接口螺纹管内部插接配合,并借助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塞头插入所述光纤配线架内接口螺纹管内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塞头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光纤配线架内接口纤芯的第一空腔;尾纤插头防尘帽,包括第二塞头和设于所述第二塞头上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塞头与尾纤插头插接配合,并借助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塞头插入尾纤插头内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塞头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尾纤插头纤芯的第二空腔;第一柔性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以使光纤配线架内接口和尾纤插头一一对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线架接口防尘帽用于插接在配线架接口上且所述第一塞头卡接在光纤配线架接口的螺纹管和纤芯之间,方便拔插,在接口空闲时,用于保护配线架接口内的纤芯,防止其裸露受到外界污染而影响使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纤插头防尘帽用于插接在尾纤插头的纤芯上,在切换尾纤时,保护尾纤插头内的纤芯,防止其裸露受到外界污染而影响使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塞头侧壁上设有多条凸楞。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一塞头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周面设有环形的夹持凹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连接带用于连接所述配线架接口防尘帽和所述尾纤插头防尘帽,所述第一柔性连接带方便手借力拔出防尘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包括滑动保护件,所述滑动保护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柔性连接带上的滑动环、与所述第一塞头或所述第二塞头适配的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滑动环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柔性连接带。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护套和插塞,所述第一护套用于与所述第一塞头套接配合,所述插塞用于与所述第二空腔插接配合。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柔性连接带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滑动环的固定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由金属材质制成。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包括连接固定在光纤配线架接口前方的托杆,所述滑动保护件和所述第一柔性连接带套接在所述托杆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托杆上设有多个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柔性连接带的卡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托杆上旋转连接有和所述卡槽对应数量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阻挡所述第二柔性连接带脱出所述卡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所述第一塞头卡接在配线架接口的螺纹管和纤芯之间起到防尘保护作用,区别于现有配线架接口防尘帽插接在螺纹管外侧,方便所述配线架接口防尘帽扣合与拔出,所述第一限位部可限制所述第一塞头插入的深度,所述尾纤插头防尘帽包括第二塞头、第二空腔和第二限位部,可与尾纤插头纤芯套接起到防尘保护作用;所述第一柔性连接带连接所述配线架接口防尘帽和所述尾纤插头防尘帽,可以方便手借力拔出防尘帽,且通过防尘帽和配线架接口与尾纤插头的插接,可以实现配线架接口和尾纤插头的一一对应,方便在更换尾纤时,尾纤排放有序,配线架接口和尾纤纤芯不受污染或损伤;本专利技术所述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易于尾纤安放,拔出过程不会误碰其他工作中的尾纤,可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带有滑动保护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滑动保护件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托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沿图7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9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的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线架接口防尘帽;11、第一塞头;111、凸楞;12、第一空腔;13、第一限位部;2、尾纤插头防尘帽;21、第二塞头;2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配线架接口防尘帽,包括第一塞头和设于所述第一塞头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塞头与光纤配线架内接口螺纹管内部插接配合,并借助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塞头插入所述光纤配线架内接口螺纹管内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塞头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光纤配线架内接口纤芯的第一空腔;/n尾纤插头防尘帽,包括第二塞头和设于所述第二塞头上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塞头与尾纤插头插接配合,并借助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塞头插入尾纤插头内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塞头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尾纤插头纤芯的第二空腔;/n第一柔性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以使光纤配线架内接口和尾纤插头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线架接口防尘帽,包括第一塞头和设于所述第一塞头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塞头与光纤配线架内接口螺纹管内部插接配合,并借助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塞头插入所述光纤配线架内接口螺纹管内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塞头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光纤配线架内接口纤芯的第一空腔;
尾纤插头防尘帽,包括第二塞头和设于所述第二塞头上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塞头与尾纤插头插接配合,并借助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塞头插入尾纤插头内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塞头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尾纤插头纤芯的第二空腔;
第一柔性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以使光纤配线架内接口和尾纤插头一一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塞头侧壁上设有多条凸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一塞头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周面设有环形的夹持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配线架用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保护件,所述滑动保护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勇齐生鹏金志杰高冰董志敏张树勇蔡蕊卢兵刘宁姚亚青杜帅兵陈瑶刘福盛高瑞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