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97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7
提供能够将装有水的容器从箱体稳定地拉出的空气调节机。包括:除湿部(40),进行除湿;箱体(10),收容除湿部(40);及第一容器(20),贮留由除湿部(40)生成的水。箱体(10)包含:容器收容部(16),收容第一容器(20);及开口(17),将第一容器(20)放入取出容器收容部(16)。第一容器(20)包含握持部(30),容器收容部(16)在底部包含第一卡合部(18)。第一容器(20)在底部包含:第二卡合部(21),卡合到第一卡合部(18)。第一容器(20)在被从开口(17)拉出时,第一卡合部(18)与第二卡合部(21)的卡合,由此握持部(30)在从开口(17)向外出来的位置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机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空气调节机。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调节机在箱体的侧面,包含用以将加湿水用的储水容器插拔到箱体的内外的开口。在箱体的开口的出口的下缘附近,配置有本体抵抗部,在储水容器的插入侧端部附近,配置有从容器底面部的下面延伸到下方的容器抵抗部。通过此构成,空气调节机是,即便是装有加湿水用的水的重的储水容器,也能够一边将容器底面部从建筑物的地面浮起,一边轻松地开始进行储水容器的插入。另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调节机是,在取出储水容器时,持续从箱体取出储水容器的大致整体的状态下,容器抵抗部受到由箱体侧的本体抵抗部所致的相对于取出的抵抗。由此,空气调节机被设为能够预告储水容器的从箱体的开口的取出,结果,能够预防储水容器的突然脱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第477535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空气调节机的除湿动作时,有因贮留由除湿生成的水的容器(储水容器)的满水,空气调节机停止的情况。这个情况下,产生从箱体取出并抬起装有水的重的容器,舍弃容器内的水的必要。此时,因水的重量,有容器从箱体突然脱落,容器的底部碰撞到地面,容器内的水从容器飞出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装有水的容器从箱体稳定地拉出的空气调节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包括:除湿部,进行除湿;箱体,收容所述除湿部;及第一容器,用以贮留由所述除湿部生成的水。所述箱体包含:容器收容部,收容所述第一容器;及开口,将所述第一容器放入取出至所述容器收容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握持部,所述容器收容部在底部包含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容器在底部包含:第二卡合部,卡合到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容器是在容器拉出方向被从所述开口拉出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卡合,所述握持部在从所述开口向外出来的位置停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能够将装有水的容器从箱体稳定地拉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从箱体取出了储水容器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剖面图。图4是图3的一部分放大剖面图。图5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握着把手向上抬起储水容器的动作的图。图6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握着把手向斜上抬起储水容器的动作的图。图7是从容器收容部的里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容器收容部的开口侧边缘部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储水容器的底面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容器收容部内的构造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加湿部的构造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图式一边进行说明。另外,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部分赋予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且不重复说明。参照图1至图4,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进行说明。图1是空气调节机1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空气调节机100中从箱体10取出了储水容器20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机100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剖面图。详细来说,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机100的箱体10侧的第一卡合部(容器止动件的一方)与储水容器20侧的第二卡合部(容器止动件的另一方)。图4是图3的一部分放大剖面图。另外,空气调节机100是具备除湿功能与加湿功能的调湿装置(附除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机)。在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除湿功能与贮留除湿后的除湿水的构成,用以加湿的构成于后叙述。另外,在图中,表示互相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Z轴是平行于垂直朝上的方向,X轴以及Y轴是平行于水平方向。进一步,空气调节机100被大致水平地载置在建筑物的屋内的地面,Y轴是表示储水容器20的拉出(取出)方向。如图1至图3所示,空气调节机100包括:空气调节机100的本体即箱体10;及储水容器20。箱体10是以上面板11、箱体底部12、及位于箱体10的侧面的多个外装板构成。多个外装板包含:前面板13;后面板14;及两个侧面板15。前面板13位于设备操作者即用户侧的正面。后面板14位于前面板13的背面侧。侧面板15从用户观察位于左右。如图2所示,一方的侧面板15的下部包含:与箱体10的内部连通的开口17。箱体10的内部是收容储水容器20的容器收容部16。第一容器即储水容器20通过开口17,被收容到箱体10内部的容器收容部16内。另外,储水容器20包括:容器本体20a;及把手30,用以抬起储水容器20。另外,在储水容器20中,将位于容器拉出(Y轴)方向的开口17侧(容器收容部16的出口侧)的端部记载为第一端部20c,在与第一端部20c为相反侧,将在容器拉出方向中位于容器收容部16的里侧(反出口侧)的端部记载为第二端部20d。容器收容部16是从在箱体10的侧面(侧面板15)开口的开口17,朝箱体10内部连通的容器收容空间。容器收容部16包含:前面板13侧的侧壁;后面板14侧的侧壁;及一个侧面板15侧的里壁,作为三个侧面。在比箱体10内的容器收容部16靠上侧的空间,配置有除湿部40。储水容器20在被配置在容器收容部16内的既定位置的状态下,滴下在上侧的除湿部40产生的水(除湿水)。其结果,除湿水被贮留在储水容器20内。另外,割爱除湿部40的图示与说明。容器收容部16的底部(底面)是由容器收容部底板部件16a构成。容器收容部底板部件16a被配置在箱体底部12的上方。另外,也可以将箱体底部12设为容器收容部16的底部(底面)。构成容器拉出止动件的一方(第一卡合部)的台阶部18被配置在容器收容部底板部件16a的开口17侧的边缘部16b。台阶部1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卡合部的例子。储水容器20是能够贮存除湿水的槽状或匣状(cartridge)的容器。储水容器20,如图2所示,能够从箱体10(容器收容部16)的开口17在拉出(Y轴)方向拉出,从箱体10取出。另外,储水容器20,如图2所示,包含:用以抬起储水容器20的把手30。把手30能够在收容形态(30A)与握持形态(30B)之间,使姿势变化。把手30的姿势之中,收容形态,如图2及图3所示,是在可收容在箱体10内的低位置的时候,将收容形态时的把手记载为把手30A。另一方面,握持形态,如图5及图6所示,是在箱体10之外,在可将手的手指穿过形成在把手的下侧的空间的高位置的时候,将握持形态的把手记载为把手30B。把手30是本专利技术的握持部的例子。把手30是以用户在抬起储水容器20时容易握持的方式,沿着储水容器20的拉出(Y轴)方向配置。把手30也可以配置在与储水容器20的拉出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另外,储水容器20在容器本体20a的底部20b,包含:朝下方突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除湿部,进行除湿;/n箱体,收容所述除湿部;及/n第一容器,用以贮留由所述除湿部生成的水;其中/n所述箱体包含:/n容器收容部,收容所述第一容器;及/n开口,将所述第一容器放入取出至所述容器收容部;/n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握持部;/n所述容器收容部在底部包含第一卡合部;/n所述第一容器在底部包含:第二卡合部,卡合到所述第一卡合部;/n所述第一容器是在容器拉出方向被从所述开口拉出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卡合,所述握持部在从所述开口向外出来的位置停止。/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7 JP 2020-024218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湿部,进行除湿;
箱体,收容所述除湿部;及
第一容器,用以贮留由所述除湿部生成的水;其中
所述箱体包含:
容器收容部,收容所述第一容器;及
开口,将所述第一容器放入取出至所述容器收容部;
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握持部;
所述容器收容部在底部包含第一卡合部;
所述第一容器在底部包含:第二卡合部,卡合到所述第一卡合部;
所述第一容器是在容器拉出方向被从所述开口拉出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卡合,所述握持部在从所述开口向外出来的位置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被配置在所述开口的边缘部;
所述第一容器包含:
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容器拉出方向的所述开口侧;及
第二端部,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容器拉出方向中为相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淳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