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872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和充填施工,隔离气囊设置在一个支架节点处形成采空区帷幕区域,相邻两隔离气囊间隔一支架节点;设置帷幕注浆孔和内部注浆孔,帷幕注浆孔沿帷幕区域两侧设置且呈扇形排列,内部注浆孔设置在帷幕区域中部且呈扇形排列;将料浆浓度为75%的充填材料注入帷幕注浆孔,30%的充填材料注入内部注浆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定的每个循环间,采用扇形分布的形态,使得两个循环间的扇形充填区域强弱互助效应,促使两个循环交接位置形成的充填区域与扇形中间充填区域的强度近似,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的整体扇形充填区域承载能力均等,均匀承载采空区覆岩,减缓地表整体沉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采空区充填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采空区充填材料为纯水泥注浆或双液注浆,水泥占比较大,须消耗较多水泥,成本较高,此外由于水泥的比重较大,使得采空区充填部分强度较高,导致地表沉陷不均匀。而一般采空区处理的强度实现0.5MPa以上,和周围煤岩体强度相当即可,无须高强度充填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由于膏体充填大大降低了采矿充填成本,而且充填体的接顶性能和整体性良好,能够有效控制地压,提高采矿活动的安全水平;目前,膏体充填采矿为深埋藏、破碎顶板等特点的矿产资源回采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途径,在技术经济、环保、安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以深部矿井的矸石为基料,辅以高水材料胶结成膏体进行就地采空区充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证充填区域承载能力均等、均匀承载采空区覆岩且采空区承载强度与周围围岩体强度相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沿空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制备料浆浓度为30%和75%的两种充填材料;/n步骤2、自工作面开切眼开始,在沿空留巷侧确定巷旁充填体的位置,设置三个巷旁充填体作为一个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充填循环;/n步骤3、依据沿空留巷侧二分之一工作面长度的采空区为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充填区域,在一个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充填循环内,计算确定工作面支架对应的支架节点的位置,每个隔离气囊设置在对应确定的每个支架节点处形成定点采空区帷幕区域,相邻的两隔离气囊之间间隔一支架节点;/n步骤4、在采空区帷幕区域设置帷幕注浆孔和内部注浆孔,所述帷幕注浆孔沿采空区帷幕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料浆浓度为30%和75%的两种充填材料;
步骤2、自工作面开切眼开始,在沿空留巷侧确定巷旁充填体的位置,设置三个巷旁充填体作为一个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充填循环;
步骤3、依据沿空留巷侧二分之一工作面长度的采空区为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充填区域,在一个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充填循环内,计算确定工作面支架对应的支架节点的位置,每个隔离气囊设置在对应确定的每个支架节点处形成定点采空区帷幕区域,相邻的两隔离气囊之间间隔一支架节点;
步骤4、在采空区帷幕区域设置帷幕注浆孔和内部注浆孔,所述帷幕注浆孔沿采空区帷幕区域两侧设置且呈扇形排列,所述内部注浆孔设置在采空区帷幕区域中部且呈扇形排列;
步骤5、将料浆浓度为75%的充填材料注入所述帷幕注浆孔,等待帷幕注浆孔内的浆体凝固后,将浆料浓度为30%的充填材料注入内部注浆孔,一个巷旁充填体充填结束;
步骤6、重复步骤4-5,完成一个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充填循环;
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柏建彪夏军武闫帅柏夏张栋朱前程潘桂强王共元王襄禹徐营吴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