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献红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77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属于呼吸锻炼技术领域。该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基架和锻炼组件。所述基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吹嘴,所述第一杆体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外部,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内部连通,所述吹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顶部,所述第一通气管两侧设置有第二通气管,所述锻炼件包括第一管体、测试球和第二管体,通过第一管体和第一管体内部设置的测试球,方便将病人通过吹气将测试球吹起,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第二管体螺纹连接于第一管体顶部,方便了第二管体安装拆卸,便于更换测试球,提高设备适用性,使得设备适用病人不同的锻炼阶段,提高设备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锻炼,是一种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以及加强气体交换效率的方法。目前,市面上采用的呼吸锻炼装置,不便调节,在病人不断锻炼过程中,呼吸能力逐渐提升,导致需要频繁进行设备更换,造成浪费,设备适用性差,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旨在改善现有呼吸锻炼装置,不便调节,在病人不断锻炼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设备更换,造成浪费,设备适用性差,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基架和锻炼组件。所述基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吹嘴,所述第一杆体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外部,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内部连通,所述吹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顶部,所述吹嘴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杆体,所述锻炼组件包括第一通气管和锻炼件,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架(100),所述基架(100)包括第一杆体(110)、第二杆体(140)和吹嘴(150),所述第一杆体(110)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140)外部,所述第一杆体(110)与所述第二杆体(140)内部连通,所述吹嘴(15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140)顶部,所述吹嘴(150)内部设置有空腔(152),所述空腔(152)底部连通有软管(153),所述软管(153)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杆体(140);/n锻炼组件(200),所述锻炼组件(200)包括第一通气管(210)和锻炼件(220),所述第一通气管(210)连通于所述第一杆体(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100),所述基架(100)包括第一杆体(110)、第二杆体(140)和吹嘴(150),所述第一杆体(110)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140)外部,所述第一杆体(110)与所述第二杆体(140)内部连通,所述吹嘴(15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140)顶部,所述吹嘴(150)内部设置有空腔(152),所述空腔(152)底部连通有软管(153),所述软管(153)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杆体(140);
锻炼组件(200),所述锻炼组件(200)包括第一通气管(210)和锻炼件(220),所述第一通气管(210)连通于所述第一杆体(110)底部,所述第一通气管(210)两侧设置有第二通气管(211),所述锻炼件(220)包括第一管体(221)、第二管体(222)和测试球(223),所述第一管体(221)连通于所述第二通气管(211),所述测试球(223)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221)内壁底部,所述第二管体(222)与所述第一管体(22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管体(222)顶部设置有出气孔(2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10)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111),所述第一螺纹管(111)与所述第一杆体(1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210)螺纹套接于所述第一螺纹管(111),所述第一螺纹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献红杨峥杨倩倩张建锋胡东昊
申请(专利权)人:王献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