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67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包括:吸引导管、储液器、连接导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上套设有一个鼻塞头;所述储液器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分别与吸引导管和连接导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连接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通过鼻塞头、鼻孔和负压发生器形成密闭的通道,进行负压吸引,改善了现有吸痰管具有细长、侵入性的缺点,使所述鼻塞式吸痰装置无需侵入性操作,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依从性,减少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同时达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
本技术涉及吸痰器
,特别涉及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传统吸痰技术是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将吸痰管的前端涂覆润滑剂后经口或鼻插入,插入深度为患儿鼻尖至耳垂的距离,通过旋转、提升所述吸痰管进行吸引,痰液粘稠较难吸引时可反复吸引,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但是,现有的吸痰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吸痰管是经婴幼儿口或鼻腔插入,而婴幼儿的呼吸道粘膜柔软,血管丰富,吸痰管插入时刺激性强,患儿易伴有疼痛、恶心、呛咳等不适,容易造成本能的拒绝,不配合操作。(2)因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在吸痰过程中,患儿的哭闹、反抗、摆头,易导致粘膜出血且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加重吸痰时患儿的缺氧程度,对吸痰操作的耐受度降低。(3)吸痰管深入喉炎部刺激咽喉反射,引起反射,容易导致反流误吸,增加临床风险;整个吸痰过程的舒适性较差,患儿反抗明显,容易造成家属与患儿的不良体验,影响满意度。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洁、方便、安全、无创的鼻塞式吸痰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包括:吸引导管、储液器、连接导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上套设有一个鼻塞头;所述储液器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分别与吸引导管和连接导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连接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设置在所述鼻塞头的前端。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鼻塞头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圆锥形鼻塞头的直径自吸引导管的吸引端至自由端逐渐变大。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储液器包括储液室以及与储液室上部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盖体上。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吸引导管的自由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伸入储液室的底部,所述连接导管的自由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伸入储液室的上部。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储液室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负压发生器为电动泵、手动旋钮泵和注射器中的一种。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管体、转动件、传动杆和密封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管体上,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设置于管体内,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管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在所述管体内前后移动产生负压。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转动件为旋钮,所述传动杆为螺栓拉杆,所述旋钮和螺栓拉杆通过梯形螺纹连接,所述旋钮的直径为所述管体的直径的至少两倍。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中,所述吸引导管、连接导管均为软管。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洁、方便、安全、无创的鼻塞式吸痰装置,通过鼻塞头、鼻孔和负压发生器形成密闭的通道,进行负压吸引,改善了现有吸痰管具有细长、侵入性的缺点,使所述鼻塞式吸痰装置无需侵入性操作,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依从性,减少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同时达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使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鼻塞式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负压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吸引导管、11-吸引端、12-鼻塞头、13-吸引口、14-开口、2-储液器、21-储液室、22-盖体、221-连接孔、3-连接导管、31-连接端、4-负压发生器、41-管体、42-转动件、43-传动杆、44-密封件、5-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包括:吸引导管1、储液器2、连接导管3和负压发生器4;所述吸引导管1的吸引端11上套设有一个鼻塞头12;所述储液器2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221,所述连接孔221分别与吸引导管1和连接导管3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导管3的连接端31与负压发生器4连接。使用时,将鼻塞头12直接塞于患儿的鼻孔处,负压发生器4、鼻塞头12与鼻孔形成密闭通道,再通过负压发生器4产生负压,使分泌物被吸入至吸引导管1中,逐渐进入到储液器2,实现无创、无需将吸引导管1插入患儿口或鼻腔,为患儿提供舒适、安全、简单的吸痰操作,减少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达到清洁呼吸道分泌物的效果,同时提高患儿对吸痰操作的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其次,所述储液器2还有利于医护人员观察分泌物的性状。所述连接导管3直接与负压发生器4连接,无需连接价格昂贵的吸引连接器,有利于降低医疗用品的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吸引导管1的吸引端1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口13;所述吸引口13设置在所述鼻塞头12的前端。通过上述设置,分泌物不仅可以通过吸引导管1吸引端11上的开口14被吸入,还可以通过吸引口13被吸入,有效地清除不同位置的分泌物,缩短吸痰的时间。进一步的,所述鼻塞头12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圆锥形鼻塞头12的直径自吸引导管1的吸引端11至自由端逐渐变大。所述鼻塞头12为医用硅胶鼻塞头12,亲肤、卫生,柔软度适中。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改变鼻塞头12塞入鼻孔的深度不同适应不同大小的鼻孔,使所述鼻塞头12可适用于大部分的患儿,无需定制,实用性高。进一步的,所述储液器2包括储液室21以及与储液室21上部螺纹连接的盖体22;所述连接孔221分别设置在盖体22上。可拆卸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对分泌物进行取样化验,减少打开储液器2时,分泌物飞溅带来的医疗污染。进一步的,所述吸引导管1的自由端通过所述连接孔221伸入储液室21的底部,被吸入的分泌物直接到达储液室21的底部,所述连接导管3的自由端通过所述连接孔221伸入储液室21的上部。通过上述设置,可防止负压过大,使分泌物顺着连接导管3到达负压发生器4,进而污染负压发生器4。进一步的,所述储液室21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通过上述设置,可直观地得知分泌物的总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发生器4为电动泵、手动旋钮泵和注射器中的一种,通过连接件5与连接导管3的连接端31连接,加强连接稳固性;具体的,所述负压发生器4上设置有调压器,将负压调节至婴幼儿可承受的范围,具体为0.02-0.04Kpa。通过上述设置,实现负压可调控,避免负压过小,吸力不足,延长吸痰操作的时间;避免负压过大,对患儿的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请参阅图2,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发生器4包括管体41、转动件42、传动杆43和密封件44;所述转动件42设置于管体41上,所述传动杆43和密封件44设置于管体41内,所述传动杆43和密封件4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43通过所述密封件44完成与所述管体41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导管、储液器、连接导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上套设有一个鼻塞头;所述储液器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分别与吸引导管和连接导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连接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管体、转动件、传动杆和密封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管体上,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设置于管体内,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管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在所述管体内前后移动产生负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塞式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导管、储液器、连接导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上套设有一个鼻塞头;所述储液器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分别与吸引导管和连接导管紧密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连接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管体、转动件、传动杆和密封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管体上,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设置于管体内,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管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和密封件在所述管体内前后移动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导管的吸引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设置在所述鼻塞头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塞式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头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圆锥形鼻塞头的直径自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贤王思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