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燕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60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举升机构,举升机构的移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手臂放置机构,举升机构包括底块,底块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底块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调节腔,底块内部且对应调节腔的外侧开设有驱动腔,驱动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驱动腔且延伸至其调节腔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该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对病人的双手或者双腿进行自动托举,并根据检测需要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无需再麻烦医护人员手动扶助伸展身体,降低了给医护人员检查时带来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神经内科病人在休养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神经反射检查,以便于随时了解病人的恢复情况,神经内科检查过程中,需要病人抬高自己的双手或者托起双脚进行检查,其中一些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医护人员辅助伸展身体,会给医护人员的检查造成一定的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的移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手臂放置机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底块,所述底块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底块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调节腔,所述底块内部且对应调节腔的外侧开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驱动腔且延伸至其调节腔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横移块,所述横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贯穿调节腔且延伸至底块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活动连接有联轴杆,所述联轴杆远离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底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壳,所述侧连接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立杆,所述限位立杆的底端与侧连接壳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立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纵移块,所述纵移块远离侧连接壳的一侧贯穿侧连接壳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手臂放置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纵移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两个第二连接轴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贯穿支撑座且延伸至其外部,三个弹簧的顶端通过手臂托块固定连接,所述手臂托块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手臂托槽。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侧连接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手。优选的,所述驱动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抗震圈,所述抗震圈的内侧与驱动电机表面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底块两侧均开设有与驱动腔相互连通的散热通道,所述底块外侧且对应散热通道的位置粘接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纵移块的内侧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与限位立杆表面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内壁的底部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手臂托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手臂托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具体采用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在需要对患者手臂或腿部进行托举时,将手臂或腿部放入至手臂托槽中,手臂托块下压弹簧,以提高舒适度,在需要调节托举高度时,对两个驱动电机同时启动,使得驱动转轴带动螺杆旋转,螺纹连接于其上的横移块带动连接座和第一连接轴向内侧移动,在联轴杆和第二连接轴的活动连接下,并配合于限位立杆和纵移块的滑动限位,推动手臂放置机构垂直向上移动即可,该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对病人的双手或者双腿进行自动托举,并根据检测需要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无需再麻烦医护人员手动扶助伸展身体,降低了给医护人员检查时带来的负担。2、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轮和推手,可对推手进行推动,并配合移动轮对装置进行位置转移,通过设置抗震圈,可有效降低驱动电机在工作时产生震动而带来的噪音,通过设置散热通道,可对驱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防尘网可防止外界灰尘经散热通道进入至驱动电机中,通过设置滚珠,减小了纵移块在移动时,其内侧与限位立杆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磨损,通过设置伸缩杆,可对手臂托块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以防止产生水平方向力挤压弹簧,影响到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软垫,防止患者手臂或脚部与手臂托槽内壁直接接触,带来不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举升机构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手臂放置机构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底板、2举升机构、21底块、22调节腔、23驱动腔、24驱动电机、25驱动转轴、26螺杆、27横移块、28连接座、29第一连接轴、210联轴杆、211第二连接轴、212侧连接壳、213限位立杆、214纵移块、215推手、216抗震圈、217散热通道、218滚珠、3手臂放置机构、31支撑座、32弹簧、33手臂托块、34手臂托槽、35伸缩杆、36软垫、4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举升机构2,举升机构2的移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手臂放置机构3。举升机构2包括底块21,底块2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底块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调节腔22,底块21内部且对应调节腔22的外侧开设有驱动腔23,驱动腔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25,驱动转轴25远离驱动电机24的一端贯穿驱动腔23且延伸至其调节腔22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26,螺杆2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横移块27,横移块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8,连接座28的顶部贯穿调节腔22且延伸至底块2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9,第一连接轴29上活动连接有联轴杆210,联轴杆210远离第一连接轴2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11,底块2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壳212,侧连接壳21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立杆213,限位立杆213的底端与侧连接壳21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限位立杆2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纵移块214,纵移块214远离侧连接壳212的一侧贯穿侧连接壳212且延伸至其外部。手臂放置机构3包括支撑座31,支撑座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纵移块214固定连接,支撑座31的底部与两个第二连接轴211均固定连接,支撑座3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弹簧32,弹簧32的顶端贯穿支撑座31且延伸至其外部,三个弹簧32的顶端通过手臂托块33固定连接,手臂托块33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手臂托槽34。具体的,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4,侧连接壳2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手215,通过设置移动轮4和推手215,可对推手215进行推动,并配合移动轮4对装置进行位置转移。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举升机构(2),所述举升机构(2)的移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手臂放置机构(3);/n所述举升机构(2)包括底块(21),所述底块(2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块(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调节腔(22),所述底块(21)内部且对应调节腔(22)的外侧开设有驱动腔(23),所述驱动腔(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25),所述驱动转轴(25)远离驱动电机(24)的一端贯穿驱动腔(23)且延伸至其调节腔(22)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26),所述螺杆(2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横移块(27),所述横移块(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8),所述连接座(28)的顶部贯穿调节腔(22)且延伸至底块(2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9),所述第一连接轴(29)上活动连接有联轴杆(210),所述联轴杆(210)远离第一连接轴(2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11),所述底块(2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壳(212),所述侧连接壳(21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立杆(213),所述限位立杆(213)的底端与侧连接壳(21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立杆(2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纵移块(214),所述纵移块(214)远离侧连接壳(212)的一侧贯穿侧连接壳(212)且延伸至其外部;/n所述手臂放置机构(3)包括支撑座(31),所述支撑座(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纵移块(21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1)的底部与两个第二连接轴(211)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顶端贯穿支撑座(31)且延伸至其外部,三个弹簧(32)的顶端通过手臂托块(33)固定连接,所述手臂托块(33)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手臂托槽(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臂托举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举升机构(2),所述举升机构(2)的移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手臂放置机构(3);
所述举升机构(2)包括底块(21),所述底块(2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块(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调节腔(22),所述底块(21)内部且对应调节腔(22)的外侧开设有驱动腔(23),所述驱动腔(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25),所述驱动转轴(25)远离驱动电机(24)的一端贯穿驱动腔(23)且延伸至其调节腔(22)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26),所述螺杆(2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横移块(27),所述横移块(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8),所述连接座(28)的顶部贯穿调节腔(22)且延伸至底块(2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9),所述第一连接轴(29)上活动连接有联轴杆(210),所述联轴杆(210)远离第一连接轴(2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211),所述底块(2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壳(212),所述侧连接壳(21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立杆(213),所述限位立杆(213)的底端与侧连接壳(21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立杆(2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纵移块(214),所述纵移块(214)远离侧连接壳(212)的一侧贯穿侧连接壳(212)且延伸至其外部;
所述手臂放置机构(3)包括支撑座(31),所述支撑座(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纵移块(21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1)的底部与两个第二连接轴(211)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燕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