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6959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阴离子单体、含氟单体和溶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搅拌均匀,然后于惰性气体氛围下加入引发剂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经后处理,即得到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该制备方法具有制备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后处理操作简单、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纳米润滑剂表面带有阴离子官能团和含氟官能团,两者协同作用降低钻井液与井壁的摩擦阻力,提高润滑性能效果显著,使其兼具分散稳定性能和润滑性能,在钻井液中加量为1%时,润滑系数降低率大于81%;同时含氟官能团的引入,使其具有耐高温性能,耐温达1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剂
,具体涉及到一种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钻井液用润滑剂主要用于钻井过程中,起到降低钻井液的流动阻力和滤饼摩阻系数,减少钻头扭矩,提高其水马力,防止卡钻的作用。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向深层、超深层等复杂地质条件推进,钻井液面临的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在深层、超深层钻井过程中,钻具摩阻更加突出,润滑剂的作用愈加重要,甚至成为制约深层、超深层钻井液的顺利钻井的关键因素。目前,常见钻井液主要有油脂类和表面活性剂等,也有少量微纳米颗粒作为润滑剂。润滑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流体界面阻力,或者通过滚动摩擦,提高流动性。但目前常见润滑剂难以满足深层、超深层钻井液的润滑。深层、超深层钻井面临钻井温度高、压力高、摩阻高、钻井液循环较慢等特性,亟需研发耐高温,并可显著降低摩擦系数的润滑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有效解决现有钻井液用润滑剂中存在的不耐高温、润滑性能效果差和无法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阴离子单体、含氟单体和溶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搅拌均匀,然后于惰性气体氛围下加入引发剂,在70℃~100℃温度下反应2~6小时,冷却至室温,再经后处理,即得到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阴离子单体、含氟单体和溶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搅拌均匀,然后于惰性气体氛围下加入引发剂,在70℃~100℃温度下反应2~6小时,冷却至室温,再经后处理,即得到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单体和含氟单体的摩尔比2~5: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盐、乙烯基磺酸盐、甲基丙烯磺酸盐、苯乙烯磺酸盐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液用纳米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单体为四氟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三氟乙酯、三氟乙酸丙烯酯、丙烯酸四氟丙酯、丙烯酸六氟丁酯或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元鹏鲁红升黄志宇李振宇王犁赵春霞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