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47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盛放盒体(11)和盛放组件;盛放盒体(11)上端设有与其内腔(13)连通的第一槽孔(14);盛放组件包括按压壳(3)和支撑块(2),按压壳(3)上下弹性按压,其中部向外突出穿过第一槽孔(14),并且中部设有第二槽孔(32);支撑块(2)安装在盛放盒体(11)上,并位于按压壳(3)内,支撑块(2)的上端设有盛放缝合针的模具槽(21);按压壳(3)向下移动时,支撑块(2)穿过的第二槽孔(32)并通过位于支撑块(2)上的顶起组件将缝合针顶出模具槽(21)。本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缝合针的隐蔽盛放,而且方便对其快速拿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
技术介绍
缝合针是外科手术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其结构往往为弧形结构,为方便对其盛放,往往将缝合针放置在医用弯盘中。在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有时需要较多的医用缝合针,并且对其反复取放或清点,现有缝合针盛放装置上设有凹槽,方便将缝合针放置在其中,但将缝合针取出时,由于缝合针本身结构以及缺少相应辅助装置,医护人员很难将缝合针从凹槽中取出,而且缝合针得不到妥善的放置,容易刺伤医护人员的手,这给医护人员对医用缝合针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缝合针的隐蔽盛放,而且方便对其快速拿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盛放盒体和盛放组件;所述盛放盒体上侧通过封盖拆卸罩设,上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槽孔;所述盛放组件包括按压壳和支撑块,按压壳上下弹性按压,其中部向外突出穿过第一槽孔,并且中部设有第二槽孔;所述支撑块安装在盛放盒体上,并位于按压壳内,支撑块的上端设有盛放缝合针的模具槽;按压壳向下移动时,支撑块穿过的第二槽孔并通过位于支撑块上的顶起组件将缝合针顶出模具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上设有与模具槽底端连接的条型槽,第二槽孔外侧设有向下布置的固定板;所述顶起组件包括位于条型槽内的支撑杆和转动安装在支撑杆上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模具槽的下方、另一端位于固定板的下方。进一步的,位于模具槽的下方的顶杆一端水平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条型槽为三组,并分别设置在模具槽的两端和中部,顶起组件为三组,并对应设置在条型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槽内设有吸附缝合针的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为沿模具槽长度方向布置的磁性条。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壳周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盛放盒体的内腔内,并且通过弹性组件与盛放盒体底端弹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孔为多个,所述盛放组件为多个,并与多个第一槽孔对应设置,多个支撑块上设有不同尺寸的模具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由于设置顶起组件,顶杆转动安装在支撑杆上,且一端位于模具槽下方,当按压壳向下按压时作用在顶杆的一端,通过顶杆的杠杆原理将缝合针克服磁性条的吸附将其顶出模具槽,方便人员快速拿取,另外顶起组件为三组,相应的布置在模具槽的两端和中部,当顶杆对缝合针顶起时,可实现对其两端和中部的顶起,使得顶出时有限对缝合针的支撑,更加稳定;由于在模具槽内放置与缝合针布置方向相同的磁性组件,不仅通过模具槽对缝合针进行隐藏盛放,而且通过磁性条快速对放置后的缝合针进行固定定位,防止缝合针偏移;由于第一槽孔可以为多个,对应的第一槽孔为多个,每个第一槽孔上的模具槽可为不同的尺寸结构,因此方便盛放不同的缝合针,更加方便。本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缝合针的隐蔽盛放,而且方便对其快速拿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块和顶起组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按压壳示意图;图中:11、盛放盒体,12、封盖,13、内腔,14、第一槽孔,2、支撑块,21、模具槽,22、磁性组件,23、条型槽,24、支撑杆,25、顶杆,3、按压壳,31、限位板,32、第二槽孔,33、固定板,4、弹性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包括盛放盒体11和盛放组件;所述盛放盒体11上侧通过封盖12拆卸罩设,上端设有与其内腔13连通的第一槽孔14;所述盛放组件包括按压壳3和支撑块2,按压壳3上下弹性按压设置,其中部向外突出穿过第一槽孔14,并且中部设有供支撑块2穿过的第二槽孔32;所述支撑块2安装在盛放盒体11上,并位于按压壳3内,支撑块2的上端设有盛放缝合针的模具槽21;按压壳3向下移动时,支撑块2穿过的第二槽孔32并通过位于支撑块2上的顶起组件将缝合针顶出模具槽21。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2上设有与模具槽21底端连接的条型槽23,第二槽孔32外侧设有向下布置的固定板33;所述顶起组件包括位于条型槽23内的支撑杆24和转动安装在支撑杆24上的顶杆25,所述顶杆25的一端位于模具槽21的下方、另一端位于固定板33的下方;进一步的,位于模具槽21的下方的顶杆25一端水平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条型槽23为三组,并分别设置在模具槽21的两端和中部,顶起组件为三组,并对应设置在条型槽23内;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槽21内设有吸附缝合针的磁性组件22;所述磁性组件22为沿模具槽21长度方向布置的磁性条;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壳3周侧设有限位板31,限位板31设置在盛放盒体11的内腔13内,并且通过弹性组件4与盛放盒体11底端弹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孔14为多个,所述盛放组件为多个,并与多个第一槽孔14对应设置,多个支撑块2上设有不同尺寸的模具槽21;本一种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使用时,将缝合针放置在支撑块2上的模具槽21内进行隐藏盛放,避免缝合针的污染,当需要取出缝合针时,打开封盖12,将按压壳3向下按压,通过按压壳3向下移动使得顶起组件对缝合针顶出模具槽21,方便缝合针的拿取;具体的为,由于在模具槽21内放置与缝合针布置方向相同的磁性组件22,即磁性条,不仅通过模具槽21对缝合针进行隐藏盛放,而且通过磁性条快速对放置后的缝合针进行固定定位,防止缝合针偏移;当按压壳3向下按压时,一方面支撑块2穿过第二槽孔32使得模具槽21显示在外侧,另一方面第二槽孔32外侧的固定板33向下移动并作用在顶杆25的一端,由于顶杆25转动安装在支撑杆24上、另一端位于模具槽21的下方,即通过杠杆原理将缝合针克服磁性条的吸附将其顶出模具槽21,方便人员拿取;另外,顶起组件为三组,相应的布置在模具槽21的两端和中部,当顶杆25对缝合针顶起时,可实现对其两端和中部的顶起,使得顶出时有限对缝合针的支撑,更加稳定;在按压壳3周侧的限位板31与盛放盒体11底端设有弹性组件4,在弹性组件4作用下,按压壳3恢复至初始位置,弹性组件4可以为弹簧、气囊等,另外第一槽孔14可以为多个,对应的第一槽孔14为多个,每个第一槽孔14上的模具槽21可为不同的尺寸结构,方便盛放不同的缝合针,更加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盛放盒体(11)和盛放组件;/n所述盛放盒体(11)上侧通过封盖(12)拆卸罩设,上端设有与其内腔(13)连通的第一槽孔(14);/n所述盛放组件包括按压壳(3)和支撑块(2),按压壳(3)上下弹性按压,其中部向外突出穿过第一槽孔(14),并且中部设有第二槽孔(32);/n所述支撑块(2)安装在盛放盒体(11)上,并位于按压壳(3)内,支撑块(2)的上端设有盛放缝合针的模具槽(21);/n按压壳(3)向下移动时,支撑块(2)穿过的第二槽孔(32)并通过位于支撑块(2)上的顶起组件将缝合针顶出模具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盛放盒体(11)和盛放组件;
所述盛放盒体(11)上侧通过封盖(12)拆卸罩设,上端设有与其内腔(13)连通的第一槽孔(14);
所述盛放组件包括按压壳(3)和支撑块(2),按压壳(3)上下弹性按压,其中部向外突出穿过第一槽孔(14),并且中部设有第二槽孔(32);
所述支撑块(2)安装在盛放盒体(11)上,并位于按压壳(3)内,支撑块(2)的上端设有盛放缝合针的模具槽(21);
按压壳(3)向下移动时,支撑块(2)穿过的第二槽孔(32)并通过位于支撑块(2)上的顶起组件将缝合针顶出模具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用缝合针盛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上设有与模具槽(21)底端连接的条型槽(23),第二槽孔(32)外侧设有向下布置的固定板(33);
所述顶起组件包括位于条型槽(23)内的支撑杆(24)和转动安装在支撑杆(24)上的顶杆(25),所述顶杆(25)的一端位于模具槽(21)的下方、另一端位于固定板(33)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刘双周艺文陈逸飞苗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