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耿能专利>正文

一种上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37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上水器的进出水组件设置于主体内并且分别与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水路连接件、电路板、灭菌灯和紧固件,经由进水口、第一管、水泵、第二管、出水口形成贯穿的水路,所述电路板与灭菌灯通过容置腔连接于第一管上,所述紧固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抽水的过程中,由电路板驱动灭菌灯,对进水口进行杀菌的上水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水器。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饮水要求,随着人们的健康要求的提高而受到重视,因此,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会安装一台净水器,经由过滤的水可以滤除大量杂质及有害细菌,达到满足人们健康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人会将净化后的水用储水罐存储起来,需要饮用时直接通过上水器倒到水杯里进行饮用。但是使用储水罐进行存储的水,很可能在存储的过程中,被环境中的灰尘,或者是空中漂浮的细菌进行了二次污染,明明已经完成净化的水又变成不干净的水,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因此,如何在上水器上进行改进,使得在抽水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二次杀菌,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抽水的过程中,由电路板驱动灭菌灯,对进水口进行杀菌的上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水器,所述上水器包括上盖、主体和进出水组件,所述上盖盖阖于主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主体内设有出水口、进水口、水泵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水泵电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于主体内并且与进出水组件连接,所述进出水组件设置于主体内并且分别与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水路连接件、电路板、灭菌灯和紧固件;所述水路连接件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连接片,所述第一管与第二管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管另一端连通水泵,所述第二管一端与出水口连通,第二管另一端连通水泵,经由进水口、第一管、水泵、第二管、出水口形成贯穿的水路;所述紧固件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装纳有电路板及灭菌灯,所述电路板分别与电池和灭菌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灭菌灯通过容置腔连接于第一管上,所述紧固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采用该结构的上水器,水路连接件所形成的经由进水口、第一管、水泵、第二管、出水口形成贯穿的水路,可以实现最基本的抽水功能,保证水流在水路连接件内的流通,而紧固件上设有的容置腔是为了装纳电路板和灭菌灯,将电路板和灭菌灯连接在第一管上,是进水的第一个必经路径,因此当水流通过水泵在抽出时,电连接连通电路板,启动灭菌灯,由于紧固件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因此灭菌灯的灯光可以透过紧固件的透明外壁,对进入第一管的水进行消毒,杀灭存留在储水罐内的水中的细菌,而且将进出水组件设置在主体内,当灭菌灯在工作时,其散发的灯光只会停留在主体内,也就是可以实现对进水通道的有针对性的杀菌作用,不会影响到该上水器外的其他地方。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灭菌灯朝向第一管与进水口连通的一端。当灭菌灯朝向第一管与进水口连通的一端时,可以把灭菌灯的方向指向进水处,将进水的水流进行杀菌,可以起到更好的指向性杀菌作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灭菌灯朝向第一管与水泵连通的一端,所述水路连接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当灭菌灯朝向第一管与水泵连通的一端,且水路连接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时,灭菌灯的灯可以直接照耀在水路连接件上,不单可以对进水处的水进行细菌杀灭,同时也可以对出水处,也就是第二管上的水流也进行细菌杀灭,可以起到更好的杀菌作用,而且其杀菌效果更加全面。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外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紧固件上还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通过通孔套合于第一管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环配合连接于容置腔,所述电路板与灭菌灯被固定于固定环与容置腔之间,所述紧固件上还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连接片配合,所述通孔与第一管过渡配合。通过将电路板与灭菌灯被固定于固定环与容置腔之间,而且紧固件是通过通孔套合于第一管的外壁上,因此电路板和灭菌灯的固定更加牢固,同时由于紧固件是套合在第一管的外壁上,因此当灭菌灯在工作时,所照耀的范围直接涵盖在整个第一管上,其全方位的杀菌效果更加显著。而且通孔与第一管是过渡配合,因此在紧固件的容置腔内不需要再设置密封圈,其本身的过渡配合已经可以将绝大多数的水汽隔绝在紧固件之外,减少密封圈的使用,可以起到节省成本的作用,同时装配的过程可以少了一道工序,装配效率更高。紧固件上的卡口与连接片配合,可以起到将紧固件插接在连接片上,因此可以简化配件与配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装配简单,使用的成本地,可以更高效地完成装配。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管与出水口连通的一端倾斜贯穿于第二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管呈V型。将第二管与出水口连通的一端倾斜贯穿于第二管的外壁上,且第二管呈V型,其第二管的与出水口连接的结构方向进行改变,可以节省了该水路连接件的底部空间,改变该结构可以将该水路连接件直接装配到主体的底部,节省了主体内部装配零件的空间。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灭菌灯为紫外线。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采用该结构的上水器,将电路板和灭菌灯连接在第一管上,是进水的第一个必经路径,在抽水时启动灭菌灯,由于紧固件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因此灭菌灯的灯光可以透过紧固件的透明外壁,对进入第一管的水进行消毒,杀灭存留在储水罐内的水中的细菌,而且将进出水组件设置在主体内,当灭菌灯在工作时,其散发的灯光只会停留在主体内,也就是可以实现对进水通道的有针对性的杀菌作用,不会影响到该上水器外的其他地方,而灭菌灯的照射方向不同可以起到不同的杀灭细菌的作用,通孔与第一管是过渡配合,因此在紧固件的容置腔内不需要再设置密封圈,其本身的过渡配合已经可以将绝大多数的水汽隔绝在紧固件之外,减少密封圈的使用,可以起到节省成本的作用,同时装配的过程可以少了一道工序,装配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上水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水器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水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水器的图3的剖面图A-A;图5是本技术的上水器的图4的局部放大图B;图6是本技术的上水器的进出水组件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上水器的进出水组件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上水器,所述上水器包括上盖1、主体2和进出水组件3,所述上盖1盖阖于主体2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主体2内设有出水口21、进水口22、水泵23和电池24,所述电池24与水泵23电连接,所述水泵23设置于主体2内并且与进出水组件3连接,所述进出水组件3设置于主体2内并且分别与出水口21和进水口22连接,所述进出水组件3包括水路连接件31、电路板32、灭菌灯33和紧固件34;所述水路连接件31包括第一管311、第二管312和连接片313,所述第一管311与第二管312通过连接片1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311一端与进水口22连通,第一管311另一端连通水泵23,所述第二管312一端与出水口21连通,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水器,所述上水器包括上盖、主体和进出水组件,所述上盖盖阖于主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主体内设有出水口、进水口、水泵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水泵电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于主体内并且与进出水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组件设置于主体内并且分别与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水路连接件、电路板、灭菌灯和紧固件;/n所述水路连接件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连接片,所述第一管与第二管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管另一端连通水泵,所述第二管一端与出水口连通,第二管另一端连通水泵,经由进水口、第一管、水泵、第二管、出水口形成贯穿的水路;/n所述紧固件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装纳有电路板及灭菌灯,所述电路板分别与电池和灭菌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灭菌灯通过容置腔连接于第一管上,所述紧固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水器,所述上水器包括上盖、主体和进出水组件,所述上盖盖阖于主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主体内设有出水口、进水口、水泵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水泵电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于主体内并且与进出水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组件设置于主体内并且分别与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水路连接件、电路板、灭菌灯和紧固件;
所述水路连接件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连接片,所述第一管与第二管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管另一端连通水泵,所述第二管一端与出水口连通,第二管另一端连通水泵,经由进水口、第一管、水泵、第二管、出水口形成贯穿的水路;
所述紧固件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装纳有电路板及灭菌灯,所述电路板分别与电池和灭菌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灭菌灯通过容置腔连接于第一管上,所述紧固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灯朝向第一管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耿能
申请(专利权)人:黄耿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