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36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热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器具,散热效率高,且能够在控制加热温度的同时提高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玻璃面板、控制加热模块、石墨烯加热元件以及温度检测元件,玻璃面板设于壳体的上侧面以覆盖开口;石墨烯加热元件涂覆在玻璃面板的底部;控制加热模块设于壳体内,且与石墨烯加热元件电性连接;若干个温度检测元件铺设于玻璃面板的底部且分别位于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周边,石墨烯加热元件具有发热效率高、温度场均匀以及散热效率高的特点,并可以对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还可有效地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避免温度过高的情况,将石墨烯加热元件设于玻璃面板的底部,可防止造成磨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器具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热器具
,特别是一种电加热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电压力锅主要采用发热盘加热和电磁线圈加热的方式,采用发热盘加热时,电压力锅的内锅置于发热盘上;采用电磁线圈加热时,电磁线圈环绕在外锅上;上述的加热方式存在功率大、表面温度高的缺点,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漏电、高温易烫伤并可能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加热器具,散热效率高,且能够在控制加热温度的同时提高加热效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包括壳体、玻璃面板、控制加热模块、至少一个石墨烯加热元件以及若干个温度检测元件,所述壳体上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玻璃面板设于所述壳体的上侧面以覆盖所述开口;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涂覆在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所述控制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电性连接;若干个温度检测元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加热模块电性连接,若干个温度检测元件铺设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且分别位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周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石墨烯加热元件,其具有发热效率高、温度场均匀以及散热效率高的特点,利用控制加热模块对石墨烯加热元件的通电电流进行控制,可以对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同时设置温度检测元件,可以有效地对石墨烯加热元件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可以避免温度过高的情况,此外,将石墨烯加热元件设于玻璃面板的底部,可防止锅具对石墨烯加热元件造成磨损,避免影响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工作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厚度为0.1mm~0.3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以间隔方式分别涂覆在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玻璃面板为钢化玻璃或微晶玻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开关单元以及AD转换单元,所述电源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单元具有多个输入端且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计时单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报警单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加热模块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热电偶或热电阻或热敏电阻。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的俯视图;图2为图1示出的电加热器具的A-A所示的剖视图;图3为图1示出的电加热器具的电路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壳体100、玻璃面板200、石墨烯加热元件300、控制加热模块400、控制单元410、电源开关单元420、AD转换单元430、计时单元440、报警单元450、压力传感器460、温度检测元件500、触控显示面板600。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具,包括壳体100、玻璃面板200、控制加热模块400、至少一个石墨烯加热元件300以及若干个温度检测元件500,壳体100上侧面开设有开口;玻璃面板200设于壳体100的上侧面以覆盖开口,具体地,玻璃面板200可以采用点胶的方式与壳体100开口周边实现固定连接;石墨烯加热元件300涂覆在玻璃面板200的底部;控制加热模块400设于壳体100内,且与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电性连接;若干个温度检测元件500分别与控制加热模块400电性连接,若干个温度检测元件500铺设于玻璃面板200的底部且分别位于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周边。石墨烯加热元件300具有发热效率高和散热效率快的特点,通电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在断电后,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降温,从而可以降低烫伤的几率,同时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热效率可达99%,从而实现高效的热转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厚度为0.1mm~0.3mm。石墨烯加热元件300可以通过电泳涂、浸涂、刷涂、刮涂或喷涂等工业常用的方式涂覆在玻璃面板200的底部,可以想到的是,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玻璃面板200和实际加热器具进行选择,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等,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正方形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石墨烯加热元件300涂覆的厚度更均匀,可以使石墨烯加热元件300整体的温度场更加均匀,即使石墨烯加热元件300整体的加热温度在同一时刻下,任一位置之间的温度可以尽量保持一致,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差,从而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匀,进而影响食物的质量,可以想到的是,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厚度可以是0.1mm、0.15mm、0.18mm、0.2mm、0.24mm、0.26mm或0.28mm。结合对应加热锅具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生产具有不同厚度的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电加热器具,以适应对应的加热锅具,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石墨烯加热元件300的厚度选择为0.2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石墨烯加热元件300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以间隔方式分别涂覆在玻璃面板2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上侧面开设有开口;/n玻璃面板,设于所述壳体的上侧面以覆盖所述开口;/n至少一个石墨烯加热元件,涂覆在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n控制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电性连接;/n若干个与所述控制加热模块电性连接的温度检测元件,铺设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且分别位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周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上侧面开设有开口;
玻璃面板,设于所述壳体的上侧面以覆盖所述开口;
至少一个石墨烯加热元件,涂覆在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
控制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电性连接;
若干个与所述控制加热模块电性连接的温度检测元件,铺设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且分别位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周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的厚度为0.1mm~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元件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以间隔方式分别涂覆在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为钢化玻璃或微晶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加热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
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天恩龚盛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双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