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331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及方法,该工装包括:侧墙安装架,设置在车体两侧;端墙安装架,设置在车体两端,用于从外部固定端墙;内部支撑架,设置在车体内部,用于从内部支撑侧墙和车顶;在车体门框两侧的内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横向滑移组件,横向滑移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可移动设置,件用于车门的临时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侧墙安装架和端墙安装架的设置,将大型的侧墙与端墙固定,再通过内部支撑架从内部将侧墙固定,然后再通过内部支撑架上的横向滑移组件将车门移动至远离车体门框一侧,继续将车顶安装在两侧墙上,最后进行车门的固定,实现了大型车体的组装,保证安装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复合材料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疲劳、耐腐蚀的特性,降低了维护、修理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轨道交通的寿命周期,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构件被复合材料替代,对于列车最重要的车体部分,也开始被复合材料所替代;相关技术中,对复合材料车体多采用分节的形式进行拼装,如公开号为CN11155909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于2020年08月21日公开的《一种复合材料车体整体成型方法》,其在组装车体时,先将车体沿长度方向分割为多个节段加工,然后再将各个节段组装在一起最后在两端固定端墙,最后在车体外围整体铺设复合材料织物并加热固化,使得车体整体成型。然而上述车体组装方式仅适用于小型的车体,对于大型车体,由于各部分自重过大,无法进行复合材料织物的整体固化,基于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将原先分为多个节段的部分进一步细化为侧墙、车门及顶盖,通过单独加工每个部件的方式实现大型车体的加工,然而对于如何将单独加工的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侧墙安装架,设置在车体两侧,用于从外部固定侧墙;/n端墙安装架,设置在车体两端,用于从外部固定端墙;/n内部支撑架,设置在车体内部,用于从内部支撑侧墙和车顶;/n其中,所述侧墙安装架朝向车体方向上具有与侧墙截面仿形设置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臂上具有朝向侧墙方向设置的多个吸盘;/n所述内部支撑架朝向两侧的侧墙方向以及车顶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旋顶推组件,所述内部支撑架间隔设置有多个,在车体门框两侧的所述内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横向滑移组件,所述横向滑移组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横向滑移组件用于车门的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墙安装架,设置在车体两侧,用于从外部固定侧墙;
端墙安装架,设置在车体两端,用于从外部固定端墙;
内部支撑架,设置在车体内部,用于从内部支撑侧墙和车顶;
其中,所述侧墙安装架朝向车体方向上具有与侧墙截面仿形设置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臂上具有朝向侧墙方向设置的多个吸盘;
所述内部支撑架朝向两侧的侧墙方向以及车顶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旋顶推组件,所述内部支撑架间隔设置有多个,在车体门框两侧的所述内部支撑架上设置有横向滑移组件,所述横向滑移组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横向滑移组件用于车门的临时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在所述侧墙安装架的竖直方向上可移动设置,所述侧墙安装架上还具有驱动所述固定臂移动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安装架底部具有滑轨,所述滑轨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侧墙安装架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顶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朝向固定臂内侧方向的扣件,所述扣件用于从顶部固定侧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架由型材固定成型,所述型材沿其长度方向上具有滑槽,所述螺旋顶推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车体大板梁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顶推组件包括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周科杰汤娟徐华李嘉俊吴章玉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