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方法及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和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方法及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在大型容器中混合高粘度液体是一个普遍的挑战。典型的应用实例是生物反应器和发酵装置中的两相或者三相流体,例如生物法污水处理中的生物质或者污泥。混合的目的是实现均衡的环境,而在整个体积内没有明显的浓度梯度。混合系统的一个特别的挑战是维持固体悬浮并在整个体积内分散底物。对这类应用有很多种反应器类型和几何结构罐体,例如完全混合反应器、推流反应器或者内循环反应器。混合也可以通过机械搅拌器、泵或者注入气体来实现。目前许多应用中一个特有的难点是液体的流变。随着固含量的增加,流体的粘度会增高。更进一步的,一些常见的液体如活性污泥表现为非牛顿流体。为了在反应器中分散生化或化学反应的底物,被注入的小股体积单位的液体(底物)必须被迅速地分散在较大的罐体内,以此实现合适的反应速率。传统的混合方法是依赖于能量在局部的应用。混合搅拌设备在其周围引入较高的能量密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反应器包括多个竖立设置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之间通过分隔壁分离,所述分隔壁的上部设有收集槽;所述导流通道的外壁与反应器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流体流动的空隙,所述导流通道的外壁与反应器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环形区域;所述导流通道的底部设有气体注入口,所述气体注入口通过管道与气体注入设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反应器包括多个竖立设置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之间通过分隔壁分离,所述分隔壁的上部设有收集槽;所述导流通道的外壁与反应器的内壁之间留有供流体流动的空隙,所述导流通道的外壁与反应器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形成环形区域;所述导流通道的底部设有气体注入口,所述气体注入口通过管道与气体注入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的排放端设有可开合或移动的流动障碍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障碍构件为闸阀或翻转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的一端的底部设有用于产生气泡的进气孔,所述流动障碍构件为气泡障碍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内循环反应器中内部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的中部设有漂浮物去除排放口;所述漂浮物去除排放口与排放管连接,所述排放管设有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思特,
申请(专利权)人:柏中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柏林水环境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