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嘉晨专利>正文

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11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涉及烟叶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烟叶加工箱,所述烟叶加工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烟叶加工箱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烟叶加工箱的内壁嵌入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设置的电机与烟叶加工箱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进风管和蒸气管的组合设置,可以对加工筒体内的烟叶进行吹干或是控制烟叶的湿度,并且进风管在吹干烟叶的同时又能够吹落黏粘在加工筒体上的烟叶,并且在加工筒体转动的同时,连接环以及承载环都是固定的方式,使其分别单独工作,减少加工筒体的转动影响到进风管和蒸气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叶加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烟草行业经久不衰,占据我国国民经济很大的一份比例,而生活压力的增大也导致了我国烟民的不断增加,香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烟叶是烟草的叶子,烟草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种类颇多,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在烟叶加工的过程中,一些湿度较大的烟叶非常容易粘附在加工筒体内,而加工筒体内部空间有限,人工进行清理极其不便,并且在加工筒体转动的过程中,一些吹风装置不能保证的是否将粘附在加工筒体内部的烟叶吹落掉的问题,进而达不到防止吹风装置抖动以及将粘附在加工筒体上的烟叶吹掉的使用初衷,该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增加烟叶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解决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粘附在加工筒体上的烟叶难以清理的问题,以达到借用风力将粘附的烟叶吹落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包括烟叶加工箱,所述烟叶加工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烟叶加工箱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烟叶加工箱的内壁嵌入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设置的电机与烟叶加工箱转动连接,所述烟叶加工箱的左侧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烟叶加工箱的内壁设置有加工筒体,所述加工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烟叶加工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加工筒体的左侧设置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的右侧设置有进风管和蒸气管,所述承载环的轴心处与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进风管和蒸气管的左侧与承载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环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环的轴心处与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侧壁与进风管和蒸气管的外壁相契合,所述连接环的右侧与加工筒体的左侧转动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工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端与加工筒体的内壁焊接,且分隔板均匀分散设置在加工筒体的内壁,所述分隔板的外壁设置有微型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工筒体的内壁左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下两端与加工筒体的内壁卡接,所述加工筒体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栅格,所述防护栅格位于转轴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位于加工筒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所述加工筒体通过设置的转轴与烟叶加工箱转动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风管和蒸气管的左端与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承载环和连接环的外壁与烟叶加工箱的内壁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加工筒体与转轴的结合,方便对加工筒体内的烟叶进行转动式的加工,并且在其内部设置的分隔板能够增大烟叶的加工的面积,并且配合开设的微型孔,进一提高加工的效率。2、本技术提供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通过采用进风管和蒸气管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加工筒体内的烟叶进行吹干或是控制烟叶的湿度,并且进风管在吹干烟叶的同时又能够吹落黏粘在加工筒体上的烟叶,并且在加工筒体转动的同时,连接环以及承载环都是固定的方式,使得加工筒体的转动不能影响到连接环和承载环,使其分别单独工作,从而减少了加工筒体的转动影响到进风管和蒸气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烟叶加工箱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承载环和连接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工筒体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加工筒体结构左侧剖视图。图中:1、烟叶加工箱;2、进料口;3、转轴;4、电机;5、加工筒体;6、承载环;7、进风管;8、连接环;9、出风口;10、蒸气管;11、微型孔;12、分隔板;13、底板;14、气体发生器;15、防护栅格;16、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包括烟叶加工箱1,烟叶加工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烟叶加工箱1的右侧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壁与烟叶加工箱1的内壁嵌入连接,转轴3通过设置的电机4与烟叶加工箱1转动连接,烟叶加工箱1的左侧设置有气体发生器14。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14需具备吹风以及除湿的功能,使其便于对烟叶进行加工,电机4的驱动端通过传动皮带与转轴3传动连接,使其能够带动加工筒体5的转动,而转轴3只需在加工筒体5的左右两侧设置即可,以减少占用加工筒体5的内部空间。如图4-图5所示,优选的,加工筒体5的内壁设置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的一端与加工筒体5的内壁焊接,且分隔板12均匀分散设置在加工筒体5的内壁,分隔板12的外壁设置有微型孔11,设置的分隔板12不仅能够加大烟叶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又能够减少烟叶粘附在加工筒体5的内壁上,而开设的微型孔11方便气体的流通,并且使气体能够吹落在粘附在加工筒体5上的烟叶,加工筒体5的内壁左侧设置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的上下两端与加工筒体5的内壁卡接,设置的过滤网16为了防止烟叶通过防护栅格15流出加工筒体5之外,避免了进风管7和蒸气管10的堵塞,加工筒体5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栅格15,防护栅格15位于转轴3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转轴3位于加工筒体5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加工筒体5通过设置的转轴3与烟叶加工箱1转动连接。实施例2如图2-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烟叶加工箱1的内壁设置有加工筒体5,加工筒体5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的底部与烟叶加工箱1的底部滑动连接,设置的底板13对放入烟叶时掉落的部分烟叶进行收集,防止掉落在烟叶加工箱1的底部难以清理,加工筒体5的左侧设置有承载环6,承载环6的右侧设置有进风管7和蒸气管10,承载环6和连接环8的外壁与烟叶加工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加工筒体5和承载环6、连接环8相对独立工作,在加工筒体5转动的过程中减少承载环6和连接环8的抖动,使其能够更加稳定的工作,承载环6的轴心处与转轴3的外壁转动连接,进风管7和蒸气管10的左侧与承载环6的右侧固定连接,承载环6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环8,连接环8的轴心处与转轴3的外壁转动连接,连接环8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口9,进风管7和蒸气管10的外壁伸入出风孔9的内壁中部分距离即可并且通过防护栅格15向加工筒体5的内部中进行吹风,出风口9的内侧壁与进风管7和蒸气管10的外壁相契合,连接环8的右侧与加工筒体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包括烟叶加工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叶加工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烟叶加工箱(1)的右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与烟叶加工箱(1)的内壁嵌入连接,所述转轴(3)通过设置的电机(4)与烟叶加工箱(1)转动连接,所述烟叶加工箱(1)的左侧设置有气体发生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包括烟叶加工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叶加工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烟叶加工箱(1)的右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与烟叶加工箱(1)的内壁嵌入连接,所述转轴(3)通过设置的电机(4)与烟叶加工箱(1)转动连接,所述烟叶加工箱(1)的左侧设置有气体发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叶加工箱(1)的内壁设置有加工筒体(5),所述加工筒体(5)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底部与烟叶加工箱(1)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加工筒体(5)的左侧设置有承载环(6),所述承载环(6)的右侧设置有进风管(7)和蒸气管(10),所述承载环(6)的轴心处与转轴(3)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进风管(7)和蒸气管(10)的左侧与承载环(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环(6)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叶滚筒后室防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8)的轴心处与转轴(3)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环(8)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口(9),所述出风口(9)的内侧壁与进风管(7)和蒸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嘉晨钟熙丹白宇翔赖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翁嘉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