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灌溉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988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灌溉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和灌溉分支管道,灌溉分支管道的一端贯穿管道本体的表面并延伸至管道本体的内腔,管道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与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活动连接的连接槽,管道本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座,灌溉分支管道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另一侧,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与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内腔螺纹连接;该节水灌溉管道,在使用时密封筒与密封套圈的表面相互抵触,密封套圈膨胀对螺纹槽进行第一道密封,此时密封筒带动推筒向下运动,推筒抵触在内部密封垫圈的表面,内部密封垫圈受到推挤在连接槽内膨胀,进行第二道密封,双重密封可以有效的防止管道破裂,水泄露导致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灌溉管道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节水灌溉管道。
技术介绍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灌溉水从水源到田间要经过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中都存在水量无益损耗。凡是在这些环节中能够减少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均属于节水灌溉的范畴,通过降低水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来实现节水是一种重要的节水灌溉方法,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水泥沟渠或者管道实现水的传输,水泥沟渠的渗漏率高,损耗大,管道容易泄露,特别是塑料管道,通常干管与支管或者干管与滴灌、喷灌出口直接刚性连接,由于材质本身的原因,容易因为弯折、受外力挤压等出现裂缝,导致漏水。根据专利号为CN106622710A所述的一种节水灌溉用塑料管道,将干管与支管或者干管与滴灌、喷灌出口之间的直接刚性连接改为弹性连接,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塑料管道因为弯折、受外力挤压等出现裂缝,从而避免了漏水,但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干管与支管或者干管与滴灌、喷灌出口之间的连接方式过于复杂,组装困难。(2)干管与支管或者干管与滴灌、喷灌出口之间连接不能保证密封性,容易自身产生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水灌溉管道,解决了干管与支管或者干管与滴灌、喷灌出口之间的连接方式过于复杂,组装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节水灌溉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和灌溉分支管道,所述灌溉分支管道的一端贯穿管道本体的表面并延伸至管道本体的内腔,所述管道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与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活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管道本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座,所述灌溉分支管道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另一侧,所述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与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筒,所述推筒固定连接在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部密封垫圈,所述内部密封垫圈套设在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所述管道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的顶端贯穿密封筒的底端并延伸至密封筒的上方,所述密封筒的内腔开设有与第二螺纹筒的表面螺纹连接的螺纹槽。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封套圈。优选的,所述内部密封垫圈的顶部与推筒的底端相互抵触。优选的,所述内部密封垫圈的表面开设有台阶面,所述连接槽的内腔开设有与台阶面的表面适配的台阶槽。优选的,所述密封筒的内径大于连接槽的内径。优选的,所述连接槽设置有多个,且在管道本体的内腔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推筒为弹性橡胶材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节水灌溉管道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节水灌溉管道,通过灌溉分支管道的一端贯穿管道本体的表面并延伸至管道本体的内腔,管道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与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活动连接的连接槽,管道本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座,灌溉分支管道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另一侧,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与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内腔螺纹连接,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筒,密封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筒,推筒固定连接在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第一螺纹连接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部密封垫圈,内部密封垫圈套设在灌溉分支管道的表面,管道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筒,第二螺纹筒的顶端贯穿密封筒的底端并延伸至密封筒的上方,密封筒的内腔开设有与第二螺纹筒的表面螺纹连接的螺纹槽,在使用时密封筒与密封套圈的表面相互抵触,密封套圈膨胀对螺纹槽进行第一道密封,此时密封筒带动推筒向下运动,推筒抵触在内部密封垫圈的表面,内部密封垫圈受到推挤在连接槽内膨胀,进行第二道密封,双重密封可以有效的防止管道破裂,水泄露导致水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节水灌溉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密封筒结构的仰视图。图中标号:1、管道本体,2、灌溉分支管道,3、连接槽,4、第一螺纹连接座,5、密封筒,6、推筒,7、内部密封垫圈,8、第二螺纹筒,9、螺纹槽,10、密封套圈,11、台阶面,12、台阶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节水灌溉管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密封筒结构的仰视图。节水灌溉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和灌溉分支管道2,灌溉分支管道2的一端贯穿管道本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管道本体1的内腔,管道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活动连接的连接槽3,管道本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座4,灌溉分支管道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另一侧,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与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内腔螺纹连接,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筒5,密封筒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筒6,推筒6固定连接在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部密封垫圈7,内部密封垫圈7套设在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管道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筒8,第二螺纹筒8的顶端贯穿密封筒5的底端并延伸至密封筒5的上方,密封筒5的内腔开设有与第二螺纹筒8的表面螺纹连接的螺纹槽9,螺纹槽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封套圈10,内部密封垫圈7的顶部与推筒6的底端相互抵触,内部密封垫圈7的表面开设有台阶面11,连接槽3的内腔开设有与台阶面11的表面适配的台阶槽12,密封筒5的内径大于连接槽3的内径,连接槽3设置有多个,且在管道本体1的内腔均匀分布,推筒6为弹性橡胶材质,在使用时密封筒5与密封套圈10的表面相互抵触,密封套圈10膨胀对螺纹槽9进行第一道密封,此时密封筒5带动推筒6向下运动,推筒6抵触在内部密封垫圈7的表面,内部密封垫圈7受到推挤在连接槽3内膨胀,进行第二道密封,双重密封可以有效的防止管道破裂,水泄露导致水资源浪费。本技术提供的节水灌溉管道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将灌溉分支管道2旋接插进管道本体1内的连接槽3内,灌溉分支管道2旋接进第一螺纹连接座4内,此时第二螺纹筒8旋接进密封筒5内的螺纹槽9内,此时密封筒5与密封套圈10的表面相互抵触,密封套圈10膨胀对螺纹槽9进行第一道密封,此时密封筒5带动推筒6向下运动,推筒6抵触在内部密封垫圈7的表面,内部密封垫圈7受到推挤在连接槽3内膨胀,进行第二道密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灌溉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和灌溉分支管道(2),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一端贯穿管道本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管道本体(1)的内腔,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活动连接的连接槽(3),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座(4),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另一侧,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与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筒(5),所述密封筒(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筒(6),所述推筒(6)固定连接在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部密封垫圈(7),所述内部密封垫圈(7)套设在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所述管道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筒(8),所述第二螺纹筒(8)的顶端贯穿密封筒(5)的底端并延伸至密封筒(5)的上方,所述密封筒(5)的内腔开设有与第二螺纹筒(8)的表面螺纹连接的螺纹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灌溉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和灌溉分支管道(2),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一端贯穿管道本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管道本体(1)的内腔,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活动连接的连接槽(3),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连接座(4),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另一侧,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与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筒(5),所述密封筒(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筒(6),所述推筒(6)固定连接在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座(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部密封垫圈(7),所述内部密封垫圈(7)套设在灌溉分支管道(2)的表面,所述管道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筒(8),所述第二螺纹筒(8)的顶端贯穿密封筒(5)的底端并延伸至密封筒(5)的上方,所述密封筒(5)的内腔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祥龙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