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95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包括育苗盘,所述育苗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漏斗、两组固定条和收集盒,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收集盒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一端可穿入所述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收集机构,便于对育苗盘上多余的营养液进行收集,防止在给育苗盘上的水稻秧苗进行喷洒营养液时一些喷洒多的营养液便会从育苗盘上漏掉造成浪费的情况,收集盒中收集的营养液还能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加了操作人员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稻苗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棚内对杂交水稻进行育苗时会使用到育苗盘对其进行育苗,为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现有的育苗盘在使用的时候,操作人员定时对育苗盘内的水稻秧苗进行喷洒营养液,但是在喷洒中,喷洒过多的营养液就会从育苗盘下面的小孔中漏掉,这样会造成营养液的白白浪费,增加使用成本,给使用人员不好的使用感受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育苗盘在使用的时候,操作人员定时对育苗盘内的水稻秧苗进行喷洒营养液,但是在喷洒中,喷洒过多的营养液就会从育苗盘下面的小孔中漏掉,这样会造成营养液的白白浪费,增加使用成本,给使用人员不好的使用感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包括育苗盘,所述育苗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漏斗、两组固定条和收集盒,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收集盒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一端可穿入所述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板,所述滑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槽之间通过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插板的正面设置有移动块,所述插板可在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进行左右往复活动。优选的,所述育苗盘的四周拐角处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育苗盘的四周拐角处还均设置有L形插条,所述L形插条的底部可穿入所述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育苗盘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两组加强块,所述育苗盘的下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优选的,所述育苗盘为塑料材质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收集机构,便于对育苗盘上多余的营养液进行收集,防止在给育苗盘上的水稻秧苗进行喷洒营养液时一些喷洒多的营养液便会从育苗盘上漏掉造成浪费的情况,收集盒中收集的营养液还能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加了操作人员的使用感受。(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安装块、凹槽、安装板和L形插条相结合,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对育苗盘进行码放,避免了传统的不能将多组育苗盘放在一起进行码放的情况,降低了使用空间,增加了育苗盘的育苗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条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条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安装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L形插条;2、安装板;3、安装块;4、育苗盘;5、加强块;6、漏斗;7、固定条;8、安装框;9、收集盒;10、滑条;11、固定板;12、插板;13、移动块;14、弹簧;15、移动槽;16、插槽;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包括育苗盘4,育苗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漏斗6、两组固定条7和收集盒9,固定条7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6,收集盒9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框8,安装框8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15,移动槽15的内部设置有插板12,插板12的一端可穿入插槽16的内部,插板12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条10,滑条10与安装框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安装框8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板11,滑条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活动槽,固定板11与活动槽之间通过滑动连接,插板12的正面设置有移动块13,插板12可在移动槽15的内部进行左右往复活动,通过设计的收集机构,便于对育苗盘4上多余的营养液进行收集,防止在给育苗盘4上的水稻秧苗进行喷洒营养液时一些喷洒多的营养液便会从育苗盘4上漏掉造成浪费的情况,收集盒9中收集的营养液还能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加了操作人员的使用感受。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育苗盘4的四周拐角处均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块3,安装块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7,育苗盘4的四周拐角处还均设置有L形插条1,L形插条1的底部可穿入凹槽17的内部,通过设计的安装块3、凹槽17、安装板2和L形插条1相结合,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对育苗盘4进行码放,避免了传统的不能将多组育苗盘4放在一起进行码放的情况,降低了使用空间,增加了育苗盘4的育苗数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育苗盘4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两组加强块5,育苗盘4的下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育苗盘4为塑料材质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操作人员喷洒营养液后,一些多余的营养液便会从育苗盘4上的小孔中经过漏斗6进入收集盒9内进行收集,当收集盒9内的营养液收集满了后,将移动块13向靠近收集盒9的方向移动,带动插板12移动,插板12带动滑条10跟着移动,此时弹簧14受到滑条10的挤压开始压缩,这时滑条10便在固定板11上进行移动,当移动块13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这时插板12的一端便脱离插槽16,然后将收集盒9取出来将营养液导入专门的桶里用于再次使用,然后将收集盒9放回原来位置,并让插板12的一端与插槽16的位置相吻合,此时放开移动块13,这时弹簧14回伸,推动滑条10向固定条7的方向移动,带动插板12跟着移动,接着插板12的一端便穿入插槽16的内部,此时即可安装好收集盒9;将另外一个育苗盘4上的L形插条1的底部插入这一个育苗盘4上的凹槽17内即可对其进行码放。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包括育苗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漏斗(6)、两组固定条(7)和收集盒(9),所述固定条(7)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6),所述收集盒(9)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框(8),所述安装框(8)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15),所述移动槽(15)的内部设置有插板(12),所述插板(12)的一端可穿入所述插槽(16)的内部,所述插板(12)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条(10),所述滑条(10)与所述安装框(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包括育苗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漏斗(6)、两组固定条(7)和收集盒(9),所述固定条(7)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6),所述收集盒(9)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框(8),所述安装框(8)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15),所述移动槽(15)的内部设置有插板(12),所述插板(12)的一端可穿入所述插槽(16)的内部,所述插板(12)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条(10),所述滑条(10)与所述安装框(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苗大棚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8)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板(11),所述滑条(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活动槽之间通过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志和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