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91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惰性电极、微量元素电极、电源,将所述惰性电极和所述微量元素电极埋入土壤或没入灌溉水,所述惰性电极接电源负极、所述微量元素电极接电源正极对土壤或灌溉水释放微量元素离子,所述电源为太阳能器件和/或温差能器件,太阳能器件负责白天供电,温差能器件负责夜晚供电。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实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精确施加,进一步实现昼夜变更及植物生长全生命周期的微量元素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微量元素为植物体必需但需求量很少的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缺少或不能被植物利用时,植物生长不良,过多又容易引起中毒。目前多数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种,在28种生命元素中,按体内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宏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3%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小,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来自食物,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铬、钼、钴、硒、镍、矾、锡、氟、碘、硅;非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属于可能必需的有铷、砷、锶、硼、锗;属于无害的则有钡、钛、铌、锆、等;有害的微量元素有铋、碲、铍、镉、汞、铅、铝、等。按照国际植物营养学会的规定,植物必需元素在生理上应具备3个特征:对植物生长或生理代谢有直接作用;缺乏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其生理功能不可用其他元素代替,以下为植物需要的几种主要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1)硼(B)的生理作用:硼是影响生殖器官发育,影响作物体内细胞的伸长和分裂,对开花结实有重要作用。植物缺硼症状:顶端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根系不发达,叶色变绿,叶片肥厚,皱缩,植株矮化,茎及叶柄易开裂,脆而粗,花发育不全,花而不实,蕾花易脱落。一般植物的吸收的峰值为白天,季节为结果季节。(2)铁(Fe)的生理作用:是细胞色素、血红素、铁氧还蛋白及多种酶的重要组分,在植物体内起传递电子的作用,是叶绿素合成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植物缺铁症状: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缺铁时首先表现在幼叶上。表现为脉间失绿,严重时整个幼叶呈黄白色,缺铁常在高PH土壤中发生。一般植物的吸收的峰值为夜间,季节为生长季节。(3)锌(Zn)的生理作用:是多种酶的组分和活化剂,已发现80多种含锌酶,参与生长素的合成。植物缺锌症状:老组织先出现缺锌时生长素含量下降,植物生长受阻,节间缩短,叶片扩展受抑制,表现为小叶簇生,称为小叶病或簇叶病。玉米缺锌出现白条症。一般植物的吸收的峰值为夜间,季节为生长季节。(4)锰(Mn)的生理作用:锰是叶绿体的成分,促进种子发育和幼苗早期生长,对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植物缺锰症状:症状从新叶开始,叶片脉间失绿,叶脉仍为绿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灰色斑点,逐渐连成条状,严重时叶色失绿并坏死。一般植物的吸收的峰值为夜间,季节为生长季节。(5)钼(Mo)的生理作用:是需要量最少的必需元素。MoO42-是硝酸还原酶、固氮酶的组成成分;是黄嘌吟脱氢酶及脱落酸合成中的某些氧化酶的成分,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特别需要钼,固氮酶是由铁蛋白和铁钼蛋白组成的。植物缺钼症状:新叶畸形,有斑点。散布于叶片上。生长不良,植株矮小,豆科植物缺钼会影响固氮,荚粒不饱满。一般植物的吸收的峰值为夜间,季节为生长季节。以上列举了5种主要微量元素的作用,本案以这5种微量元素为例,当然不排除其它已知或未知的微量元素,如铜、铬、钴、硒、镍、矾、锡、氟、碘、硅等。我国推广或将要应用的微肥有:硼肥、钼肥、锌肥、铜肥、锰肥、铁肥。它们在农作物、林木、牧草、果树、蔬菜上施用,均有相互不能代替的作用,针对缺素土壤和敏感植物施用微肥,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传统的微量元素施肥方法是添加或喷洒含有某种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主要缺点是:(1)不能精确控制用量(过多、过少都对植物不利,作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是很少的,而微量元素对作物的适宜和中毒量之间范围又很窄,所以施用微肥一定要求适量,否则用过量或施用不均匀会有不同程度的中毒受害,不仅不能增产,而且会造成减产);(2)化合物的分解产物会使土壤板结(植物生理反应使肥料经过植物吸收离子后,余下的另一种离子在溶液里的反应,例如施用硫酸铁后,植物吸收了铁离子,遗留下较多的硫酸根,与水反应产生硫酸,使溶液呈酸性反应,这种肥料使土壤酸性化);(3)不能精确地满足植物的生理周期及生长期,包括昼夜变更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变化,植物生长期的生命周期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实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精确施加,进一步实现昼夜变更及植物生长全生命周期的微量元素精确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惰性电极、微量元素电极、电源,将所述惰性电极和所述微量元素电极埋入土壤或没入灌溉水,所述惰性电极接电源负极、所述微量元素电极接电源正极对土壤或灌溉水释放微量元素离子,所述电源为太阳能器件和/或温差能器件,太阳能器件负责白天供电,温差能器件负责夜晚供电。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微量元素电极由多种微量元素合成或化合。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微量元素电极由多个不同的微量元素电极排列组成。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电源回路中设置有环境敏感器件。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境敏感器件是温度敏感电阻和/或湿度敏感电阻和/或气压敏感电阻。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温度敏感电阻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上升电阻下降,电极回路的电流变大以适合环境温度上升或夏季增加微量元素离子的释放。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温度敏感电阻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下降电阻下降,电极回路的电流变大以适合环境温度下降或冬季增加微量元素离子的释放。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微量元素电极由如下元素材料之一制成或其化合物:B、Fe、Zn、Mn、Mo。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连接Fe铁电极的电源采用太阳能白天供电,连接Mn锰电极的电源采用温差方式夜晚供电。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连接Fe铁电极的电源采用温差能夜晚供电,连接Mn锰电极的电源采用太阳能方式白天供电。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的施肥方法,施肥装置包括微型单元(太阳能单元方式\微量元素i)、微型单元(温差单元方式\微量元素i)、微型单元(太阳能/温差方式\微量元素i),i为微量元素代号,其特征是:将微型单元以数量百分比分布于土壤或置于灌溉水,比例关系为:(太阳能单元方式\微量元素i)x%、(温差单元方式\微量元素i)y%、(太阳能/温差方式\微量元素i)z%,总施肥量为x%+y%+z%=100%,x%为微型单元(太阳能单元方式\微量元素i)的数量,y%为微型单元(温差单元方式\微量元素i)的数量,z%为微型单元(太阳能/温差方式\微量元素i)的数量。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的施肥方法,施肥装置包括微型单元(太阳能单元方式/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惰性电极、微量元素电极、电源,将所述惰性电极和所述微量元素电极埋入土壤或没入灌溉水,所述惰性电极接电源负极、所述微量元素电极接电源正极对土壤或灌溉水释放微量元素离子,所述电源为太阳能器件和/或温差能器件,太阳能器件负责白天供电,温差能器件负责夜晚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惰性电极、微量元素电极、电源,将所述惰性电极和所述微量元素电极埋入土壤或没入灌溉水,所述惰性电极接电源负极、所述微量元素电极接电源正极对土壤或灌溉水释放微量元素离子,所述电源为太阳能器件和/或温差能器件,太阳能器件负责白天供电,温差能器件负责夜晚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微量元素电极由多种微量元素合成或化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微量元素电极由多个不同的微量元素电极排列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电源回路中设置有环境敏感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自适应的土壤微量元素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境敏感器件是温度敏感电阻和/或湿度敏感电阻和/或气压敏感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浩浩羌丹丹吴东辉张水剑
申请(专利权)人:如东县曹埠镇甜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