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877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属于数据交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PHY电路、MDI电路和SGMll接口,所述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与PHY电路电连接,所述PHY电路与MDI电路电连接,所述MDI电路与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SGMll接口与PHY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PHY电路、MDI电路和SGMll接口,既能保证网速又能够抗干扰持续工作,非常适合在数据交换系统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
本技术涉及数据交换
,具体是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多媒体,图像传输和视频监控等技术不断发展,数据的通信量也越来越大,用户对局域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千兆以太网也应运而生,千兆以太网是建立在基础以太网标准之上的技术,千兆以太网和大量使用的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并利用了原以太网标准所规定的全部技术规范。千兆以太网已经发展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大到成千上万的大型企业,小到几十人的中小型企业,在建设企业局域网时都会把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首选的高速网络技术,在交换数据
千兆以太网技术也广泛应用,所以,人们需要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所述千兆以太网电路包括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PHY电路、MDI电路和SGMll接口,所述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与PHY电路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兆以太网电路包括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PHY电路、MDI电路和SGMll接口,所述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与PHY电路电连接,所述PHY电路与MDI电路电连接,所述MDI电路与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SGMll接口与PHY电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兆以太网电路包括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PHY电路、MDI电路和SGMll接口,所述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与PHY电路电连接,所述PHY电路与MDI电路电连接,所述MDI电路与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SGMll接口与PHY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兆以太网变压器电路包括电容C297、磁珠B15、电容C292、电容C298、电容C299、电容C301、U22芯片、电阻器R296、电阻器R297、电阻器R299、电阻器R301、电容C311,所述U22芯片为7490220023芯片;
所述电容C297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97的第二端连接磁珠B15的第一端,所述磁珠B15的第一端输入第一电源,所述磁珠B15的第二端连接U22芯片的第一引脚TCT1、U22芯片的第四引脚TCT2、U22芯片的第七引脚TCT3、U22芯片的第十引脚TCT4,所述电容C29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98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9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99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9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0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0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92的第二端连接U22芯片的第一引脚TCT1,所述电容C298的第二引脚连接U22芯片的第四引脚TCT2,所述电容C299的第二引脚连接U22芯片的第七引脚TCT3,所述电容C301的第二引脚连接U22芯片的第十引脚TCT4,所述电阻器R296的第一端连接U22芯片的第二十四引脚,所述电阻器R297的第一端连接U22芯片的第二十一引脚,所述电阻器R299的第一端连接U22芯片的第十八引脚,所述电阻器R301的第一端连接U22芯片的第十五引脚,所述电阻器R296的第二端连接电阻器R297的第二端,所述电阻器R297的第二端连接电阻器R299的第二端,所述电阻器R299的第二端连接电阻器R301的第二端,所述电阻器R30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1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311的第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据交换系统的千兆以太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HY电路包括U31F芯片、电容C478、电容C479、电阻器R475、电阻器R476、电阻器R477、电阻器R481、电阻器R483、电阻器R480,所述U31F芯片为88E1145-E1-BBM1l000芯片;
所述SGMll接口包括第一接口PHY12_RXp、第二接口PHY12_RXn、第三接口PHY12_TXp、第四接口PHY12_TXn;
所述SGMll接口的第一接口PHY12_RXp与U31F芯片的P3_S_OUT+引脚相连接,所述SGMll接口的第二接口PHY12_RXn与U31F芯片的P3_S_OUT-引脚相连接,所述电容C478的第一端连接SGMll接口的第三接口PHY12_TXp,所述电容C478的第二端连接U31F芯片的P3_S_IN+引脚,所述电容C479的第一端连接SGMll接口的第四接口PHY12_TXn,所述电容C479的第二端连接U31F芯片的P3_S_IN-引脚,所述U31F芯片的P3_GTX_CLK引脚、P3_TX_ER引脚、P3_TX_EN引脚、P3_...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司梦男麦倩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朴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