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数据传输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配电终端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主站只能先发送给计量主站再经海量数据平台转发才能送到配网自动化主站,具有较长的延时,且把所有采集的数据都传输给主站,主站的运算负荷严重。数据传输周期漫长,无法满足配调调度实效性需求。此外,现有的数据处理方式为主站进行集中计算分析处理,大量的数据计算任务增加了主站的运行负荷,系统通信资源需求和计算能力代价过大,影响配网主站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能够解决配电网数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搭建新贪心增加算法对配电网的网络进行故障检测,查看是否存在故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n采用Min算法进行故障定位,将电网内发生的故障作为一个事件,当定位到故障发生地点时,进行故障事件与订阅条件的匹配;/n当所述故障事件与所述订阅条件相匹配时,采用自适应数据速率策略将故障信息上传至配电主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搭建新贪心增加算法对配电网的网络进行故障检测,查看是否存在故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采用Min算法进行故障定位,将电网内发生的故障作为一个事件,当定位到故障发生地点时,进行故障事件与订阅条件的匹配;
当所述故障事件与所述订阅条件相匹配时,采用自适应数据速率策略将故障信息上传至配电主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拓扑结构已知的网络,其节点集合为N,可用探测集合为T,进行初始化,定义探测集合为空;
选取被最少探测覆盖的节点Nj,即探测依赖矩阵中列向量的权值最小的列对应的节点;
从能覆盖到节点的Nj的探测中选出覆盖最多节点的探测Ti,删除探测所覆盖的所有节点,即探测以来矩阵中能覆盖节点Nj的行向量的权值的最大列;
删除列此覆盖节点所对应的列,重复覆盖、删除、探测,直到所有的节点被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包括,
若探测成功,则认为成功探测经过的节点为正常节点,并把所述正常节点加入正常点集合;
若探测失败,则失败路径上所有未判定为正常节点的节点为可疑节点,并把所述可疑节点加入可疑点集合;
若一条失败探测的路径上仅有一个可疑点,其他节点都被成功探测过,则所述可疑点为故障点,并加入故障点集合;
记录所有返回结果失败的测试,将其放在测试失败集合中,并删除备用探测集合中经历故障节点的探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可疑点集合为空或者备用探测集合中不包含经历可疑节点的探测则退出,否则将备用测试集合中所有经历所述故障点集合的探测从备用测试集合中删除;
在所述备用探测集合选择经历所述可疑点集合中节点最少的探测Ti;
若Ti探测结果返回成功,则将所述探测中经历所述可疑点集合中节点从所述可疑点集合中删除并加入所述正常点集合;
若Ti探测结果返回失败,则将所述探测加入Tft,若在结果返回失败且所述探测中仅有1个可疑节点,则将所述可疑节点从所述可疑点集合中删除并加入所述故障点集合中;
历遍Tft将其中满足有且仅有1个可疑节点的探测中的可疑节点从所述可疑点集合中删除井加入所述故障点集合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二叉树搜索方法完成所述匹配,包括,
若用户定义一个包含了m个条件的订阅Subi={F1,F2,F3,…,Fm},Fi是单个属性的过滤器,其中Fi=(Namei,DataType,Operatori,Value);
比较AttrSet[n]和Subi中的值,生成一个n维向量Subi[n],生成规则如下,查询所有过滤器的Namei下标合集,记为index[m],x∈[1,n],ifx∈index[M],Subi[x]=1;elseSubi[x]=0因为Subi[j]=0or1,Sub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徐宏伟,徐长宝,姬源,王雷,李今宋,邓清飞,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