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36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凸凹正透镜L1、凸凹正透镜L2、双凸正透镜L3、双凹负透镜L4、凸凹负透镜L5、凸凹正透镜L6、凹凸正透镜L7、双凹负透镜L8和凸凹正透镜L9,其中:双凸正透镜L3和双凹负透镜L4组成第一胶合组;凸凹负透镜L5和凸凹正透镜L6组成第二胶合组;凹凸正透镜L7和双凹负透镜L8组成第三胶合组;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TTL/f<1,1.5<f1/f<2.5,0.7<f2/f<1.3。本申请监控镜头满足大光圈且小型化、轻量化,在‑40℃~80℃内焦面不偏移,解像高、日夜共焦且监控距离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
本技术属于光学镜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
技术介绍
长焦类的镜头由于焦距长,为了不让口径太大,一般它们的光圈相对来说比较小。但近年来,对于设备上所使用的长焦镜头提出更高规格的要求,需要更大的通光量、更好的像质,即需要增大光圈,增大轴上光束通过透镜组的有效直径。而一旦透镜组有效直径增加,则其重量增加,并且口径越大,球差越明显,越难保证较高的成像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组的光焦度和光阑位置,使光圈增大,并将镜头小型化、轻量化,同时适应外接摄像机的电路发热及低温环境,能够在-40℃~80℃内焦面不偏移,解像高、日夜共焦且监控距离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凸凹正透镜L1、凸凹正透镜L2、双凸正透镜L3、双凹负透镜L4、凸凹负透镜L5、凸凹正透镜L6、凹凸正透镜L7、双凹负透镜L8和凸凹正透镜L9,其中:双凸正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凸凹正透镜L1、凸凹正透镜L2、双凸正透镜L3、双凹负透镜L4、凸凹负透镜L5、凸凹正透镜L6、凹凸正透镜L7、双凹负透镜L8和凸凹正透镜L9,其中:/n所述双凸正透镜L3和所述双凹负透镜L4组成第一胶合组;/n所述凸凹负透镜L5和所述凸凹正透镜L6组成第二胶合组;/n所述凹凸正透镜L7和所述双凹负透镜L8组成第三胶合组;/n所述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nTTL/f<1,1.5<f1/f<2.5,0.7<f2/f<1.3/n其中,TTL为镜头总长,f为镜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凸凹正透镜L1、凸凹正透镜L2、双凸正透镜L3、双凹负透镜L4、凸凹负透镜L5、凸凹正透镜L6、凹凸正透镜L7、双凹负透镜L8和凸凹正透镜L9,其中:
所述双凸正透镜L3和所述双凹负透镜L4组成第一胶合组;
所述凸凹负透镜L5和所述凸凹正透镜L6组成第二胶合组;
所述凹凸正透镜L7和所述双凹负透镜L8组成第三胶合组;
所述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还满足如下条件:
TTL/f<1,1.5<f1/f<2.5,0.7<f2/f<1.3
其中,TTL为镜头总长,f为镜头的有效焦距,f1为所述凸凹正透镜L1的焦距,f2为所述凸凹正透镜L2的焦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正透镜L2的物面侧设有光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正透镜L1为折射率大于1.95的玻璃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正透镜L2为阿贝数大于90的玻璃透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合组和所述第三胶合组均为负焦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距大光圈监控镜头的工作波段为可见光435~656nm或近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