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32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能表,包括壳体和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单元、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连;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触发区域,所述触发区域与所述磁感应单元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触发区域和磁感应单元的配合工作,与利用普通按键识别用户查询操作的技术方案相比,能够消除了现有电能表上按键孔对密封性的影响,令电能表的防尘防水等级能够从户内IP54提升到IP67,同时也降低了从按键孔进行窃电或破坏电表的可能性,极大提升了电能表安全性;与利用薄膜按键识别用户查询操作的技术方案相比,无需在壳体上开设接线孔,密封性更高,且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表
本技术涉及电能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好的电能表。
技术介绍
目前电能表存在被安装至户外的情况,由于电能表安装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需要对电能表的密封性能和防窃电等级具有较高的要求。电能表上普遍设有查询按键,以便于采集用户的查询操作,为用户反馈相应的用电信息,但此方案往往需要在电能表的外壳上开设按键孔,从而破坏电能表的密封性,当电能表安装于户外时,雨水和尘土容易通过按键进入表内,同时给非法窃电和破坏电表保留途径,存留了风险。参照公开号为CN202917363U所提供的适用于电能表的薄膜开关,现有技术通过采用薄膜按键代替普通按键以解决上述缺陷,但薄膜按键较为脆弱,在恶劣环境下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壳体上无需按键孔的的电能表,其密封性好且能有效避免窃电情况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电能表,包括壳体和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单元、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连;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触发区域,所述触发区域与所述磁感应单元相对应。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计量单元,用于采集用电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磁感应单元,用于监测触发区域处的磁信号,并将所述磁信号转换为操作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电信息和所述操作信号,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相应信息。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磁感应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壳体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磁感应单元一一对应的触发区域。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磁感应单元为霍尔传感器。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具有磁力单元的触发设备;当所述磁力单元处于所述触发区域时,所述磁感应单元将检测到磁信号。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磁力单元为永磁铁。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磁力单元包括磁力开关、磁力电源和电磁铁,其中磁力电源通过磁力开关为电磁铁供电;所述磁力开关位于所述触发设备的外壳表面。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放置触发设备的容纳槽。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触发区域和磁感应单元的配合工作,与利用普通按键识别用户查询操作的技术方案相比,能够消除了现有电能表上按键孔对密封性的影响,令电能表的防尘防水等级能够从户内IP54提升到IP67,同时也降低了从按键孔进行窃电或破坏电表的可能性,极大提升了电能表安全性;与利用薄膜按键识别用户查询操作的技术方案相比,无需在壳体上开设接线孔,密封性更高,且不易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电控组件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能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电能表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电控组件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电能表,包括壳体和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电控组件与电源模块相连,用于进行用电检测,还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向用户反馈相应的用电信息;参照图1,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单元100、磁感应单元400、计量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控制单元100分别与磁感应单元400、计量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相连。参照图2和图3,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触发区域500,所述触发区域500与所述磁感应单元400相对应。上述触发区域500与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于壳体外表面设置上凸区域、下凹区域或与壳体的外表面的颜色不同的区域标识触发区域500,以便于用户识别即可,本实施例中触发区域500为下凹区域。所述计量单元300,用于采集用电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控制单元100,本实施例中计量单元300例如可采用单相电能计量芯片(例如锐能微科技公司生产的RN8207C芯片)。所述磁感应单元400,用于监测触发区域500处的磁信号,并将所述磁信号转换为操作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100;所述控制单元100,用于接收所述用电信息和所述操作信号,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单元200显示相应信息,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0例如可采用单片机,显示单元200例如可采用液晶显示单元200,其中显示单元200位于壳体的内腔中,壳体上嵌有与显示单元200相对应的观察窗,显示单元200通过观察窗为用户反馈用电信息。本实施例中通过磁感应单元400和触发区域500的设计,令磁感应单元400检测触发区域500的磁信号,以识别用户的操作,从而令控制单元100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显示单元200显示相应的用电信息。由于触发区域500与壳体为一体化结构,与利用普通按键识别用户查询操作的技术方案相比,能够消除了现有电能表上按键孔对密封性的影响,令电能表的防尘防水等级能够从户内IP54提升到IP67,同时也降低了从按键孔进行窃电或破坏电表的可能性,极大提升了电能表安全性;与利用薄膜按键识别用户查询操作的技术方案相比,一方面无需在壳体上开设接线孔,密封性更高,另一方面触发区域500与壳体采用相同材质,即使安装环境恶劣也不会轻易损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至少一个磁感应单元400,并于壳体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磁感应单元400一一对应的触发区域500,并可自行确定磁感应单元400之间的间距,令磁感应单元400仅能检测到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磁感应单元400,本实施例中磁感应单元400为霍尔传感器。参考图4,图4中IC1为控制单元100、IC2为霍尔传感器、LCD为显示单元200;电源通过霍尔传感器为控制单元100和显示单元200供电,当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磁信号时,将所述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作为操作信号,令所述控制单元100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显示单元200,控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显示、翻页。进一步地,电能表还包括具有磁力单元的触发设备;当所述磁力单元处于所述触发区域500时,所述磁感应单元400将检测到磁信号。所述触发设备例如可为触发笔,所述触发笔包括笔身和笔尖,其中笔尖为磁力单元;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手持触发笔点选触发区域500,从而使磁感应单元400根据所检测的磁信号生成相应的操作信号。所述磁力单元例如可采用永磁铁,还可采用电磁组件;当所述磁力单元为电磁组件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表,包括壳体和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壳体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单元、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连;/n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触发区域,所述触发区域与所述磁感应单元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包括壳体和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壳体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单元、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磁感应单元、计量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连;
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触发区域,所述触发区域与所述磁感应单元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量单元,用于采集用电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控制单元;
所述磁感应单元,用于监测触发区域处的磁信号,并将所述磁信号转换为操作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电信息和所述操作信号,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相应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
磁感应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壳体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磁感应单元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震胡德亮李双全朱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