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21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基站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站防雷装置,针对雷电危害基站及与基站相连的其他通信设施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外壳体、安装板和接地系统,所述外壳体固定于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且外壳体的内壁开有圆柱形灭弧腔,所述外壳体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二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电极对周围物体有一定的保护范围,电弧不会直接击中基站上的通信设备,会被吸引优先击中基站上方第一电极,雷电流被引导进入到石墨球,在石墨球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弧,电弧在灭弧通道中被极度压缩,大幅削减电弧的能量,电弧能量被削弱以后,电弧在基站设备中产生的感应电压也会随着降低,降低了设备损坏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防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防雷
,尤其涉及一种基站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互联网设备的普及以及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基站几乎遍及全球每一个角落,目前,地球上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雷电灾害天气对通信基站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随着基站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发展,对通信基站的抗雷电和抗电磁干扰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基站的正常运行是移动通信的关键。虽然在基站建设中安装了一些防雷装置,但由于雷击造成的通信中断往往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做好基站综合防雷工作,保证通信系统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是从基站组成特点、地理环境特点、系统设备工程接口等方面综合考虑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防雷工程。基站主要由供电设施、通信信号传输和基站系统设备组成。供电设施包括输电线路、发电机、电力变压器和基站交直流配电设备;通信信号设施包括微波传输信号收发设备、光纤传输设备、馈线和通信收发设备。每个设备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基站通信系统。从防雷角度看,这些设备引入的雷电危害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电磁脉冲辐射、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防雷装置,包括外壳体(4)、安装板(10)和接地系统,所述外壳体(4)固定于安装板(10)的顶部外壁,且外壳体(4)的内壁开有圆柱形灭弧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4),且安装座(14)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极(17),且安装座(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第一灭弧斗(24)、灭弧通道(21)和第二灭弧斗(20),且第二灭弧斗(20)固定连接于灭弧通道(21)的底端,第一灭弧斗(24)固定连接于灭弧通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防雷装置,包括外壳体(4)、安装板(10)和接地系统,所述外壳体(4)固定于安装板(10)的顶部外壁,且外壳体(4)的内壁开有圆柱形灭弧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4),且安装座(14)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极(17),且安装座(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第一灭弧斗(24)、灭弧通道(21)和第二灭弧斗(20),且第二灭弧斗(20)固定连接于灭弧通道(21)的底端,第一灭弧斗(24)固定连接于灭弧通道(21)的顶端,所述第二灭弧斗(20)、灭弧通道(21)与第一灭弧斗(24)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二电极(17)的顶端伸入第二灭弧斗(20)的内部,所述第一灭弧斗(24)的内部底端放置有石墨球(12),所述第一灭弧斗(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25),且第一弹簧(25)的顶端与外壳体(4)的顶部内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4)的顶端固定有保护盖(6),且保护盖(6)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极(26),且第一电极(26)的底端伸入第一灭弧斗(24)的内部,所述外壳体(4)和第一灭弧斗(24)的外壁开有第一排气口(11),且外壳体(4)和第二灭弧斗(20)的外壁开有第二排气口(19),所述安装板(10)的顶部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六个螺孔(16),且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伯权徐颖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源宜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