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和变电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21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配电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包括引流单元、与引流单元电连接的放电极板、接地极板、位于接地极板和放电极板之间的绝缘支撑体,所述接地极板上固定有工频限流器、以调节高度的方式固定在工频限流器上的引流球头,所述引流球头和工频限流器电连接,所述放电极板上设有放电孔,所述放电孔的直径与引流球头的直径相同,所述放电孔位于引流球头的正上方;所述放电孔和引流球头之间为放电间隙,所述工频限流器上还固定有放电数据采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放电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界。该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通过结构优化,可达到雷电冲击残压小于26KV,方波通流容量为250A的工艺指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变电台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和变电台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
,特别是一种智能电网用避雷器和变电台架。
技术介绍
跌落式避雷器是将配电型氧化锌避雷器改装后巧妙地安装在跌落式熔断器的跌落式机构上,达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绝缘拉闸操纵杆方便地对避雷器进行检测、维修与更换。跌落式(可投式、可卸式)避雷器是将配电型氧化锌避雷器改装后巧妙地安装在跌落式熔断器的跌落式机构上,达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绝缘拉闸操纵杆方便地对避雷器进行检测、维修与更换,不但保证了线路的畅通,而且大大地减少了电力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特别适合于不宜停电的场所如通信、机场、车站、医院、繁华商业区等。产品其他性能同配电型避雷器。跌落式避雷器的缺点在于:跌落式避雷器脱离器采用的热熔式和热爆式两种方式,热熔式采用熔丝,热爆式采用火药,其启动时间受材料配方、生产工艺的影响较大,安-秒特性一致性较差CN201920796710.8公开了一种放电间隙结构及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包括支撑绝缘子、放电间隙板、电极板、工频限流器。支撑绝缘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放电间隙板连接于支撑绝缘子的第一端,放电间隙板上设有放电间隙上电极;电极板连接于支撑绝缘子的第二端;工频限流器固接于电极板,工频限流器设有放电间隙下电极,放电间隙下电极和放电间隙上电极之间形成第一放电间隙,放电间隙下电极和电极板之间形成具有第二放电间隙。该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可以充分释放过电压产生的能量、提高防雷性能。客户需要我们开发的的指标如下:雷电冲击残压小于26KV,方波通流容量为250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该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通过结构优化,可达到雷电冲击残压小于26KV,方波通流容量为250A的工艺指标,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变电台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包括引流单元、与引流单元电连接的放电极板、接地极板、位于接地极板和放电极板之间的绝缘支撑体,所述接地极板上固定有工频限流器、以调节高度的方式固定在工频限流器上的引流球头,所述引流球头和工频限流器电连接,所述放电极板上设有放电孔,所述放电孔的直径与引流球头的直径相同,所述放电孔位于引流球头的正上方;所述放电孔和引流球头之间为放电间隙,所述工频限流器上还固定有放电数据采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放电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界。在上述的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中,所述引流球头包括半球形的球头本体、连接在球头本体下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球头本体向上突起。在上述的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中,所述引流单元包括固定块、开设在固定块表面的电缆槽、用于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槽内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块和放电极板之间通过电缆电连接。在上述的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中,所述放电极板为腰形的板状体。在上述的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中,所述接地极板由水平板和倾斜板组成的一体机构,所述倾斜板向下倾斜,其末端设有一侧开放的固定槽。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变电台架,包括高压侧、低压侧,所述高压侧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雷击限制器,所述引流单元固定在高压电缆上,所述接地极板通过引线接地。在上述的变电台架中,所述高压侧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隔离开关、断路器、变压器,所述隔离开关和高压电缆电连接,所述变压器和变压器电连接。在上述的变电台架中,所述低压侧包括配电柜和设置在配电柜内的配电模块,所述配电模块和变压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通过结构优化,可达到雷电冲击残压小于26KV,方波通流容量为250A的工艺指标。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变电台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放电极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接地极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包括引流单元、与引流单元电连接的放电极板2、接地极板1、位于接地极板1和放电极板2之间的绝缘支撑体3,所述接地极板1上固定有工频限流器4、以调节高度的方式固定在工频限流器4上的引流球头,所述引流球头和工频限流器4电连接,所述放电极板2上设有放电孔6,所述放电孔6的直径与引流球头的直径相同,所述放电孔6位于引流球头的正上方;所述放电孔6和引流球头之间为放电间隙,所述工频限流器4上还固定有放电数据采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7,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放电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界。放电数据采集器主要用于监测工频限流器4的工作状态,当工频限流器4处于工作时,该放电数据采集器就会将数据进行收集和发送。在雷击发生时,高压电压会经过放电间隙到达工频限流器4,由于放电间隙的电容效应,将微秒级的电流冲击延长至毫秒级,并通过工频限流器4将电压钳位,并切断工频续流,达到保护绝缘子、防止跳闸的目标。本专利技术的雷击限制器通过结构优化,可达到雷电冲击残压小于26KV,方波通流容量为250A的工艺指标。其在引流球头上方开设了一个圆形的放电孔6,可进一步提高电容效应,使其达到额定的雷电冲击残压、方波通流容量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引流球头包括半球形的球头本体5、连接在球头本体5下部的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连接至工频限流器4,第一连接杆8连接至球头本体5;所述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球头本体5向上突起。通过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的可调节长度的电连接,可实现放电间隙的调节,可使本专利技术的雷击限制器使用更为灵活。优选地,所述引流单元包括固定块10、开设在固定块10表面的电缆槽11、用于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槽11内的固定螺栓12,所述固定块10和放电极板2之间通过电缆电连接,所述放电极板2为腰形的板状体,所述接地极板1由水平板和倾斜板组成的一体机构,所述倾斜板向下倾斜,其末端设有一侧开放的固定槽13。实施例2参考图4,一种变电台架,包括高压侧、低压侧E,所述高压侧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雷击限制器A,所述引流单元固定在高压电缆上,所述接地极板通过引线接地,所述高压侧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隔离开关B、断路器C、变压器D,所述隔离开关和高压电缆电连接,所述变压器和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低压侧E包括配电柜和设置在配电柜内的配电模块,所述配电模块和变压器电连接。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包括引流单元、与引流单元电连接的放电极板、接地极板、位于接地极板和放电极板之间的绝缘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板上固定有工频限流器、以调节高度的方式固定在工频限流器上的引流球头,所述引流球头和工频限流器电连接,所述放电极板上设有放电孔,所述放电孔的直径与引流球头的直径相同,所述放电孔位于引流球头的正上方;所述放电孔和引流球头之间为放电间隙,所述工频限流器上还固定有放电数据采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放电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包括引流单元、与引流单元电连接的放电极板、接地极板、位于接地极板和放电极板之间的绝缘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板上固定有工频限流器、以调节高度的方式固定在工频限流器上的引流球头,所述引流球头和工频限流器电连接,所述放电极板上设有放电孔,所述放电孔的直径与引流球头的直径相同,所述放电孔位于引流球头的正上方;所述放电孔和引流球头之间为放电间隙,所述工频限流器上还固定有放电数据采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放电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球头包括半球形的球头本体、连接在球头本体下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球头本体向上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网用雷击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包括固定块、开设在固定块表面的电缆槽、用于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程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景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