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阵子及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172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5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阵子及天线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天线振子,包括:反射板、固定于反射板的第一面的寄生辐射组件以及固定于反射板的第二面的辐射组件;寄生辐射组件包括:固定于反射板的第一面的支撑件以及固定于支撑件上的寄生部;辐射组件包括:固定于反射板的第二面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第一面的主辐射部以及部署于印刷电路板第二面的馈电网络,其中,馈电网络馈电主辐射部;反射板开设有与主辐射部的位置对应的开孔,主辐射部透过开孔与寄生部空气耦合组成辐射单元,共同辐射信号。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能够降低天线振子的制作成本及提高了天线振子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阵子及天线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阵子及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容量越来越紧张,为了提升信道容量及吞吐率,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MassiveMIMO)广泛应用于5G基站系统中。MassiveMIMO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空间自由度、实现空分多址、提升小区峰值吞吐率、降低边沿干扰等。而随着天线阵列单元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基站天面承载数量与重量的增加,5G通信系统对天线阵列的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的需求尤为迫切。目前5G基站系统中,天线阵列多数采用传统的对称振子,该对称振子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由辐射面(图1中的标记的A)、焊点(图1中的标记的B)、PCB馈电板(图1中的标记的C)、金属反射板(图1中的标记的D)和馈电支撑体(图1中的标记的E)组成;辐射面、馈电支撑体、PCB馈电板之间通过焊锡连接固定后,再安装在金属反射板上。然而,传统的对称振子结构复杂,当天线振子数量成位数量增加时,由于每个部件都需要单独焊锡连接,导致制作难度成倍增加,同时生产过程中引入过多的人为因素,如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固定于反射板的第一面的寄生辐射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反射板的第二面的辐射组件;/n所述寄生辐射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反射板的第一面的支撑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寄生部;/n所述辐射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反射板的第二面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第一面的主辐射部以及部署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第二面的馈电网络,其中,所述馈电网络馈电所述主辐射部;/n所述反射板开设有与所述主辐射部的位置对应的开孔,所述主辐射部透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寄生部空气耦合组成辐射单元,共同辐射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固定于反射板的第一面的寄生辐射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反射板的第二面的辐射组件;
所述寄生辐射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反射板的第一面的支撑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寄生部;
所述辐射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反射板的第二面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第一面的主辐射部以及部署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第二面的馈电网络,其中,所述馈电网络馈电所述主辐射部;
所述反射板开设有与所述主辐射部的位置对应的开孔,所述主辐射部透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寄生部空气耦合组成辐射单元,共同辐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金属贴片;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平行于所述主辐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垂直于所述反射板的第一面的两个侧板;
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反射板的第一面组合为一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面向所述寄生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材质为塑料;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寄生部之间采用预设固定方式固定;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反射板的第一面采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玉龙别业楠段向阳任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