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1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了生产性的二次电池。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卷绕电极体(1)与非水电解质被共同收纳于具有开口的角形外装体(2),角形外装体(2)的开口被金属制的封口板(3)封口。卷绕电极体(1)在除了封口板(3)一侧的外表面以外的外表面被绝缘片(14)覆盖的状态下被收纳于角形外装体(2)。被配置于卷绕电极体(1)与角形外装体(2)之间的绝缘片(14)的至少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Sa)为0.3μ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6月23日、申请号为201610461534.3、专利技术名称为“二次电池”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利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大型蓄电系统等。在这种二次电池中,在具有开口的金属制的外装体中,包含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电极体与电解质被共同收纳,外装体的开口被金属制的封口板封口。并且,为了防止金属制的外装体与电极体直接相接,电极体在被电绝缘性的绝缘片覆盖的状态下被收纳于外装体内。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以及2中,公开了通过成型为箱状或者袋状的绝缘片来覆盖收纳于外装罐内的扁平状的电极体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013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48966号公报通常,覆盖电极体的绝缘片是将平坦的绝缘片成型为箱状或者袋状等而使用的。因此,需要将平坦的绝缘片成型为箱状或者袋状等的工序。在这种工序中,成型前的平坦的绝缘片在多片层叠的状态下被配置,将绝缘片一片一片地从该层叠的多片平坦的绝缘片送入到成型夹具并成型为规定的形状。专利技术人在上述成型工序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在多片层叠的状态的绝缘片中,容易产生静电,由于静电等,绝缘片彼此容易成为密接的状态。并且,若这样绝缘片彼此由于静电等而密接,则在将绝缘片送入到成型夹具时,可能多片绝缘片被一次送入到成型夹具。并且,若多片绝缘片被一次送入到成型夹具,则产生故障,造成生产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性优良的二次电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其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金属制的外装体,其具有开口并收纳所述电极体;和金属制的封口板,其将所述开口封口,在所述外装体与所述电极体之间配置绝缘片,所述绝缘片的至少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Sa)为0.3μm以上。通过上述构成,成为绝缘片的至少一面被粗面化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在多片绝缘片层叠的状态下由于静电等导致绝缘片彼此密接。因此,能够防止一次将多片绝缘片送入成型夹具。因此,通过上述构成,成为生产性优良的二次电池。作为将绝缘片的表面粗面化的方法,考虑利用表面被粗面化了的辊、或者在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的辊等来按压绝缘片的表面的方法。或者,也可以使用药品等来使绝缘片表面粗面化。优选所述外装体具有:外装体底部、一对大面积侧壁以及一对小面积侧壁,所述绝缘片被配置在所述外装体底部与所述电极体之间、所述大面积侧壁与所述电极体之间、以及所述小面积侧壁与所述电极体之间。优选所述绝缘片成型为箱状或者袋状。优选所述绝缘片的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Sa)比所述绝缘片的另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Sa)大,所述绝缘片的一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外装体对置,所述绝缘片的另一面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极体对置。优选所述绝缘片的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Sa)为0.3μm以上,所述绝缘片的一面相对于所述绝缘片的另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28以下。优选所述绝缘片的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Sa)为0.5μm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角形二次电池的立体图。图2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角形二次电池的剖视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IIB-IIB线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角形二次电池中使用的绝缘片的展开图。图4是表示向弯曲加工后的绝缘片插入卷绕电极体的工序的图。图5是沿着绝缘片的厚度方向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角形二次电池的绝缘片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图3的VI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角形二次电池的绝缘片的与图7对应的图。图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角形二次电池的绝缘片的与图7对应的图。-符号说明-1...卷绕电极体2...角形外装体2a...外装体底部2b...大面积侧壁2c...小面积侧壁3...封口板4...正极芯体露出部5...负极芯体露出部6...正极集电体6b...引线部6c...连接部7正极端子7a...连接端子7b...连接板7c...螺栓部8...负极集电体8a...端子连接部8b...引线部8c...连接部9...负极端子9a...连接端子9b...连接板9c...螺栓部10,12...内部侧绝缘部件11,13...外部侧绝缘部件14绝缘片14a...底部14b...第1侧壁部14c...第2侧壁部14d...第3侧壁部14e...第4侧壁部14f,14g...重复部14h,14i...舌部15...电解液注液孔16...密封栓17气体排出管20...角形二次电池30...负极集电体接受部件40...切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方式。首先,使用图1以及2来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角形二次电池20的构成。如图1以及图2所示,角形二次电池20具备:在上方具有开口的角形外装体2、和将该开口封口的封口板3。由角形外装体2以及封口板3来构成电池外壳。角形外装体2以及封口板3分别是金属制,优选是铝或者铝合金制。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隔板(均省略图示)卷绕而成的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1与电解质被共同收纳在角形外装体2内。设为聚烯烃制的隔板位于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1的最外周面。正极板是在金属制的正极芯体上形成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层,并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正极芯体露出的部分的部件。此外,负极板是在金属制的负极芯体上形成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合剂层,并沿着长度方向形成负极芯体露出的部分的部件。另外,优选正极芯体是铝或者铝合金制,负极芯体是铜或者铜合金制。卷绕电极体1在卷绕轴方向的一侧具有未形成正极合剂层的正极芯体露出部4,在卷绕轴方向的另一侧具有未形成负极合剂层的负极芯体露出部5。将正极芯体露出部4与正极集电体6焊接连接。将正极集电体6与正极端子7连接。将负极芯体露出部5与负极集电体8焊接连接。将负极集电体8与负极端子9连接。正极端子7具有:被插入到设置于封口板3的贯通孔的连接端子7a、被配置于封口板3的外表面一侧的连接板7b以及与连接板7b连接的螺栓部7c。负极端子9具有:被插入到设置于封口板3的贯通孔的连接端子9a、被配置于封口板3的外表面一侧的板状的连接板9b以及与连接板9b连接的螺栓部9c。连接端子7a、9a分别具有:被配置于封口板3的外表面一侧的凸缘部、形成于凸缘部的外表面一侧的突出部、和被配置于凸缘部的内表面一侧并被插入到设置于封口板3的贯通孔的插入部。连接板7b以及连接板9b分别与突出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具备:/n电极体,其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n金属制的外装体,其具有开口并收纳所述电极体;和/n金属制的封口板,其将所述开口封口,/n在所述外装体与所述电极体之间配置绝缘片,/n所述外装体具有外装体底部、一对大面积侧壁以及一对小面积侧壁,/n所述绝缘片具有被配置在所述外装体底部与所述电极体之间的底部、以及被配置在所述大面积侧壁与所述电极体之间的第1侧壁部,/n在所述底部与所述第1侧壁部的边界处形成折叠线状的切口,在所述边界的端部未连结所述切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30 JP 2015-1305201.一种二次电池,具备:
电极体,其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
金属制的外装体,其具有开口并收纳所述电极体;和
金属制的封口板,其将所述开口封口,
在所述外装体与所述电极体之间配置绝缘片,
所述外装体具有外装体底部、一对大面积侧壁以及一对小面积侧壁,
所述绝缘片具有被配置在所述外装体底部与所述电极体之间的底部、以及被配置在所述大面积侧壁与所述电极体之间的第1侧壁部,
在所述底部与所述第1侧壁部的边界处形成折叠线状的切口,在所述边界的端部未连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胁拓也奥谷英治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