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02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内磁铁、动作杆、静触片、动触片和塑料盖,所述底座包括内磁铁装嵌孔、动作杆孔、静触片孔、动触片孔、定位安装孔和底座对连孔,所述内磁铁装嵌于内磁铁装嵌孔内,所述动作杆装嵌于动作杆孔内,所述静触片装嵌于静触片孔内,所述动触片装嵌于动触片孔内,所述塑料盖设于底座面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内磁铁限位顶柱至限位顶柱间的距离和内磁铁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内磁铁于内磁铁装嵌孔内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和所述契合弧和动作杆孔连接面形成一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动作杆的直径相等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密和导向接触精准的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控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
技术介绍
磁控开关主要用在大、小家用电器,洗衣机、冰箱、面条机、料理机、咖啡壶等电器设备,作用是开合盖检测和距离检测,磁控开关的结构主要包括外磁铁、内磁铁、底座、铆钉、动触片、动插片、动作杆、静插片、静触点、动触点、塑料盖组成,其工作原理:当外磁铁靠近内磁铁到一定距离时,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把内磁铁推进一段距离,此时两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克服动触片弹力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实现断开电路;当外磁铁移开一定距离时两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动触片弹力,从而使动、静触点接通,实现导通电路。目前市场上的磁控开关基本上是常开型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当外磁铁靠近内磁铁到一定距离时,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把内磁铁推进一段距离,此时两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克服动触片弹力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通,实现导通电路;当外磁铁移开一定距离时两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动触片弹力,从而使动、静触点分离,实现断开电路。常开型的结构不能实现常闭功能,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家用电器需要是常闭型的结构,所以需要开发一种常闭型的结构满足市场上的需求。此常闭型磁控开关是强电型,电流范围可达AC250V/5A-15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密和导向接触精准的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包括内磁铁装嵌孔、动作杆孔、静触片孔、动触片孔、定位安装孔和底座对连孔,所述动作杆孔设于内磁铁装嵌孔底端,所述内磁铁装嵌孔包括设于后端面部的内磁铁限位顶柱,所述静触片孔设于动作杆孔左端,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安装孔,所述动触片孔设于动作杆孔右端,包括设于铆钉安装孔,所述定位安装孔和底座对连孔分别开于底座面端;内磁铁,装嵌于内磁铁装嵌孔内;动作杆,装嵌于动作杆孔内;静触片,装嵌于静触片孔内,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所述静触点顶部设于静触点安装孔内;动触片,装嵌于动触片孔内,包括动触点、动触感应片和铆钉,所述动触片通过铆钉与动触片连接,且所述铆钉底端设于铆钉安装孔内,所述动触点设于动触片左端,所述动触片包括设于面端的感应点;塑料盖,设于底座面端,包括塑料盖对连孔、塑料盖对柱、动作杆契合块和限位顶柱,所述塑料盖对连孔、塑料盖对柱分别设于塑料盖后端,所述限位顶柱和动作杆契合块从上到下设于塑料盖后端内部,所述动作杆契合块开于后端的契合弧。进一步,所述动触感应片从左到右从下倾斜。进一步,所述契合弧和动作杆孔连接面形成一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动作杆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动作杆分别由契合弧和动作杆孔限位。进一步,所述内磁铁限位顶柱至限位顶柱间的距离和内磁铁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内磁铁于内磁铁装嵌孔内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进一步,所述动作杆由内磁铁驱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内磁铁限位顶柱至限位顶柱间的距离和内磁铁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内磁铁于内磁铁装嵌孔内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和所述契合弧和动作杆孔连接面形成一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动作杆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动作杆分别由契合弧和动作杆孔限位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密和导向接触精准的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盖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盖和内磁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根据图1-图8所示: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包括内磁铁装嵌孔11、动作杆孔12、静触片孔13、动触片孔14、定位安装孔15和底座对连孔16,所述动作杆孔12设于内磁铁装嵌孔11底端,所述内磁铁装嵌孔11包括设于后端面部的内磁铁限位顶柱111,所述静触片孔13设于动作杆孔12左端,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安装孔131,所述动触片孔14设于动作杆孔12右端,包括设于铆钉安装孔141,所述定位安装孔15和底座对连孔16分别开于底座1面端;内磁铁2,装嵌于内磁铁装嵌孔11内;动作杆3,装嵌于动作杆孔12内;静触片4,装嵌于静触片孔13内,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41,所述静触点41顶部设于静触点安装孔131内;动触片5,装嵌于动触片孔14内,包括动触点51、动触感应片52和铆钉53,所述动触感应片52通过铆钉53与动触片5连接,且所述铆钉53底端设于铆钉安装孔141内,所述动触点51设于动触感应片52左端,所述动触感应片52包括设于面端的感应点521;塑料盖6,设于底座1面端,包括塑料盖对连孔61、塑料盖对柱62、动作杆契合块63和限位顶柱64,所述塑料盖对连孔61、塑料盖对柱62分别设于塑料盖6后端,所述限位顶柱64和动作杆契合块63从上到下设于塑料盖6后端内部,所述动作杆契合块63开于后端的契合弧631。因为所述动触感应片52从左到右从下倾斜,所以当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动触感应片52面端感应点521的设置,在所述内磁铁2驱动动作杆3垂直方向移动时,通过动作杆3对感应点521的顶动,从而实现了动触感应片52以铆钉53为支点垂直方向上下移动,通过动触感应片52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动触点51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与静触点41开断接触。当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静触片4装嵌于静触片孔13内,并且所述静触点41顶部设于静触点安装孔131内,从而使得静触点41能得到静触点安装孔131的限位,进一步使得静触片4紧密的设于底座1内,并且能保证静触点41不会因为位置偏移,造成与动触点51的感应接触失效。当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所述动触感应片52通过铆钉53与动触片5连接,且所述铆钉53底端设于铆钉安装孔141内,从而使得铆钉53能得到铆钉安装孔141的限位,进一步使得动触感应片52紧密的设于底座1内,并且能通过铆钉53得到限位,防止动触点51出现位置的偏移,造成与静触点41的感应接触失效。因为所述契合弧631和动作杆孔12连接面形成一圆孔7,所述圆孔7的直径与动作杆3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动作杆3分别由契合弧631和动作杆孔12限位,所以当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圆孔7的形成,能使得所述动作杆3与圆孔7内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时,不会出现位置跑偏的现象。因为所述内磁铁限位顶柱111至限位顶柱64间的距离和内磁铁2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内磁铁2于内磁铁装嵌孔11内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所以当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等距的设置,在所述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包括内磁铁装嵌孔、动作杆孔、静触片孔、动触片孔、定位安装孔和底座对连孔,所述动作杆孔设于内磁铁装嵌孔底端,所述内磁铁装嵌孔包括设于后端面部的内磁铁限位顶柱,所述静触片孔设于动作杆孔左端,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安装孔,所述动触片孔设于动作杆孔右端,包括设于铆钉安装孔,所述定位安装孔和底座对连孔分别开于底座面端;/n内磁铁,装嵌于内磁铁装嵌孔内;/n动作杆,装嵌于动作杆孔内;/n静触片,装嵌于静触片孔内,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所述静触点顶部设于静触点安装孔内;/n动触片,装嵌于动触片孔内,包括动触点、动触感应片和铆钉,所述动触片通过铆钉与动触片连接,且所述铆钉底端设于铆钉安装孔内,所述动触点设于动触片左端,所述动触片包括设于面端的感应点;/n塑料盖,设于底座面端,包括塑料盖对连孔、塑料盖对柱、动作杆契合块和限位顶柱,所述塑料盖对连孔、塑料盖对柱分别设于塑料盖后端,所述限位顶柱和动作杆契合块从上到下设于塑料盖后端内部,所述动作杆契合块开于后端的契合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控开关常闭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包括内磁铁装嵌孔、动作杆孔、静触片孔、动触片孔、定位安装孔和底座对连孔,所述动作杆孔设于内磁铁装嵌孔底端,所述内磁铁装嵌孔包括设于后端面部的内磁铁限位顶柱,所述静触片孔设于动作杆孔左端,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安装孔,所述动触片孔设于动作杆孔右端,包括设于铆钉安装孔,所述定位安装孔和底座对连孔分别开于底座面端;
内磁铁,装嵌于内磁铁装嵌孔内;
动作杆,装嵌于动作杆孔内;
静触片,装嵌于静触片孔内,包括设于顶部的静触点,所述静触点顶部设于静触点安装孔内;
动触片,装嵌于动触片孔内,包括动触点、动触感应片和铆钉,所述动触片通过铆钉与动触片连接,且所述铆钉底端设于铆钉安装孔内,所述动触点设于动触片左端,所述动触片包括设于面端的感应点;
塑料盖,设于底座面端,包括塑料盖对连孔、塑料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克和颜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