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惠朋专利>正文

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99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缆内设置防过弯链的方式,其伸直状态下为柔性可形变的,方便电缆必要的弯曲敷设,同时设置控制拉线对防过弯链的密度进行控制,在电缆弯曲时,由于防过弯链上相邻密度控制球之间的距离变短,相应的控制拉线由绷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密度控制球内的充气磁膜在拉力减小后,在磁吸作用下开始向反向的一侧进行形变充气,迫使密度控制球向之间的硬化管内进行膨胀挤压,然后硬化管内的填料微球由原先的松散状态逐渐密集,而硬化管的强度也随之增加,直至填料微球完全密实挤压时此时硬化管强度最大,可以有效避免电缆继续弯曲,从而实现对电缆的防过弯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定义1: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定义2: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由于电力电缆外径较大,运输、敷设较为困难,电力电缆对转弯半径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果电力电缆转弯角度过大,可能使导体内部受到机械损伤,而机械损伤因被电力电缆绝缘层掩盖而无法看到,即使测量回路电阻,绝缘和泄露试验也很难发现缺陷,运行时则在受损处过热使电缆绝缘强度下降,直到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可以通过电缆内设置防过弯链的方式,其伸直状态下为柔性可形变的,方便电缆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端镶嵌连接有缆芯(2),所述外护套(1)和缆芯(2)之间镶嵌连接有多根防过弯链,所述防过弯链包括多个硬化管(3)和密度控制球(4),且硬化管(3)和密度控制球(4)交错分布并相互连接,一对相邻的所述密度控制球(4)之间连接有控制拉线(5),所述密度控制球(4)包括控制半球(41)、磁吸半球(42)和气鼓膜(43),所述控制半球(41)和磁吸半球(42)对称连接,所述气鼓膜(43)套接于控制半球(41)和磁吸半球(42)之间的连接处外端,且气鼓膜(43)位于磁吸半球(42)的一侧,所述磁吸半球(42)上开设有与气鼓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端镶嵌连接有缆芯(2),所述外护套(1)和缆芯(2)之间镶嵌连接有多根防过弯链,所述防过弯链包括多个硬化管(3)和密度控制球(4),且硬化管(3)和密度控制球(4)交错分布并相互连接,一对相邻的所述密度控制球(4)之间连接有控制拉线(5),所述密度控制球(4)包括控制半球(41)、磁吸半球(42)和气鼓膜(43),所述控制半球(41)和磁吸半球(42)对称连接,所述气鼓膜(43)套接于控制半球(41)和磁吸半球(42)之间的连接处外端,且气鼓膜(43)位于磁吸半球(42)的一侧,所述磁吸半球(42)上开设有与气鼓膜(43)相连通的充气孔,且充气孔与硬化管(3)相对应,所述控制半球(41)和磁吸半球(42)之间的连接处内端套接有充气磁膜(8),所述控制半球(41)内所述硬化管(3)内填充有多个填料微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磁膜(8)靠近控制半球(41)一端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分散拉丝(7),所述控制半球(41)上开设有多个与分散拉丝(7)相匹配的走线孔,且分散拉丝(7)延伸出走线孔并与控制拉线(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拉线(5)采用非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且控制拉线(5)处于绷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度控制式防过弯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磁膜(8)包括压气膜(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朋
申请(专利权)人:徐惠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