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788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规划领域及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将所述城市的路况数据、手机定位数据和基础空间数据实时输入至地理信息平台,并实时统一所有数据的坐标与高程;构建拥堵路段数据库和所述拥堵路段的人群数据库,将所述拥堵路段数据库和所述人群数据库形成挂接;从所述手机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人群数据库中所有人的个人定位数据,并按照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段的所述个人定位数据依次连接形成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根据所述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将人群数据库中的人群进行分类,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排序区分导致拥堵的人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拥堵地段的准确智能诊断,达到了减少交通拥堵、优化交通出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规划领域及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愈发严重,并引发了居民日常出行质量下降、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等负面问题。此外,由于交通拥堵存在传播效应,若城市拥堵源发点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引发附近路段的拥堵,进而影响到区域的交通运输能力。因此需要对这种路网交通瓶颈地段的交通拥堵进行识别、诊断与应对,将拥堵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目前已有的城市交通拥堵成因诊断方法,一种是通过分析多源交通数据,收集交通信息,进而从路网结构、车流分布、交叉口渠化、信号灯控制等方面分析道路拥堵成因,这种方法多是在拥堵发生后根据针对局部区域的道路信息、主观经验分析拥堵成因,自动化程度较低、主观性较强、实时性较差,难以从全局角度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动态实时的自动化诊断。另一种是利用手机移动、共享汽车等表征人类活动特征的大数据进行轨迹数据挖掘,进而计算出城市的拥堵地段,这种方法虽然关注到了哪些路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所述城市的路况数据、手机定位数据和基础空间数据实时输入至地理信息平台,并实时统一所有数据的坐标与高程;/nS2:构建拥堵路段数据库和所述拥堵路段的人群数据库,将所述拥堵路段数据库和所述人群数据库形成挂接;/nS3:从所述手机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人群数据库中所有人的个人定位数据,并按照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段的所述个人定位数据依次连接形成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nS4:根据所述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将人群数据库中的人群进行分类,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排序区分导致拥堵的人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城市的路况数据、手机定位数据和基础空间数据实时输入至地理信息平台,并实时统一所有数据的坐标与高程;
S2:构建拥堵路段数据库和所述拥堵路段的人群数据库,将所述拥堵路段数据库和所述人群数据库形成挂接;
S3:从所述手机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人群数据库中所有人的个人定位数据,并按照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段的所述个人定位数据依次连接形成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
S4:根据所述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将人群数据库中的人群进行分类,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排序区分导致拥堵的人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况数据的采集方式包括:以路灯杆为依托,按单位距离放置视频摄像机,并根据车辆进入检测区时的背景灰度值变化判断并检测车辆速度,对车辆进行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空间数据包括地块地理坐标、地块边界、地块面积和用地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方式包括:根据个人的行为轨迹数据提取所述个人的年龄、职业和出行目的,基于个人的年龄、职业和出行目的对所述人群数据库的人群进行分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堵路段数据库的构建方式包括:根据每个时间切片识别出的拥堵路段,在地理信息平台中依次绘制出所有拥堵路段的机动车道范围边界,所述拥堵路段数据库包含路段编号、道路名称、拥堵时段以及空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拥堵地区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群数据库的构建方式包括:在地理信息平台中,根据每个时间切片中每个拥堵路段的地理位置关系,实时筛选出每个拥堵路段空间边界内的手机定位数据,根据所述手机定位数据构建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宴张珣史北祥蔡纪尧史宜郑屹邵典夏歌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