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组件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88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光组件及机器人,该反光组件包括:反光件、导光件和光源,反光件具有反光槽和通光孔,反光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反光层,导光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贴合部、导光部和出光部,出光部于通光孔处与反光件连接,贴合部与反光槽相对设置,导光部倾斜设置在贴合部和出光部之间,光源设置在贴合部上。上述的反光组件具有灯光视觉效果好、光源及反光层安装简单方便的有益效果。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器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光组件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组件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一般地,机器人上所采用的灯带直接贴在机器人的外壳上的凹槽内,为提升视觉效果,通过在灯带上贴各种反射层进行反射,但是,由于受凹槽的容置空间限制,粘贴反射层操作非常不方便,反射层安装效率低,且经常出现粘贴不牢固导致反射层脱落的现象,实际视觉效果提升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使用方便且灯光视觉效果好的反光组件及机器人。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组件,包括:反光件、导光件和光源,所述反光件具有反光槽和通光孔,所述反光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导光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贴合部、导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出光部于所述通光孔处与所述反光件连接,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反光槽相对设置,所述导光部倾斜设置在所述贴合部和所述出光部之间,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贴合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槽的槽宽大于所述贴合部的宽度,且所述反光槽的侧壁由所述反光槽的底部逐渐向外倾斜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件(10)、导光件(20)和光源(30),所述反光件(10)具有反光槽(11)和通光孔,所述反光槽(11)的槽壁上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导光件(20)包括依次连接的贴合部(21)、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所述出光部(23)于所述通光孔处与所述反光件(10)连接,所述贴合部(21)与所述反光槽(11)相对设置,所述导光部(22)倾斜设置在所述贴合部(21)和所述出光部(23)之间,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贴合部(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件(10)、导光件(20)和光源(30),所述反光件(10)具有反光槽(11)和通光孔,所述反光槽(11)的槽壁上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导光件(20)包括依次连接的贴合部(21)、导光部(22)和出光部(23),所述出光部(23)于所述通光孔处与所述反光件(10)连接,所述贴合部(21)与所述反光槽(11)相对设置,所述导光部(22)倾斜设置在所述贴合部(21)和所述出光部(23)之间,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贴合部(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槽(11)的槽宽大于所述贴合部(21)的宽度,且所述反光槽(11)的侧壁由所述反光槽(11)的底部逐渐向外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22)与所述贴合部(21)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与所述导光部(22)与所述出光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晶冯义兴刘宇辉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