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7880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包括:通过多个麦克风对环境音进行持续监听获取多个音频信息;将音频信息输入到对应的独立检测模块中进行初次判断;将初次判断结果为触发报警的音频信息发送给二次判断模块进行二次判断。通过音频的方式进行监测,麦克风的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不受角度和光照的影响,同时,在没有触发敏感词的状态下,外人无法通过报警器进行监听,音频只在本地进行处理,不会上传网络,只有在触发敏感词时,才会将音频信息发送给监护人,实现了对用户的隐私保护,同时也避免了通过无线网络传输音频时音频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监测报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中老人和孩子独自在家,无人照料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普遍,这个群体独立生活能力有限,独自在家发生危险的事情越来越普遍,如何减少因发现不及时造成不可挽回后面的现象出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家庭看护领域成为一种可能。现有的家庭看护系统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视频远程实时查看家里情况;第二种方式:通过调用公开语音识别接口进行。第一种方式,通过在家中每个房间安装监控摄像头,来实时查看家中情况单个摄像头成本比较高,且受到安装位置、角度和光照等外在因素影响,无法做到实时查看,如遇到情况,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摄像头实时监控,有隐私泄露的风险。第二种方式,通过在家中安装语音收录设备,通过调用第三方API,如百度、讯飞等。对语音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分析,然后再调用第三方即时通信软件,例如微信等,进行消息推送,达到报警通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多个麦克风对环境音进行持续监听获取多个音频信息;/n将音频信息输入到对应的独立检测模块中进行初次判断;/n将初次判断结果为触发报警的音频信息发送给二次判断模块进行二次判断;/n在二次判断的结果与初次判断的结果一致时,则判定为呼救信号,进行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多个麦克风对环境音进行持续监听获取多个音频信息;
将音频信息输入到对应的独立检测模块中进行初次判断;
将初次判断结果为触发报警的音频信息发送给二次判断模块进行二次判断;
在二次判断的结果与初次判断的结果一致时,则判定为呼救信号,进行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多个麦克风对环境音进行持续监听获取多个音频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多个麦克风依据房间数量分组;
每组麦克风的数量至少有一个;
通过每个房间内的麦克风监听该房间内的音频信息,其中,音频信息存储于本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音频信息输入到对应的独立检测模块中进行初次判断的步骤包括:
对音频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取特征向量;
将特征向量输入到预先建立好的第一声学模型中,输出对应的发音以及第一准确度;
获取语言模型中的每个文本以及对应的第二准确度;
通过匹配发音以及文本得出音频信息所表示的语句;
通过第一准确度以及第二准确度得出第一分数;
将语句与预设的敏感词进行匹配;
若匹配,则判断第一分数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分数,在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分数时,初次判断的结果为触发报警,若小于第一预设分数时,初次判断的结果为不触发报警;
若不匹配,初次判断的结果为不触发报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音频事件智能检测的智能家居看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初次判断结果为触发报警的音频信息发送给二次判断模块进行二次判断的步骤包括:
对音频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取特征向量;
将特征向量输入到预先建立好的第二声学模型中,输出对应的发音以及第三准确度;
获取语言模型中的每个文本以及对应的第二准确度;
通过匹配发音以及文本得出音频信息所表示的语句;
通过第三准确度以及第二准确度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强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分音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