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结构件及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84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1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件及其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支撑结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分离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展开。本申请只需要通过利用显示面板背面的支撑杆的位移即可实现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的展开和收缩,结构设计简单;另外若需要应用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只需要更换支撑杆的长度即可,实际应用简单。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件结构复杂且无法适用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结构件及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结构件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装置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柔性显示装置的一大特征是:无论是否处于显示状态,显示屏本身都是可以弯曲的,一方面可以方便柔性显示装置在不显示时候收起携带,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成某一形状进行显示。目前的柔性显示装置按照卷曲方式主要分为:卷绕式和折叠式。现有的卷绕式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柔性屏未能进行刚性支撑,而可刚性支撑的柔性显示装置则无法进行收卷。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件结构设计较为繁琐,零部件较多;且只能适用单一尺寸,不能适用于不同尺寸显示面板,当面对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时候需要根据大尺寸制定支撑结构件,设计繁琐且造成设计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结构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本申请解决现有卷绕式的显示面板不能实现大尺寸自由卷绕和展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结构件,用于显示面板,其包括,所述支撑结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分离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展开。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分离或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不变。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所述传动机构为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左旋螺纹,另一端设有右旋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左旋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右旋螺纹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左旋螺纹通过第一活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右旋螺纹通过第二活动件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的第二齿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齿部相对错位设置且均与所述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的第三齿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主动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从动支撑杆,所述传动机构为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单向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单向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未设置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块连接。优选的,沿所述显示面板展开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高度不同。优选的,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显示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在所述显示面板形变过程中随形变化。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位移;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时,所述显示面板完全展开。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所述的支撑结构件,还包括卷筒,所述卷筒内设有卷轴,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端与卷轴固定,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卷轴运动以实现显示面板收缩进所述卷筒并卷绕在所述卷轴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件及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分离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展开。本申请只需要通过利用显示面板背面的支撑杆的位移即可实现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的展开和收缩,结构设计简单;另外若需要应用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只需要更换支撑杆的长度即可,实际应用简单。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件结构复杂且无法适用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件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件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件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件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件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显示装置,10支撑结构件,100显示面板,20支撑杆,21第一支撑杆,210第一支撑杆第一端,211第一支撑杆第二端,212第一活动件(第一螺母、第一滑块、第一转动轮),22第二支撑杆,220第二支撑杆第一端,221第二支撑杆第二端,222第二活动件(第二螺母、第二滑块、第二转动轮),30第一固定端,40第一电机,50传动机构(丝杆、齿条),500传动机构的第一端,501传动机构的第二端,502齿轮,60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结构件,用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分离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展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件,用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分离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收缩,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靠近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互分离或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所述传动机构为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左旋螺纹,另一端设有右旋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左旋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右旋螺纹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左旋螺纹通过第一活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的右旋螺纹通过第二活动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的第二齿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齿部相对错位设置且均与所述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均为主动支撑杆;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以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丁立薇廖富后红琪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