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晓娜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54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包括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个所述支柱相邻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脚外表面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安装块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两个安装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两个安装块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两个调节螺栓与安装块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脚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阻尼器,两个支柱发生变形时,可以对减振弹簧进行压缩,同时阻尼器的长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将能量吸收,进而达到了抗震的效果,保证抗震支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
,特别是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故而需要用到抗震支架,有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在解决抗震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混凝土砖块房由于砖块和混凝土缺乏可塑性,难以吸收地震传来的能量,当地面摇晃时,拥有较高楼层的混凝土砖块房极易发生折断,进而造成楼房倒塌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包括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个所述支柱相邻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脚外表面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安装块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两个安装块之间,两个所述安装块顶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靠近支撑杆内壁一侧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螺栓,两个所述调节螺栓均与支撑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调节螺栓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四个所述减振弹簧两两一组,两组所述减振弹簧分别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安装块和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外表面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外表面的底端分别与连接杆侧面的顶端转动连接。可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块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支柱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尺寸均分别与支柱的尺寸相适配。采用该方案,两个安装块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均分别大于支柱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两个安装块主要为支撑杆的提供安装位置,这样可以便于将支撑杆通过两个调节螺栓与安装块进行滑动连接。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均通过销钉分别与第一支撑脚和连接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均大于支撑杆长度的二分之一。采用该方案,两个连接杆可以连接架和阻尼器组成星形结构,这样便于使两个支柱的形变直接通过两个连接杆和连接架传递给阻尼器,阻尼器能够吸收能量,并使自身的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抗震的目的。可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调节螺栓与安装块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面分别与减振弹簧的端面相贴合。采用该方案,两个支撑杆可以便与将两个支柱的晃动通过连接架传递给阻尼器,进而保证整个支架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形状为Y形,所述连接架通过销钉与阻尼器的底端转动连接。采用该方案,可以使连接架能够将两个连接架与阻尼器相连通,同时通过销钉进行连接,可以便于连接架分别与两个连接架和阻尼器之间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动,便于阻尼器实现减振吸能动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通过两个安装块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两个调节螺栓与安装块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脚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阻尼器,两个支柱发生变形时,可以对减振弹簧进行压缩,同时阻尼器的长度发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将能量吸收,进而达到了抗震的效果,保证抗震支架的稳定性。2、该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通过连接架的形状为Y形,连接架的三端均通过销钉分别与阻尼器和两个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同时两个连接杆的长度均大于支撑杆长度的二分之一,进而形成星形结构,从而可以便于将两个支柱的能量传递给使阻尼器,同时支撑杆通过两个调节螺栓与安装块滑动连接,可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柱,2-安装块,3-第一支撑脚,4-调节螺栓,5-减振弹簧,6-第二支撑脚,7-支撑杆,8-安装槽,9-阻尼器,10-连接架,1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它包括两个支柱1,两个支柱1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两个支柱1相邻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3,两个第一支撑脚3外表面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两个安装块2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位于两个安装块2之间,两个安装块2顶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8,两个安装槽8靠近支撑杆7内壁一侧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螺栓4,两个调节螺栓4均与支撑杆7螺纹连接,两个调节螺栓4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5,四个减振弹簧5两两一组,两组减振弹簧5分别位于安装槽8的内部、安装块2和支撑杆7之间;支撑杆7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6,第二支撑脚6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阻尼器9,阻尼器9外表面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10,连接架10外表面的底端分别与连接杆11侧面的顶端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两个安装块2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支柱1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安装块2的尺寸均分别与支柱1的尺寸相适配。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两个安装块2的大尺寸可以使安装槽8的尺寸变大,进而可以增大两个调节螺栓4的外径,保证连接稳定性,保证两个调节螺栓4能够将四个减振弹簧5完全贯穿并与支撑杆7进行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两个连接杆11均通过销钉分别与第一支撑脚3和连接架10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11的长度均大于支撑杆7长度的二分之一。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直接将两个支柱1的形变通过两个连接杆11传递给阻尼器9,便于使阻尼器9进行形变,吸收掉形变的能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撑杆7通过两个调节螺栓4与安装块2滑动连接,支撑杆7的两端面分别与减振弹簧5的端面相贴合。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这样可以便于调节好四个减振弹簧5被压缩力度,同时能够使两个支柱1处于竖直状态,四个减振弹簧5的布置可以使支柱1发生变形时,在两个方向上摆动时,都有两个减振弹簧5能够减振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连接架10的形状为Y形,连接架10通过销钉与阻尼器9的底端转动连接。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连接架10的Y形结构可以便于形成稳定的能量传输路径,便于将振动能量传递给阻尼器9,同时阻尼器9的选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通过两个安装块2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通过两个调节螺栓4与安装块2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脚6外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柱(1),两个所述支柱(1)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n两个所述支柱(1)相邻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脚(3)外表面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n两个所述安装块(2)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位于两个安装块(2)之间,两个所述安装块(2)顶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8),两个所述安装槽(8)靠近支撑杆(7)内壁一侧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螺栓(4),两个所述调节螺栓(4)均与支撑杆(7)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调节螺栓(4)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5),四个所述减振弹簧(5)两两一组,两组所述减振弹簧(5)分别位于安装槽(8)的内部、安装块(2)和支撑杆(7)之间;/n所述支撑杆(7)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6),所述第二支撑脚(6)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阻尼器(9),所述阻尼器(9)外表面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10),所述连接架(10)外表面的底端分别与连接杆(11)侧面的顶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内嵌于墙体设计的房屋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柱(1),两个所述支柱(1)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
两个所述支柱(1)相邻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脚(3)外表面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
两个所述安装块(2)外表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位于两个安装块(2)之间,两个所述安装块(2)顶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8),两个所述安装槽(8)靠近支撑杆(7)内壁一侧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螺栓(4),两个所述调节螺栓(4)均与支撑杆(7)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调节螺栓(4)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5),四个所述减振弹簧(5)两两一组,两组所述减振弹簧(5)分别位于安装槽(8)的内部、安装块(2)和支撑杆(7)之间;
所述支撑杆(7)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6),所述第二支撑脚(6)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阻尼器(9),所述阻尼器(9)外表面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架(10),所述连接架(10)外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周晓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