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48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7
本申请涉及管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其包括底座、井管,井管竖直设置于底座上方,底座包括底板,底板背离井管的一侧设置有预埋装置,且另一侧设置有支撑环,井管靠近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环抵触的限位环,限位环和支撑环的一侧壁均呈倾斜状设置,且两个倾斜面之间形成扩口状的浇筑槽。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采用装配式的底座和井管,实现电力管井的现场拼和快速施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提高了电力管井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
本技术涉及管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
技术介绍
电力井是电力管网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功能的发挥、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专利CN207542724U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气管井及系统,其包括多根连接管、多个操作箱及多个配电箱,多根连接管埋藏在建筑的墙体内并沿建筑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每根连接管均穿过建筑的一个楼层,连接管用于容纳电缆。相关技术中,当对电力管井进行施工时,需要在现场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再进行回填以及后续作业。专利技术人认为现场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混凝土的用量大,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彻底凝固,因此存在降低电力管井的施工效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电力管井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包括底座、井管,所述井管竖直设置于底座上方,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背离井管的一侧设置有预埋装置,且另一侧设置有支撑环,所述井管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环抵触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和所述支撑环的一侧壁均呈倾斜状设置,且两个倾斜面之间形成扩口状的浇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电力管井进行施工时,将设置为预制件的底座和井管搬运至施工现场,然后将预埋装置插入地面内,实现对底座的固定,同时保持底座呈水平状态。然后将井管和底座扣合,使底座上的支撑环和底座上的限位环相抵触,此时支撑环和限位环的斜面位置之间形成一个浇筑槽。随后工作人员将砼浇筑在浇筑槽中,利用砼对井管和底座进行固定,实现电力管井的施工。因此通过采用装配式的底座和井管,实现电力管井的现场拼和快速施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提高了电力管井的施工效率。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和限位环上的倾斜面均位于所述支撑环和限位环的内侧壁位置处,所述浇筑槽的开口朝向井管的中部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槽开口朝向井管的内侧,便于工作人员在管井内部进行向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实现井管和底座的快速安装,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和支撑环内均嵌设有多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穿设过所述限位环和支撑环的斜面位置处后位于浇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井管和底座扣合在一起时,固定杆的预留段位于浇筑槽内,因此当完成浇筑槽内浇灌混凝土后,使混凝土包裹固定杆,使得混凝土和井管以及底座紧固的固定在一起,增大了电力管井的结构强度,增加了电力管井的使用年限。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为扭转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扭转钢筋表面凹凸不平,增加了混凝土和扭转钢筋的摩擦力,因此浇灌混凝土后,提高了井管和底座的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支撑环朝向限位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环,限位环朝向支撑环的一侧设置有供定位环嵌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环和定位槽的配合,在将井管安装在底板上时,限制井管和底座相对滑移,实现井管和底座的快速安装。优选的,所述限位环朝向支撑环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支撑环上开设有供卡块嵌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实现井管和底座周向方向的限位,可以提高井管在底座上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预埋装置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刺针,所述多个刺针沿底板周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预埋装置设置为刺针,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将预埋装置刺入底面,增加施工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刺针内部为中空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刺针呈中空设计,减轻了预埋装置的重量,从而减轻底座的总重量,使电力管井更加便于运输和安装。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采用装配式的底座和井管,实现电力管井的现场拼和快速施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提高了电力管井的施工效率;2.通过限位环和支撑环内均嵌设有多根固定杆,固定杆一端位于浇筑槽内,向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后,增大了电力管井的结构强度,增加了电力管井的使用年限;3.通过设置定位环和定位槽的配合,在将井管安装在底板上时,限制井管和底座相对滑移,实现井管和底座的快速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井管和底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过卡块中心点的剖面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井管;11、穿线孔;12、限位环;121、定位槽;122、卡块;2、底座;21、预埋装置;211、刺针;212、挡块;22、底板;23、支撑环;231、卡槽;232、定位环;24、固定杆;25、浇筑槽;3、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参照图1和图2,包括底座2,底座2上方可拆卸连接有井管1,底座2整体形状为圆形板,井管1为圆形管。井管1和底座2均为混凝土预制件,井管1的外径和底座2的直径相等。井管1上开设有穿线孔11,穿线孔11有两个,两个穿线孔11沿井管1径向且过轴线的面对称,穿线孔11用于与线缆管道连接。参照图1和图2,底座2包含底板22,底板22为圆形板,底板22水平设置,底板22背向井管1的一侧固设有预埋装置21。预埋装置21包括多个刺针211,刺针211为圆形杆,刺针211用于刺入地表内。刺针211的上端固定于底板22下端面的外边缘位置,刺针211的轴线和底板22轴线平行,且多个刺针211沿底板2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参照图1和图2,刺针211侧面沿轴线方向均布固设有四组挡块212组,每组挡块212组均包含有四个挡块212,四个挡块212沿刺针211周向方向均布设置。其中挡块212用于增加预埋装置2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持底座2稳定。参照图2和图3,底板22朝向井管1的一侧固定有支撑环23,支撑环23与底板22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支撑环23为圆环状,并且支撑环23的轴心线与底板22的轴心线重合。支撑环23的外直径与井管1外直径相等,支撑环23的内直径与井管1的内直径相等。参照图3和图4,井管1朝向底板22的一端固设有与支撑环23相抵触的限位环12,限位环12与井管1同轴设置,且内壁和外壁相平齐,并且限位环12与支撑环23的抵触面呈倾斜状设置。参照图4,支撑环23和限位环12的内侧壁均呈倾斜状设置,并形成扩口状的浇筑槽25,并且浇筑槽25的开口朝向井管1的中心位置。支撑环23上构成浇筑槽25的斜面和支撑环23与限位环12抵触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并呈过渡状设置。限位环12上构成浇筑槽25的斜面、支撑环23和限位环12抵触的斜面以及限位环12与井管1连接的一面呈等腰三角形设置,即限位环12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参照图4,井管1和底座2的内部分别固设有多固定杆24,固定杆24为扭转钢筋。固定杆24的一端穿设支撑环23斜面和限位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井管(1),所述井管(1)竖直设置于底座(2)上方,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2),所述底板(22)背离井管(1)的一侧设置有预埋装置(21),且另一侧设置有支撑环(23),所述井管(1)靠近所述底板(22)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环(23)抵触的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和所述支撑环(23)的一侧壁均呈倾斜状设置,且两个倾斜面之间形成扩口状的浇筑槽(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井管(1),所述井管(1)竖直设置于底座(2)上方,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2),所述底板(22)背离井管(1)的一侧设置有预埋装置(21),且另一侧设置有支撑环(23),所述井管(1)靠近所述底板(22)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环(23)抵触的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和所述支撑环(23)的一侧壁均呈倾斜状设置,且两个倾斜面之间形成扩口状的浇筑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3)和限位环(12)上的倾斜面均位于所述支撑环(23)和限位环(12)的内侧壁位置处,所述浇筑槽(25)的开口朝向井管(1)的中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施工的电力管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2)和支撑环(23)内均嵌设有多根固定杆(24),所述固定杆(24)一端穿设过所述限位环(12)和支撑环(23)的斜面位置处后位于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扉嘉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