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742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散热保护装置及设置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内部的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存储者存储的大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及加密大数据,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大数据,所述散热保护装置用于实现对数据存储单元的保护及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大数据的安全加密和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硬盘进行散热,防止系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数据的今天,互联网正朝着移动化进一步发展,社交网络等新兴内容也在不断兴起,人们可以很方便的获取到想要的信息。然而,随着需求和业务的不断发展,所产生的数据也在呈几何式增长。大规模数据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数据间的关系将在公司企业的运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数据在集中处理和存储海量数据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用户保存的数据容易被他人窃取,从而造成用户的损失,现有的大数据有一部分是存储在硬盘中的,在进行存储和调用时会导致硬盘产生较高的温度,容易导致硬盘损坏。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大数据的安全加密和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硬盘进行散热,防止系统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散热保护装置及设置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内部的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及验证审核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存储者存储的大数据,所述验证审核模块用于验证数据存储者的身份信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处理平台、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处理大数据,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存储者的指定表情下的人脸图像,所述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人脸图像对大数据进行加密;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为数据存储库,所述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大数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为具有数据获取功能的第一PC端,所述验证审核模块为具有验证审核功能的第二PC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为摄像头,所述加密模块为具有加密功能的第三PC端,所述数据处理平台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四PC端,所述数据存储库为硬盘,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的内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包括防潮底板、保护壳体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部的水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保护壳体设置在所述防潮底板上,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可选的,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冷凝器、导冷管、循环泵及保温管,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一侧的防潮底板上,所述导冷管围绕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保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管孔及第二管孔,所述保温管包括第一保温管及第二保温管,所述导冷管的出口穿过所述第一管孔连接所述第一保温管,所述第一保温管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导冷管的入口穿过所述第二管孔连接所述第二保温管,所述第二保温管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管上,用于实现冷凝液的循环,所述冷凝器及循环泵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可选的,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可开合散热窗及电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壁的顶部,所述可开合散热窗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一侧,所述可开合散热窗为百叶式设计,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机及电机,所述电机连动式连接所述可开合散热窗,用于驱动所述可开合散热窗开合。可选的,所述可开合散热窗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干燥层及过滤网,用于对进入保护壳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干燥及过滤。可选的,所述散热保护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架,所述保护壳体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多组凹孔,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凹孔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所述支撑架用于放置所述硬盘,所述支撑架的数量通过所述硬盘的体积决定。可选的,所述防潮底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及刹车片,用于实现所述系统的移动和固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方法,应用于上述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数据存储者的大数据及身份信息,并将大数据及身份信息发送至验证审核模块,验证审核模块将数据存储者的身份信息与预置的身份信息相对比,若预置的身份信息中包含数据存储者的身份信息,则判定验证通过;步骤2:验证通过后,将大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从大数据中提取第一摘要数据,并将第一摘要数据作为第一上链数据,将除第一摘要数据外的大数据作为第一非上链数据,数据处理平台获取区块的存储容量,并判断第一上链数据的数据容量是否超过存储容量,若未超过,则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对第一上链数据及第一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第一上链数据写入区块链,将第一非上链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库;步骤3:若第一上链数据的数据容量超过存储容量,则从第一摘要数据中提取第二摘要数据,将第二摘要数据作为第二上链数据,将除第二摘要数据外的大数据作为第二非上链数据,判断第二上链数据的数据容量是否超过存储容量,若未超过,则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对第二上链数据及第二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第二上链数据写入区块链,将第二非上链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库。可选的,步骤2中,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对第一上链数据及第一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具体为:人脸识别模块获取数据存储者处于指定表情下的人脸图像,加密模块生成预设初始算法,根据人脸图像中的眼睛区域和嘴巴区域得到面积比例值,将面积比例值带入预设初始算法得到加密算法,通过所述加密算法对第一上链数据及第一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可选的,步骤3中,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对第二上链数据及第二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具体为:人脸识别模块获取数据存储者处于指定表情下的人脸图像,加密模块生成预设初始算法,根据人脸图像中的眼睛区域和嘴巴区域得到面积比例值,将面积比例值带入预设初始算法得到加密算法,通过所述加密算法对第二上链数据及第二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大数据的安全加密和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硬盘进行散热,防止系统损坏,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散热保护装置及数据存储单元,数据获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及验证审核模块,数据获取模块能够获取数据存储者存储的大数据,验证审核模块能够验证数据存储者的身份信息,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处理平台、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数据处理平台能够处理所述大数据,人脸识别模块能够获取数据存储者的指定表情照片,并通过加密模块生成加密算法,对大数据进行加密,数据存储单元为数据存储库,数据存储库采用硬盘,能够存储大数据,散热保护装置包括防潮底板、保护壳体、水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能够实现硬盘温度的实时监测,并在温度过高时,通过水冷散热装置及风冷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防止硬盘过热损坏;该方法具体为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数据存储者的大数据及身份信息,并将大数据及身份信息发送至验证审核模块,验证审核模块将数据存储者的身份信息与预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散热保护装置及设置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内部的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单元;/n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及验证审核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存储者存储的大数据,所述验证审核模块用于验证数据存储者的身份信息;/n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处理平台、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处理大数据,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存储者的指定表情下的人脸图像,所述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人脸图像对大数据进行加密;/n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为数据存储库,所述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大数据;/n所述数据获取模块为具有数据获取功能的第一PC端,所述验证审核模块为具有验证审核功能的第二PC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为摄像头,所述加密模块为具有加密功能的第三PC端,所述数据处理平台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四PC端,所述数据存储库为硬盘,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内部;/n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包括防潮底板、保护壳体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部的水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保护壳体设置在所述防潮底板上,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散热保护装置及设置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内部的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单元;
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及验证审核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存储者存储的大数据,所述验证审核模块用于验证数据存储者的身份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处理平台、人脸识别模块及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处理大数据,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存储者的指定表情下的人脸图像,所述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人脸图像对大数据进行加密;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为数据存储库,所述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大数据;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为具有数据获取功能的第一PC端,所述验证审核模块为具有验证审核功能的第二PC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为摄像头,所述加密模块为具有加密功能的第三PC端,所述数据处理平台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四PC端,所述数据存储库为硬盘,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内部;
所述散热保护装置包括防潮底板、保护壳体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部的水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保护壳体设置在所述防潮底板上,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硬盘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冷凝器、导冷管、循环泵及保温管,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一侧的防潮底板上,所述导冷管围绕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保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管孔及第二管孔,所述保温管包括第一保温管及第二保温管,所述导冷管的出口穿过所述第一管孔连接所述第一保温管,所述第一保温管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导冷管的入口穿过所述第二管孔连接所述第二保温管,所述第二保温管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管上,用于实现冷凝液的循环,所述冷凝器及循环泵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可开合散热窗及电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壁的顶部,所述可开合散热窗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一侧,所述可开合散热窗为百叶式设计,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机及电机,所述电机连动式连接所述可开合散热窗,用于驱动所述可开合散热窗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合散热窗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干燥层及过滤网,用于对进入保护壳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干燥及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春张蛟鹏余洋莫恒
申请(专利权)人: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