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33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构型筋网成型出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内模本体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1伸出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内模体以使操作端口显露。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内模本体中。由于内模本体具有一定的重量和固定的形状,容易插设于构型筋网中,定位操作简单、准确,且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易漂浮、移位,故而由内模体预制的操作端口位置和标高准确,不会因位置不对、标高不够,而需进行打凿修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
技术介绍
桥梁工程中后张预应力广泛应用,现浇段和挂篮部位则应用更多,挂篮施工时预应力钢绞线在横向和竖向都有设置,装拉端位置通常采用预埋泡沫块预留位置,即将泡沫块直接固定在钢绞线上,然后再采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泡沫块易漂浮,进而导致预留端口的位置、标高不准确,且因位置不对、标高不够,后期还需进行打凿修整;后期凿除泡沫块时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泡沫块不能重复使用,浪费资源且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以解决预埋泡沫块预留位置时存在的容易导致预留端口的位置、标高不准确,且后期凿除泡沫块时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泡沫块不能重复使用,浪费资源且增加施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构型筋网成型出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内模本体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伸出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内模体以使操作端口显露;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内模本体中。进一步地,内模本体的外伸端开口,以供穿入内模本体的钢绞线和外套管沿轴向穿出内模本体;内模本体内嵌构筑物的内嵌端设有内端板,内端板用于对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进行限位和支承,且内端板上开设有供外套管穿设的通孔。进一步地,通孔的直径等于外套管的直径;或者通孔的直径大于外套管的直径。进一步地,内模本体为由其外伸端至内嵌端方向外径保持不变的等外径体。进一步地,通孔位于内端板的中心;内嵌端的外径比通孔的直径大40mm~50mm;外伸端的外径与内嵌端的外径相等。进一步地,内模本体为由其外伸端至内嵌端方向外径逐渐减少的楔形体;或内模本体包括沿轴向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为由外伸端至内嵌端方向外径保持不变的等外径体,第二段为由外伸端至内嵌端方向外径逐渐减少的楔形体,且第一段与第二段圆弧过渡连接。进一步地,通孔位于内端板的中心;内嵌端的外径比通孔的直径大40mm~50mm;外伸端的外径比内嵌端的外径大10mm~20mm。进一步地,内模本体的截面呈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进一步地,内模本体还包括多块侧板,多块侧板依次拼接形成内模本体的筒壁;相邻两块侧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或相邻两块侧板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进一步地,内模体还包括设置于内模本体外伸端的提拉把手,提拉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内模本体外伸端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内模体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出操作端口时,由于内模本体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且内模本体呈空心筒状,故而内模本体具有一定的重量和固定的形状,容易插设于构型筋网中,定位操作简单、准确,且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易漂浮、移位,故而由内模体预制的操作端口位置和标高准确,不会因位置不对、标高不够,而需进行后期的打凿修整;另一方面,后期直接拔出内模体即可,而无需凿除泡沫块,故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且内模体可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并节约资源。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的第三实施例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0、内模本体;101、外伸端;102、内嵌端;11、内端板;110、通孔;12、侧板;20、提拉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10,内模本体10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构型筋网成型出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内模本体10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101伸出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内模体以使操作端口显露。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内模本体10中。采用本技术的内模体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出供张拉设备对钢绞线进行操作的操作端口时,首先在构筑物的钢筋绑扎阶段,将内模体的内模本体10放置于由绑扎钢筋构成的构型筋网中,然后再对构型筋网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构型筋网成型构筑物的过程中,由于内模本体10的嵌入,可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出内凹的操作端口,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内模本体10的外伸端101伸出构筑物的表面,故而施力内模本体10的外伸端,即可将内模体拔出构筑物,进而使由内模本体10预制的操作端口显露。采用本技术的内模体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出操作端口时,由于内模本体10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且内模本体10呈空心筒状,故而内模本体10具有一定的重量和固定的形状,容易插设于构型筋网中,定位操作简单、准确,且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易漂浮、移位,故而由内模体预制的操作端口位置和标高准确,不会因位置不对、标高不够,而需进行后期的打凿修整;另一方面,后期直接拔出内模体即可,而无需凿除泡沫块,故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且内模体可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并节约资源。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内模本体10的外伸端101开口,以供穿入内模本体10的钢绞线和外套管沿轴向穿出内模本体10,也使内模本体10的结构简单,且减轻内模本体10的重量,防止当内模本体10垂直竖直布设的构型筋网布设时,内模本体10因重量较重而下沉,进而导致操作端口的位置不准确。内模本体10内嵌构筑物的内嵌端102设有内端板11,内端板11用于对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进行限位和支承,且内端板11上开设有供外套管穿设的通孔110。本可选方案中,通孔110的直径等于外套管的直径,内端板11能够对套有钢绞线的外套管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支承。或者通孔110的直径大于外套管的直径;当通孔110的直径大于外套管的直径时,一方面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通孔110时操作简单、易行,另一方面,可增大内模体的适应性,使其供多种不同尺寸的外套管进行穿设,当外套管穿设通孔110后,在外套管和通孔110之间充填泡沫胶,以限位外套管。可选地,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未示,内模本体10为由其外伸端101至内嵌端102方向外径保持不变的等外径体,内模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n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10),所述内模本体(10)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所述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所述构型筋网成型出所述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n所述内模本体(10)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101)伸出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所述内模体以使所述操作端口显露;/n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所述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所述内模本体(1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
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10),所述内模本体(10)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所述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所述构型筋网成型出所述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
所述内模本体(10)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101)伸出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所述内模体以使所述操作端口显露;
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所述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所述内模本体(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模本体(10)的外伸端(101)开口,以供穿入所述内模本体(10)的所述钢绞线和所述外套管沿轴向穿出所述内模本体(10);
所述内模本体(10)内嵌所述构筑物的内嵌端(102)设有内端板(11),所述内端板(11)用于对套设有所述钢绞线的所述外套管进行限位和支承,且所述内端板(11)上开设有供所述外套管穿设的通孔(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110)的直径等于所述外套管的直径;或者
所述通孔(110)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套管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模本体(10)为由其外伸端(101)至内嵌端(102)方向外径保持不变的等外径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110)位于所述内端板(11)的中心;
所述内嵌端(102)的外径比所述通孔(110)的直径大4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胜唐扬清郭光辉孙志勇吴凯明戴习东谢剑凯刘毅赵科晋张述升康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