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33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构型筋网成型出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内模本体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1伸出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内模体以使操作端口显露。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内模本体中。由于内模本体具有一定的重量和固定的形状,容易插设于构型筋网中,定位操作简单、准确,且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易漂浮、移位,故而由内模体预制的操作端口位置和标高准确,不会因位置不对、标高不够,而需进行打凿修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
技术介绍
桥梁工程中后张预应力广泛应用,现浇段和挂篮部位则应用更多,挂篮施工时预应力钢绞线在横向和竖向都有设置,装拉端位置通常采用预埋泡沫块预留位置,即将泡沫块直接固定在钢绞线上,然后再采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泡沫块易漂浮,进而导致预留端口的位置、标高不准确,且因位置不对、标高不够,后期还需进行打凿修整;后期凿除泡沫块时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泡沫块不能重复使用,浪费资源且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以解决预埋泡沫块预留位置时存在的容易导致预留端口的位置、标高不准确,且后期凿除泡沫块时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泡沫块不能重复使用,浪费资源且增加施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构型筋网成型出构筑物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n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10),所述内模本体(10)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所述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所述构型筋网成型出所述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n所述内模本体(10)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101)伸出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所述内模体以使所述操作端口显露;/n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所述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所述内模本体(1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构筑物上成型出供张拉设备操作的操作端口,内模体包括:
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的内模本体(10),所述内模本体(10)用于放置于用于构建所述构筑物的构型筋网中,以在浇注所述构型筋网成型出所述构筑物的过程中,在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上预留内凹的操作端口;
所述内模本体(10)呈空心筒状,其外伸端(101)伸出所述构筑物的表面,以供外力施加拔出所述内模体以使所述操作端口显露;
套设有钢绞线的外套管穿设所述构型筋网后沿轴向穿入所述内模本体(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模本体(10)的外伸端(101)开口,以供穿入所述内模本体(10)的所述钢绞线和所述外套管沿轴向穿出所述内模本体(10);
所述内模本体(10)内嵌所述构筑物的内嵌端(102)设有内端板(11),所述内端板(11)用于对套设有所述钢绞线的所述外套管进行限位和支承,且所述内端板(11)上开设有供所述外套管穿设的通孔(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110)的直径等于所述外套管的直径;或者
所述通孔(110)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套管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模本体(10)为由其外伸端(101)至内嵌端(102)方向外径保持不变的等外径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端口预留用内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110)位于所述内端板(11)的中心;
所述内嵌端(102)的外径比所述通孔(110)的直径大4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胜唐扬清郭光辉孙志勇吴凯明戴习东谢剑凯刘毅赵科晋张述升康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