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19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主体装置为中空状的圆柱体,主体装置的底部设有一层滤膜用以过滤细菌,主体装置内部通过纵隔板分隔成相等、无连通的两个腔体,主体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一引流接头,主体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二引流接头,第一引流接头与第二引流接头均包括一个主接头和两个副接口,两个副接口分别连通主体装置内被分隔的两个腔体,两个腔体顶部均固定有自带需氧菌培养基和厌氧菌培养基的方盒,两个方盒底部均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连接口,该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可收集大量标本液中的微生物,提高培养率,该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密闭式通路,标本不易被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
本技术涉及细菌浓缩培养器
,具体为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
技术介绍
我国是肝炎患者众多。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衰竭的患者易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SBP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腹腔感染,在没有明确腹腔内病变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炎,病原微生物侵入腹腔,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常见并发症(40%-70%)。针对大量腹水或怀疑有SBP患者,应常规行腹水培养,明确病原菌,以便选择抗生素。但目前腹水培养阳性率低(20%-40%),对临床用药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为中空状的圆柱体,所述主体装置的底部设有一层滤膜用以过滤细菌,所述主体装置内部通过纵隔板分隔成相等、无连通的两个腔体,所述主体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一引流接头,所述主体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二引流接头,所述第一引流接头与第二引流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装置(1),所述主体装置(1)为中空状的圆柱体;所述主体装置(1)的底部设有一层滤膜(2)用以过滤细菌,所述主体装置(1)内部通过纵隔板(3)分隔成相等、无连通的两个腔体,所述主体装置(1)的顶部设有第一引流接头(4),所述主体装置(1)的底部设有第二引流接头(5),所述第一引流接头(4)与第二引流接头(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引流接头(4)与第二引流接头(5)均包括一个主接头(6)和两个副接口(7),两个副接口(7)分别连通主体装置(1)内被分隔的两个腔体,两个腔体顶部均固定有自带需氧菌培养基和厌氧菌培养基的方盒(8),两个方盒(8)底部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装置(1),所述主体装置(1)为中空状的圆柱体;所述主体装置(1)的底部设有一层滤膜(2)用以过滤细菌,所述主体装置(1)内部通过纵隔板(3)分隔成相等、无连通的两个腔体,所述主体装置(1)的顶部设有第一引流接头(4),所述主体装置(1)的底部设有第二引流接头(5),所述第一引流接头(4)与第二引流接头(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引流接头(4)与第二引流接头(5)均包括一个主接头(6)和两个副接口(7),两个副接口(7)分别连通主体装置(1)内被分隔的两个腔体,两个腔体顶部均固定有自带需氧菌培养基和厌氧菌培养基的方盒(8),两个方盒(8)底部均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连接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腹腔积液细菌浓缩培养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燕刘佳胡瑾华苏海滨陈婧李晨童晶晶关崇丹宁鹏严立龙彭宇辉史晨辉次小欢梁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