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16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交联和漂洗效率,提高成品率的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进水部、交联漂洗部以及出水部;所述交联漂洗部包括交联漂洗槽、固定组件、硅胶垫与磁力搅拌装置;所述出水部包括第一出水组件与第二出水组件,所述第一出水组件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二出水组件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器多层结构,减少样品堆叠,提高交联漂洗效率;保持漂洗液的流动性及流动速度可控,提高漂洗速度;固定器能有效保持样品形状,又减少污染,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漂洗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交联和漂洗效率,提高成品率的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
技术介绍
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在通过化学交联加强其机械性能时,可采用在胶原海绵成形后使用浸泡的方式交联,然后再进行漂洗以去除大部分交联剂。现有浸泡交联的方式为直接将胶原海绵投入交联池,此时胶原海绵会悬浮在交联池表面,并出现堆叠现象。交联完成后取出胶原海绵,再投入到漂洗池进行漂洗,此时仍会出现堆叠现象。主要缺陷在于:(1)胶原海绵交联时会悬浮在交联池表面,交联池仅能利用其表面,交联池利用率低。(2)交联剂有定型的作用,胶原海绵交联时堆叠,影响交联后形状,影响成品率。(3)胶原海绵漂洗时出现堆叠现象,会增加漂洗的用水量和漂洗的时间,漂洗效率低。(4)交联后将胶原海绵移出交联池去进行漂洗,在转移的过程中有污染和破坏胶原海绵的风险,影响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交联和漂洗效率,提高成品率的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进水部、交联漂洗部以及出水部;所述交联漂洗部包括交联漂洗槽、固定组件、硅胶垫与磁力搅拌装置;所述出水部包括第一出水组件与第二出水组件,所述第一出水组件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二出水组件的出水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部包括储液槽、进水阀与进水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放置于交联漂洗槽内部;所述硅胶垫放置于交联漂洗槽与磁力搅拌装置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筛网袋与网状固定架,所述筛网袋为立方形,上方为可收紧的开口,所述网状固定架位于筛网袋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网状固定架为立方形框架,四周面和底面中围有交叉的不锈钢条,网状固定架的顶部开口,所述网状固定架的上端为空心的圆筒状结构,下端为实心不锈钢钢条,上端空心结构可连接另一单层网状固定架下端实心不锈钢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组件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废液收集器,所述第二出水组件包括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口、出水阀与第二废液收集器,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交联漂洗部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交联漂洗部的下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组件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固定组件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设置于交联漂洗槽的底部。本技术中,胶原海绵无堆叠、平整分布在固定器每层网格上,能有效全方位接触交联液和漂洗液,提高交联和漂洗效率;固定器分布有多层,可有效利用交联液,提高交联效率;定量给/排水的流水式漂洗,使漂洗液与所需漂洗的物质之间保持较大的浓度差,从而提高漂洗的速度,提高漂洗效率;交联池和漂洗池共用,样品无需转移,减少样品的污染变形和被破坏,提高成品率;固定器外的筛网可有效阻挡交联液和漂洗液中杂质,防止样品吸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固定器多层结构,减少样品堆叠,提高交联漂洗效率;2)本技术保持漂洗液的流动性及流动速度可控,提高漂洗速度;3)本技术的固定器能有效保持样品形状,又减少污染,提高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储液罐;2.进水阀;3.进水管;4.第一出水管;5.第一出水口;6.第一废液收集器;7.第二出水管;8.第二出水口;9.出水阀;10.第二废液收集器;11.交联漂洗槽;12.固定组件;13.硅胶垫;14.磁力搅拌器;15.筛网袋;16.网状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进水部、交联漂洗部以及出水部,进水部包括放置于高处的储液罐1,所述储液罐1的进水管3上设有进水阀2,交联漂洗部包括磁力搅拌器14,位于磁力搅拌器14上方的交联漂洗槽11,所述交联漂洗槽11与磁力搅拌器14之间设有硅胶垫13,所述交联漂洗槽11内部设有固定组件12,交联漂洗槽11的侧壁上开有第一出水口5与第二出水口8;出水部包括与第一出水口5相连的第一出水管4和第一废液收集器6,以及与第二出水口8相连的第二出水管7和第二废液收集器10,在第二出水管7上设有出水阀9;参见图2,固定组件12包括筛网袋15与网状固定架16,所述筛网袋15为立方形,上方为可收紧的开口,所述网状固定架16位于筛网袋15内部;所述网状固定架16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立方形,框架钢条直径0.5cm;四周面和底面中围有交叉不锈钢条,钢条直径0.2cm;顶面无不锈钢条;网状固定架16垂直桌面的四条框架钢条,其上端为空心的圆筒状结构,直径0.5cm,下端是较细的实心不锈钢钢条,直径0.3cm,上端空心结构可连接另一单层网状固定架下端实心不锈钢条。工作过程:交联漂洗装置按图1连接。取出固定器,打开筛网袋,再将样品平铺放入网状固定架每一层,把上一层和下一层接口处对齐装好,扎紧筛网袋袋口,将固定器放入交联漂洗槽液中,关闭所有阀门,再将交联液直接倒入交联漂洗槽进行样品交联;交联完成后,打开出水阀将交联液排尽,关闭出水阀,将漂洗液装入储液罐,打开进水阀,开启磁力搅拌器,流量可控制在1L~10L/h进行溢流漂洗。交联时,出水阀关闭;交联完成后,出水阀打开,交联液从第二出水口排出;漂洗时,关闭出水阀,漂洗液从第一出水口实时排出,第一出水口在槽上的位置高于固定器高度,漂洗液能完全浸没固定器。交联漂洗部大小可根据产量定制,交联漂洗槽用于交联漂洗样品,交联时为交联液为静态,漂洗时,漂洗液为动态。漂洗液从进水管流入,经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对样品进行漂洗,再从第一出水口溢出;固定器用于放置样品;硅胶垫厚度1mm,不影响磁力搅拌器的磁力,其作用为固定交联漂洗槽,使槽体在搅拌器开启后不因震动而移动。磁力搅拌器能加速水流的运动。本技术中,胶原海绵无堆叠、平整分布在固定器每层网格上,能有效全方位接触交联液和漂洗液,提高交联和漂洗效率;固定器分布有多层,可有效利用交联液,提高交联效率;定量给/排水的流水式漂洗,使漂洗液与所需漂洗的物质之间保持较大的浓度差,从而提高漂洗的速度,提高漂洗效率;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进水部、交联漂洗部以及出水部;所述交联漂洗部包括交联漂洗槽、固定组件、硅胶垫与磁力搅拌装置;所述出水部包括第一出水组件与第二出水组件,所述第一出水组件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二出水组件的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进水部、交联漂洗部以及出水部;所述交联漂洗部包括交联漂洗槽、固定组件、硅胶垫与磁力搅拌装置;所述出水部包括第一出水组件与第二出水组件,所述第一出水组件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二出水组件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包括储液槽、进水阀与进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放置于交联漂洗槽内部;所述硅胶垫放置于交联漂洗槽与磁力搅拌装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胶原海绵类生物材料交联漂洗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筛网袋与网状固定架,所述筛网袋为立方形,上方为可收紧的开口,所述网状固定架位于筛网袋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鲁苹鲁建国张锐宫宇曹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