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及降解杂质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694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及降解杂质测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及降解杂质的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的毛细管(DB‑WAXUI:30m×0.32mm×0.5μm),载气为氮气,柱流速为1.5ml/min,分流比为10:1,能有效分离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杂质及降解杂质。本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保证丙戊酸钠中工艺和降解杂的可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及降解杂质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定药物工艺及降解杂质的
,特别涉及一种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及降解杂质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丙戊酸钠化学名为2-丙基戊酸钠,分子式:C8H15NaO2;1963年由法国Meurier首次证实有抗癫痫作用,1977年我国试制成功。丙戊酸钠为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本品对多种方法引起的惊厥,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对人的各型癫痫如对各型小发作、肌阵挛性癫痫、局限性发作、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均有效。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在血中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多用于其它抗癫痫药无效的各型癫痫病人,尤以小发作为最佳。丙戊酸钠的作用机制与抑制电压敏感性钠离子通道有关。它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代谢,增加脑内的γ-氨基丁酸聚积,达到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以及异常放电扩散的效果。目前国内外药典中收载了丙戊酸钠原料的检测方法,通过本品杂质谱分析结果,采用现有药典中收载的杂质检测方法,无法将所有的工艺杂质及降解杂质有效分离,同时可以解决空白基线干扰杂质测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本品各杂质的分离情况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专属性好,各杂质能有效分离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专属性好、分离度好、能将可能的工艺杂质、降解杂质和主成分有效分离,且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丙戊酸钠质量控制。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丙戊酸钠合成工艺以及降解情况,鉴定了以下杂质。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升温程序等条件进行筛选,兼顾以上杂质分离的需要,最终建立了适当的杂质分析方法,使主成分与各工艺及降解杂质之间、各工艺及降解杂质之间均能达到基线分离,达到了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测定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所述气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FID检测器,选用适当的分流比和升温程序。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DB-WAXUI:30m×0.32mm×0.5μm)。采用FID检测器。分流比为10:1。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6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110℃,再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15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30℃。柱流量为1.5ml/min。氮气管路中增加过滤器。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10ml,加稀硫酸5ml,振摇使溶解,用庚烷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庚烷液,用水10ml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钠适量,振摇,滤过,定量转移至100ml量瓶中,用庚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庚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分别取丙戊酸对照品与杂质K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庚烷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mg与10μg的混合溶液,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系统适应性溶液的进样量为1μl。根据原料合成工艺、国内外同品种质量标准、参考文献、被仿制品及原料降解试验确定本品的杂质谱:丙戊酸甲酯、杂质2-己酮、戊酸甲酯、戊酸(EP杂质A)、3-丙基-2-己酮、(2RS)-2-乙基戊酸(EP杂质B)、2-异丙基戊酸(EP杂质C)、2,2-二丙基戊酸(EP杂质D)、(2RS)-2-乙基-2-甲基戊酸(EP杂质K)、(2RS)-2-甲基戊酸(EP杂质L)、二烯丙基乙酸(USP杂质A)为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工艺杂质。4-庚酮、3-庚酮、3-乙基-2庚酮为可能产生的降解杂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有效分离丙戊酸钠原料中工艺杂质及降解杂质;本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保证丙戊酸钠中工艺和降解杂的可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丙戊酸钠杂质测定方法的方法优化1色谱图;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丙戊酸钠杂质测定方法的方法优化2色谱图;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丙戊酸钠杂质测定方法的方法优化3色谱图;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丙戊酸钠杂质测定方法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测定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测定方法。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优化气相色谱条件,使得丙戊酸钠与相邻杂质及各杂质间较好分离。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企业内控标准、EP9.0版标准、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方法对比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采用企业内控标准、EP9.0版标准、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方法的色谱条件进行检测对比。溶液配制:分别取各杂质(杂质A、B、C、D、K、L、USP杂质A、4-庚酮、3庚酮、3-乙基-2-庚酮、丙戊酸甲酯、戊酸甲酯、2-己酮、3-丙基-2-己酮)及丙戊酸对照品各适量,用庚烷稀释配制成约含杂质K浓度(限度浓度:0.15%)为7.5μg/ml,其它杂质浓度为2.5μg/ml(限度浓度:0.05%),丙戊酸浓度为5mg/ml的混合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色谱条件:色谱柱为聚乙二醇(PEG-20M)固定相毛细管柱(AgilentDB-WAXUI30m×0.32mm,0.5μm);流速:1.5ml/min;分流比:10:1;进样量1μl;升温程序见下表:表1标准方法对比结论:丙戊酸钠企业内控标准方法和EP9.0版标准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14个混合杂质,检出13个杂质,1个杂质未检出,其他各杂质与主峰及杂质间均分离良好。丙戊酸钠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标准方法溶剂峰有较大拖尾,影响杂质检测。根据现行国内外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对比结果可排除丙戊酸钠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方法;考虑在企业内控标准方法和EP9.0版标准方法基础上初步优化,对起始温度、升温程序、流速、变更色谱柱等进行优化,以满足检测灵敏度及分离度等指标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FID检测器,选用适当的分流比和升温程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FID检测器,选用适当的分流比和升温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DB-WAXUI:30m×0.32mm×0.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FID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流比为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6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110℃,再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15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戊酸钠工艺及降解杂质的检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阳刘萍万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