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67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农田上纵横交错的第一路基、第二路基及作业车,且所述第一路基与所述第二路基纵横交错,每一所述第一路基设有第一轨道,每一所述第二路基设有两行第二轨道;所述作业车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座及驱动座,且用于所述作业车在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的移动;所述支撑座设有升降机构,以用于将所述作业车的抬起;所述驱动座设有转动机构,以用于驱动座的转动,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及所述转动机构,所述驱动轮能够进入所述第二轨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对土壤及农作物造成损伤,而且能够便于在农田上行走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作业平台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尤其是一种农田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用机电动力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世界各国的农田作业方式除完全依靠人力外,基本上是一种牵引作业方式,即以畜力或拖拉机等动力机拖拉、背负各种农田作业机具,在田间、地块内行走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拖拉机等动力机械不仅要为自身在田间的行走消耗大部分功率,而且要牵引农田作业机具,在地里行走前进并提供农田作业机械工作的动力,因此所需动力越来越大,但其工作幅宽仍然十分有限,只能在田间地块里来回往返或转圈作业,效率很低。而且拖拉机牵引着农机具在地块里、作物间行走,不仅容易损伤作物,而且农田的作业机械还容易陷入在水田内,导致作业机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农田作业平台,能够防止对土壤及农作物造成损伤,而且能够便于在农田上行走移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农田上纵横交错的第一路基、第二路基及作业车,且所述第一路基与所述第二路基纵横交错,每一所述第一路基设有第一轨道,每一所述第二路基设有两行第二轨道;所述作业车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座及驱动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作业车的底部,所述驱动座设有两个,且两所述驱动座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座背向所述作业车一侧的两端,每一所述驱动座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轮,且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以使所述作业车能够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所述支撑座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及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机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机固设于所述支撑座内,且所述升降机的升降杆穿出所述支撑座后滑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座,所述升降机通过所述升降电机驱动,以使所述作业车能够被所述升降机抬起;所述驱动座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及传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套设于所述升降机的升降杆外,且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座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轴承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两所述转动轴外均固定设置有齿环,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所述齿环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轴通过转动电机驱动,以使所述升降机抬起所述作业车后,所述转动电机能够驱动两所述驱动座转动;所述驱动轮在所述第一轨道移动至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的交接处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及所述转动机构,所述驱动轮能够进入所述第二轨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的交接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中间设有抵接轨,所述抵接轨与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构成宽度相同的预留槽,以所述驱动轮两侧的凸起能够通过所述预留槽。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的升降杆设有与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抵接配合的支撑件。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车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滑轨,所述支撑座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滚轮,以使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作业车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作业车的一面固设有调节电机,所述凹槽设有齿轮轨道,所述调节电机通过齿轮与对应的所述齿轮轨道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路基与所述第二路基的每一交接处设有第一信号发射器及第二信号发射器;所述作业车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信号接收器及第二信号接收器,且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分别设于两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分别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及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调节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及所述转动电机电连接,以使所述驱动轮能够停止在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的交接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作业车一面的两侧设有第三信号发射器,两所述支撑座均设有第三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用于获取对应所述第三信号发射器的信号,且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调节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车的一侧设有作业连接架,所述作业连接架包括架体、连接板及固定螺栓,所述架体一侧与所述作业车连接,另一侧至少设有两行贯穿的滑动槽,所述连接板设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板一端设有与所述架体卡接配合的卡槽,且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卡槽卡入所述架体上,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架体及所述连接板,以使所述连接板能够固定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若干贯穿的连接孔,以使农田作业工具能够通过螺钉固定在两所述连接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一端与所述作业车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架体还均匀布设有若干根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作业车的顶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车的顶部设置遮挡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带动驱动轮转动,使得作业车能够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从而便于通过作业对农田进行种植管理,不会损伤作物和不会将耕松的土壤压实,保证作物生长。由于每一所述第一路基设有第一轨道,每一所述第二路基设有两行第二轨道,当所有驱动轮均在所述第一轨道移动至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的交接处时,在升降电机的带动下,升降机的支撑杆依次穿过支撑座及对应的所述驱动座,使得升降机的支撑杆能够对所述作业车进行抬起,再通过转动电机,使得驱动座转动90°,最后通过升降电机能够使升降机的支撑杆进行缩短,并且驱动轮进入第二轨道内,以使作业车能够通过第二轨道进入另外的第一轨道,只需一台作业车即能够对不同行间的农田进行种植管理,减少了支出成本。2.由于所述抵接轨与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构成宽度相同的预留槽,使得驱动轮两侧的凸起能够通过所述预留槽,实现了驱动轮能够在有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交接处移动,而且在抵接轨的作用下,能够防止驱动轮意外偏离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3.由于农田上不同的位置的相邻两行第一轨道的间距可能是不相同的,在滑轨和滚轮的配合下,能够使支撑座随着相邻两行第一轨道的间距变化而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不同间距的第一轨道上移动。当所述升降机抬起所述作业车后,在调节电机的作用下,能够调整支撑座在作业车上的位置,从而保证驱动轮能够准确落入对应的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上,以实现轨道的切换。4.当支撑座需要在第一轨道移动至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交接处时,第一信号接收器及第一信号发射器用于判断支撑座是否移动到位;当支撑座需要在第二轨道移动至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交接处时,其中作业车一侧的第二信号接收器及第二信号发射器用于判断对应的支撑座是否移动到位,当该支撑座移动到位后,作业车另一侧的第二信号接收器及第二信号发射器判断对应的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农田上纵横交错的第一路基(101)、第二路基(102)及作业车(2),且所述第一路基(101)与所述第二路基(102)纵横交错,每一所述第一路基(101)设有第一轨道(111),每一所述第二路基(102)设有两行第二轨道(112);/n所述作业车(2)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座(3)及驱动座(31),所述支撑座(3)设置在所述作业车(2)的底部,所述驱动座(31)设有两个,且两所述驱动座(31)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座(3)背向所述作业车(2)一侧的两端,每一所述驱动座(31)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轮(32),且所述驱动轮(32)通过驱动电机(33)驱动,以使所述作业车(2)能够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轨道(111)上移动;/n所述支撑座(3)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301)及升降电机(302),所述升降机(301)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机(301)固设于所述支撑座(3)内,且所述升降机(301)的升降杆穿出所述支撑座(3)后滑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座(31),所述升降机(301)通过所述升降电机(302)驱动,以使所述作业车(2)能够被所述升降机(301)抬起;/n所述驱动座(31)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311)及传动轴(312),所述转动轴(311)转动套设于所述升降机(301)的升降杆外,且所述转动轴(311)一端与所述驱动座(3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轴承(313)与所述支撑座(3)转动连接,两所述转动轴(311)外均固定设置有齿环(314),所述传动轴(312)与所述支撑座(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12)两端分别与所述齿环(314)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轴(312)通过转动电机(315)驱动,以使所述升降机(301)抬起所述作业车(2)后,所述转动电机(315)能够驱动两所述驱动座(31)转动;所述驱动轮(32)在所述第一轨道(111)移动至所述第一轨道(111)与所述第二轨道(112)的交接处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及所述转动机构,所述驱动轮(32)能够进入所述第二轨道(1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农田上纵横交错的第一路基(101)、第二路基(102)及作业车(2),且所述第一路基(101)与所述第二路基(102)纵横交错,每一所述第一路基(101)设有第一轨道(111),每一所述第二路基(102)设有两行第二轨道(112);
所述作业车(2)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座(3)及驱动座(31),所述支撑座(3)设置在所述作业车(2)的底部,所述驱动座(31)设有两个,且两所述驱动座(31)分别设于所述支撑座(3)背向所述作业车(2)一侧的两端,每一所述驱动座(31)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轮(32),且所述驱动轮(32)通过驱动电机(33)驱动,以使所述作业车(2)能够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轨道(111)上移动;
所述支撑座(3)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301)及升降电机(302),所述升降机(301)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机(301)固设于所述支撑座(3)内,且所述升降机(301)的升降杆穿出所述支撑座(3)后滑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座(31),所述升降机(301)通过所述升降电机(302)驱动,以使所述作业车(2)能够被所述升降机(301)抬起;
所述驱动座(31)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311)及传动轴(312),所述转动轴(311)转动套设于所述升降机(301)的升降杆外,且所述转动轴(311)一端与所述驱动座(3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轴承(313)与所述支撑座(3)转动连接,两所述转动轴(311)外均固定设置有齿环(314),所述传动轴(312)与所述支撑座(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12)两端分别与所述齿环(314)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轴(312)通过转动电机(315)驱动,以使所述升降机(301)抬起所述作业车(2)后,所述转动电机(315)能够驱动两所述驱动座(31)转动;所述驱动轮(32)在所述第一轨道(111)移动至所述第一轨道(111)与所述第二轨道(112)的交接处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及所述转动机构,所述驱动轮(32)能够进入所述第二轨道(1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111)及所述第二轨道(112)的交接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中间设有抵接轨(113),所述抵接轨(113)与所述第一轨道(111)及所述第二轨道(112)构成宽度相同的预留槽(114),以所述驱动轮(32)两侧的凸起能够通过所述预留槽(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301)的升降杆设有与所述第一轨道(111)及所述第二轨道(112)抵接配合的支撑件(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车(2)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滑轨(4),所述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帝远黄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上林县帝园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