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63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区域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灯。该区域灯包括基座、一对支腿和灯主体;所述的基座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两根连接杆,在基座的中部围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灯主体包括灯展开机构、连接杆和灯头,灯头活动铰接设置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灯展开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灯展开机构的端部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第二凹槽上;在所述灯主体处于收起配置时,灯展开机构和连接杆收拢朝向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构成的空腔,所述的灯头翻转折叠至连接杆下部所述第一凹槽的空腔内。该区域灯对灯头进行保护,减少区域灯搬移运输时其他物体与灯头之间的接触碰撞,提高灯头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得区域灯能够上下叠加存放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域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灯。
技术介绍
区域灯用于照亮没有永久照明器具的工地或其他区域、室外空间或没有电力的空间。这些工地通常位于偏远位置,因此需要将区域灯运输到工地。工地可位于车辆无法操纵的位置,因此需要操作者将区域灯携带到工地。许多便携灯(诸如手持式手电筒或小灯笼式灯)易于携带到工地,但不能提供足以照亮该区域以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的足够的光。其他较大的灯能够提供充分的照明到工地,但可能不便于运输。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0266995U,公开日:20200407)公开了一种区域灯,包括基座,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一对支腿,其可旋转地耦接到基座的第一端,其中该对支腿在灯处于收起配置时朝向基座旋转,且在灯处于打开配置时远离基座旋转;以及灯主体,其具有灯头。灯主体在基座的第一端上可旋转地耦接到基座,其中灯主体在灯处于收起配置时朝向基座旋转,且在灯处于打开配置时远离基座旋转。灯展开机构将灯主体耦接到基座。灯展开机构可调节以在收起配置与打开配置之间移动灯主体。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区域灯处于收起配置时灯头位于基座前端并且灯头朝外,在对区域灯搬移运输时其他物体容易与未受到保护的灯头相接触碰撞;从而造成灯头因为碰撞损坏,降低灯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区域灯灯头位置外凸使得区域灯整体为不规则形状进而不方便收纳,多个区域灯也不便上下叠加存放,只能每个区域灯单独收纳,增加了区域灯的收纳复杂度和收纳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灯头进行保护,减少区域灯搬移运输时其他物体与灯头之间的接触碰撞,提高灯头的使用寿命;同时灯头能够翻转折叠使得整个区域灯呈规则的形状以便于收纳,多个区域灯能够上下叠加存放,降低区域灯的收纳复杂度和减小收纳空间的一种区域灯。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区域灯,该区域灯包括基座、一对支腿和灯主体;所述的基座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两根保护杆,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分别位于基座的两端,两根保护杆分别位于基座的两侧,两根保护杆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基座的中部围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灯主体包括灯展开机构、连接杆和灯头,灯头活动铰接设置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灯展开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灯展开机构的端部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第二凹槽上,第二凹槽位于第一连接座的中部并且内侧端与第一凹槽空腔相对接;在所述灯主体处于收起配置时,灯展开机构和连接杆收拢朝向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构成的空腔,所述的灯头翻转折叠至连接杆下部所述第一凹槽的空腔内,且在所述灯主体处于打开配置时,灯展开机构远离所述基座旋转;所述的一对支腿分别可旋转地耦接到第一连接座的两侧,支腿在所述灯主体处于收起配置时朝向所述基座旋转,且在所述灯主体处于打开配置时远离所述基座旋转。作为优选,在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壳体内设置有可插拔充电锂电池。作为优选,电池包壳体包括第一电池壳体和第二电池壳体;第一电池壳体和第二电池壳体分别位于第二连接座的两侧,第一电池壳体和第二电池壳体内分别设置有可插拔充电锂电池。作为优选,连接杆顶端设置有灯头连接座,灯头连接座包括连接座基体和展开转动轴;连接座基体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头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座基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台面,在第一台面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凹槽,所述的展开转动轴铰接设置在竖向凹槽内与连接座基体沿着灯主体展开方向转动配合,并且展开转动轴与灯头相连接。作为优选,展开转动轴设置有第二台面,第二台面在张开状态与第一台面平齐,在第二台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周向转动轴,并在灯头的底部设置轴套,轴套设置在周向转动轴上使灯头能绕周向转动轴周向转动。作为优选,第二连接座设置有支撑凸台;支撑凸台上表面与灯主体处于收起配置时连接座基体内侧面相接触。作为优选,灯头包括第一灯具、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第一灯具设置在中部,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分别铰接设置在第一灯具的两侧,并且第一灯具底部与周向转动轴连接;当灯头处于收起配置时,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分别绕着第一灯具的两侧向内转动收缩为三棱柱形状;当灯头处于展开配置时,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分别向外转动至与第一灯具夹角为135°或者180°状态。作为优选,第一灯具、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均包括散热底板、LED灯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LED灯组固定在散热底板外侧,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散热底板上下端;第一灯具的上固定件两端分别与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的上固定件的内侧端相铰接,第一灯具的下固定件两端分别与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的下固定件内侧端相铰接。作为优选,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首端镜像对称设置有首端铰接部、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尾端镜像对称设置有第三限位面、尾端铰接部和第四限位面;位于第一灯具的上固定件首端下方的首端铰接部与位于第二灯具尾端上方的尾端铰接部相铰接并且首端铰接部上表面与尾端铰接部下表面相贴合;位于第一灯具的上固定件尾端上方的尾端铰接部与位于第三灯具首端下方的首端铰接部相铰接并且尾端铰接部下表面与首端铰接部上表面相贴合;在灯头处于收起配置时,第一灯具的第二限位面与第二灯具的第四限位面相贴合,第一灯具的第四限位面与第三灯具的第二限位面相贴合,第一灯具的第二限位面与第三灯具的第四限位面相贴合;灯头处于打开180°配置时,第一灯具的第一限位面与第二灯具的第三限位面相贴合,第一灯具的第三限位面与第三灯具的第一限位面相贴合。作为优选,灯头处于收起配置时第一灯具为水平放置,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位于第一灯具下方。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区域灯的优点是:当区域灯处于收起配置时,翻转折叠至连接杆下部的灯头上方被连接杆遮挡,灯头侧面分别被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两根保护杆遮挡,即灯头周围被第一凹槽所包裹而不容易与其他物体所接触;在运输搬移过程中区域灯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处于外围的连接杆、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两根保护杆会首先受到碰撞,而处于第一凹槽内部的灯头则会受到保护不与其他物体相接触,从而使得区域灯在搬移运输时灯头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增加了灯头的使用寿命。同时,翻转折叠后的灯头收缩于第一凹槽内部,使得整个区域灯收缩为矩形的规则形状便于收纳;当有多个区域灯需要存放时,可以将多个区域灯上下叠加同时存放于较小的存放空间内,而不需要分别将每个区域灯单独存放,从而降低了区域灯的收纳复杂度并且减小了收纳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区域灯处于收起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灯头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凸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灯头处于收起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动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灯头分别处于收起配置、打开配置时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转动145°和打开配置时第二灯具和第三灯具转动18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灯头分别处于收起配置和打开配置时转动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区域灯处于打开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A-灯头处于收起配置时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灯,该区域灯包括基座(1)、一对支腿(2)和灯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包括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和两根保护杆(13),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分别位于基座(1)的两端,两根保护杆(13)分别位于基座(1)的两侧,两根保护杆(13)连接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在基座(1)的中部围成第一凹槽(14);所述的灯主体(3)包括灯展开机构(31)、连接杆(32)和灯头(4),灯头(4)活动铰接设置在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灯展开机构(31)相连接,所述的灯展开机构(31)的端部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接座(11)的第二凹槽(15)上,第二凹槽(15)位于第一连接座(11)的中部并且内侧端与第一凹槽(14)空腔相对接;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收起配置时,灯展开机构(31)和连接杆(32)收拢朝向第二凹槽(15)和第一凹槽(14)构成的空腔,所述的灯头(4)翻转折叠至连接杆(32)下部所述第一凹槽(14)的空腔内,且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打开配置时,灯展开机构(31)远离所述基座(1)旋转;所述的一对支腿(2)分别可旋转地耦接到第一连接座(11)的两侧,支腿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收起配置时朝向所述基座(1)旋转,且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打开配置时远离所述基座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灯,该区域灯包括基座(1)、一对支腿(2)和灯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包括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和两根保护杆(13),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分别位于基座(1)的两端,两根保护杆(13)分别位于基座(1)的两侧,两根保护杆(13)连接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在基座(1)的中部围成第一凹槽(14);所述的灯主体(3)包括灯展开机构(31)、连接杆(32)和灯头(4),灯头(4)活动铰接设置在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灯展开机构(31)相连接,所述的灯展开机构(31)的端部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接座(11)的第二凹槽(15)上,第二凹槽(15)位于第一连接座(11)的中部并且内侧端与第一凹槽(14)空腔相对接;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收起配置时,灯展开机构(31)和连接杆(32)收拢朝向第二凹槽(15)和第一凹槽(14)构成的空腔,所述的灯头(4)翻转折叠至连接杆(32)下部所述第一凹槽(14)的空腔内,且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打开配置时,灯展开机构(31)远离所述基座(1)旋转;所述的一对支腿(2)分别可旋转地耦接到第一连接座(11)的两侧,支腿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收起配置时朝向所述基座(1)旋转,且在所述灯主体(3)处于打开配置时远离所述基座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区域灯,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连接座(12)上设置有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壳体内设置有可插拔充电锂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区域灯,其特征在于,电池包壳体包括第一电池壳体(6)和第二电池壳体(7);第一电池壳体(6)和第二电池壳体(7)分别位于第二连接座(12)的两侧,第一电池壳体(6)和第二电池壳体(7)内分别设置有可插拔充电锂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区域灯,其特征在于,连接杆(32)顶端设置有灯头连接座(33),灯头连接座(33)包括连接座基体(330)和展开转动轴(331);连接座基体(330)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头与所述连接杆(32)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座基体(330)的上部具有第一台面(3301),在第一台面(3301)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凹槽(3302),所述的展开转动轴(331)铰接设置在竖向凹槽(3302)内与连接座基体(330)沿着灯主体(3)展开方向转动配合,并且展开转动轴(331)与灯头(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区域灯,其特征在于,展开转动轴(331)设置有第二台面(3311),第二台面(3311)在张开状态与第一台面(3301)平齐,在第二台面(331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周向转动轴(332),并在灯头(4)的底部设置轴套,轴套设置在周向转动轴(332)上使灯头(4)能绕周向转动轴(332)周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区域灯,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贤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绿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