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42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主龙骨与玻璃幕幕墙板相邻的其中一端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主龙骨与玻璃幕墙板相对的一端表面设有供引线穿过的引线过孔,引线过孔与第一凹槽连通,在第一凹槽外设有外盖板,以将第一凹槽封闭,在主龙骨上设置有将玻璃幕墙板压紧的压板,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主龙骨上,压板上设有第一过孔,压板上还设有扣板,扣板上设有第二过孔,引线过孔、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均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建筑的室内侧实现幕墙灯光的线缆走线,便于维修以及降低了维修难度;由于无需暴露在室外,因此可以采用防水防晒等级或者是一般的线缆实现导通,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幕墙灯光的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在商业幕墙灯光已经被广泛的使用,通过幕墙灯光实现动态或静态的装饰效果,而目前的幕墙灯光,采用的是直接在建筑外墙上铺设灯管,这种方式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防水、防晒性线缆以放置线缆快速老化的问题,但是,由于这类线缆成本高昂,而且当线缆某段出现问题时,需要在建筑的外部进行更换,不仅大大增加了维修难度,而且也增加了维修时间;这类维修还会因为商业建筑的总高度非常高,在受外界影响下,进一步的增加了维修难度,而且受外界的影响,也会对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便于维修,降低维修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包括主龙骨、设于主龙骨之间的副龙骨以及设置在主龙骨和副龙骨上的玻璃幕墙板,主龙骨与玻璃幕幕墙板相邻的其中一端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主龙骨与玻璃幕墙板相对的一端表面设有供引线穿过的引线过孔,引线过孔与第一凹槽连通,在第一凹槽外设有外盖板,以将第一凹槽封闭,在主龙骨上设置有将玻璃幕墙板压紧的压板,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主龙骨上,压板上设有第一过孔,压板上还设有扣板,扣板上设有第二过孔,引线过孔、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均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在压板与主龙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第一密封胶条上设有第三过孔,引线过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以及第三过孔均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在第一凹槽中设有绝缘层。进一步地,外盖板上设有延伸臂,延伸臂与主龙骨的表面接触,外盖板通过螺丝与主龙骨连接固定。进一步地,外盖板与主龙骨相对的一端表面上涂有绝缘涂料。进一步地,在外盖板与主龙骨的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主龙骨上设置第一凹槽以及引线过孔、在压板上设置第一过孔、在扣板上设置第二过孔,从而在建筑的室内侧实现幕墙灯光的线缆走线,便于维修以及降低了维修难度;由于无需暴露在室外,因此可以采用防水防晒等级或者是一般的线缆实现导通,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包括主龙骨1、设于主龙骨1之间的副龙骨2以及设置在主龙骨1和副龙骨2上的玻璃幕墙板3,主龙骨1、副龙骨2以及玻璃幕墙板3的安装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主要改进点在于主龙骨1主龙骨1与玻璃幕幕墙板3相邻的其中一端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沿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主龙骨1与玻璃幕墙板3相对的一端表面设有供引线穿过的引线过孔5,引线过孔5与第一凹槽4连通,玻璃幕墙板3的边框31与引线过孔5的孔边缘之间具有间距,以避让引线过孔5,在第一凹槽4外设有外盖板7,以将第一凹槽4封闭,在主龙骨1上设置有将玻璃幕墙板压紧的压板8,压板8通过螺栓固定在主龙骨1上,压板8上设有第一过孔81,压板8上还设有扣板9,扣板9上设有第二过孔91,引线过孔5、第一过孔81以及第二过孔91均相对设置。装配时,可在引线过孔5、第一过孔81、第二过孔91之间设置快接线缆,从而满足快速维修的要求。如图1所示,在压板8与主龙骨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6,与引线过孔5、第一过孔81以及第二过孔91相对的这一侧的第一密封胶条6上设有第三过孔61,引线过孔5、第一过孔81、第二过孔91以及第三过孔61均相对设置,快接线缆还从第三过孔61穿过;第一密封胶条6还用于填充压板8、玻璃幕墙板3以及主龙骨1之间的空隙。如图1所示,在第一凹槽4中设有绝缘层41,以防止主龙骨1导电的问题发生。如图1和图2所示,在外盖板7上设有延伸臂71,延伸臂71与主龙骨1的表面接触,外盖板7通过螺丝与主龙骨1连接固定;具体地,外盖板7与主龙骨1相对的一端表面上涂有绝缘涂料,从而放置外盖板7带电;在外盖板7与主龙骨1的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条72,从而实现密封,防止水进入第一凹槽4中。如图1所示,第二密封条72嵌设在延伸臂71上。如图1所示,压板8的中部设有凸起的阶梯状凸台82,在主龙骨1与压板8相对的一端表面设有与阶梯状凸台82相适配的装配槽11,阶梯状凸台82设置在装配槽11中,压板8与玻璃幕墙板3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压板密封条83,压板密封条83通过卡槽固定在压板8上。装配时,在需要安装幕墙灯光的地方设置上述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预设的方式,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对第二过孔91通过密封胶92进行密封即可,当铺设幕墙灯光时,将该密封胶92取下,在引线过孔5、第三过孔61、第一过孔81、第二过孔91中布入快接线缆,在室外进行灯光铺设后于该快接线缆接连,在内对第一凹槽4中布设线缆,然后将外盖板7盖上后,连接导通,完成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中,引线过孔5、第一过孔81、第二过孔91的孔壁上均涂有绝缘涂层。本专利技术在主龙骨上设置第一凹槽以及引线过孔、在压板上设置第一过孔、在扣板上设置第二过孔,从而实现了在建筑的室内侧实现幕墙灯光的线缆走线,从而便于维修以及降低了维修难度;由于无需暴露在室外,因此可以采用防水防晒等级或者是一般的线缆实现导通,节省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包括主龙骨(1)、设于主龙骨(1)之间的副龙骨(2)以及设置在主龙骨(1)和副龙骨(2)上的玻璃幕墙板(3),其特征在于:主龙骨(1)与玻璃幕幕墙板(3)相邻的其中一端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沿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主龙骨(1)与玻璃幕墙板(3)相对的一端表面设有供引线穿过的引线过孔(5),引线过孔(5)与第一凹槽(4)连通,在第一凹槽(4)外设有外盖板(7),以将第一凹槽(4)封闭,在主龙骨(1)上设置有将玻璃幕墙板压紧的压板(8),压板(8)通过螺栓固定在主龙骨(1)上,压板(8)上设有第一过孔(81),压板(8)上还设有扣板(9),扣板(9)上设有第二过孔(91),引线过孔(5)、第一过孔(81)以及第二过孔(91)均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包括主龙骨(1)、设于主龙骨(1)之间的副龙骨(2)以及设置在主龙骨(1)和副龙骨(2)上的玻璃幕墙板(3),其特征在于:主龙骨(1)与玻璃幕幕墙板(3)相邻的其中一端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沿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主龙骨(1)与玻璃幕墙板(3)相对的一端表面设有供引线穿过的引线过孔(5),引线过孔(5)与第一凹槽(4)连通,在第一凹槽(4)外设有外盖板(7),以将第一凹槽(4)封闭,在主龙骨(1)上设置有将玻璃幕墙板压紧的压板(8),压板(8)通过螺栓固定在主龙骨(1)上,压板(8)上设有第一过孔(81),压板(8)上还设有扣板(9),扣板(9)上设有第二过孔(91),引线过孔(5)、第一过孔(81)以及第二过孔(91)均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部走线的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升平乐志豪田重东严跃东甘思炎卢世伟张海涛梁崇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