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28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加工平台本体及底部支撑架,所述加工平台本体包括支撑骨架、覆盖面板及紧固件组成,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上支撑架和竖支杆,上支撑架位于竖支杆顶部,竖支杆下部为内中空结构,竖支杆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底部支撑架包括方形底架、下竖支杆、下横支杆及滑动杆,滑动杆可在竖支杆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底部支撑架与加工平台本体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实现加工台架整体的固定。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同时易于搬运打理,利于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
本技术属于油泥模型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汽车仪表台设计中,设计师将汽车造型设计创意用二维平面图表现出来。由于二维平面图的局限,设计评审人员不可能从二维平面精准地认识到汽车仪表台设计的立体效果,所以在二维平面图转化为汽车仪表台产品之前,需要进行三维仪表台的油泥模型制作。汽车造型所用的油泥是一种可塑性极强的工业黏土,主要成分中工业粘土(滑石粉)约占60%、柔性粘结剂(黄油)约占30%、固性粘结剂(石蜡或凡士林)约占10%,主要用于雕塑汽车造型模型等,有常温坚固、微温软化、常温久置不变质、循环使用、不粘手、易刮研和填敷、可精雕细琢,展现实际效果优良等特性。汽车仪表台造型油泥当加温到50~60℃时,油泥中的柔性粘接剂和固性粘接剂软化,油泥变松软,能很好地在制做好的发泡塑料初胚上进行敷涂。待冷却至20~25℃的常温环境下,油泥中的柔性粘接剂和固性粘接剂硬化,油泥硬度变强,能维持适度的强度和平稳形状,可用油泥专用工具或设备开展手动或数字化钻削加工。汽车仪表台造型油泥模型可开展数次敷涂和刮削,譬如汽车曲面应该往外鼓一点还是内收一点,曲线应该往上调一点还是往下一点,很容易在油泥模型上修改调整呈现,刮研出来的油泥经回收二次加工可多次重复使用。为了增加强度同时节约油泥材料,汽车仪表台造型油泥模型的初胚一般用发泡塑料切削粘合而成,汽车仪表台造型初胚小于实际仪表台的外形约3cm,以预留涂敷油泥的厚度。在汽车造型方案设计的初期,一般需要将定案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效果数字模型,通过三维模型铣削加工出产品的设计方案,用于设计效果的呈现、比对和优选。以往的汽车仪表台造型油泥模型加工往往使用特制的油泥模型台架,每个油泥模型的台架都是固定的,互换性差,通用型不强,每次进行一次油泥加工,均需进行一次油泥台架的设计,设计和加工周期均较长,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可以重复使用的、方便油泥模型加工的台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以解决现有加工平台技术中加工汽车仪表台油泥模型不方便、互换性差、通用性不强,每次加工均需进行一次油泥台架的设计的问题,能够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可以重复使用。总的来讲,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同时易于搬运打理,利于环境卫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包括加工平台本体及底部支撑架,所述加工平台本体包括支撑骨架、覆盖面板及紧固件组成,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上支撑架和竖支杆,上支撑架位于竖支杆顶部,上支撑架与竖支杆固定为方体结构,所述竖支杆下部为内中空结构,竖支杆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的底部支撑架位于加工平台本体下端,底部支撑架包括方形底架、下竖支杆、下横支杆及滑动杆,方形底架位于底部支撑架底部,底部支撑架后端部上端设置有下竖支杆,下竖支杆左端设置有第二下竖支杆,同时第二下竖支杆位于方形底架上端,所述的滑动杆位于下竖支杆、第二下竖支杆上端,滑动杆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滑动杆可在竖支杆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底部支撑架与加工平台本体可通过竖支杆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滑动杆设置的第二定位孔对齐并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实现加工台架整体的固定。有益效果:加工平台本体包括支撑骨架、覆盖面板和紧固件,支撑骨架包括上支撑架和竖支杆,竖支杆为内中空结构,竖支杆下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底部支撑架包括方形底架、下竖支杆,滑动杆位于下竖支杆上端,滑动杆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滑动杆可在竖支杆内上下滑动,底部支撑架与加工平台本体可通过竖支杆的第一定位孔和滑动杆的第二定位孔对齐及紧固装置的固定实现加工台架整体的固定,这样便于加工平台本体的拆卸,实现底部支撑架与加工平台的分离式设计,便于多套仪表台效果时,加工平台本体的互换。进一步地,为了使下支杆和方形底架稳固连接,所述的竖支杆与支撑骨架固定为一体式结构,该一体式结构可以焊接连接。进一步地,覆盖面板位于支撑骨架外部并与支撑骨架固定为一体式结构;覆盖面板可随支撑骨架进行上下滑动及拆卸,油泥模型覆盖固定在覆盖面板上端。进一步地,为防止加工平台本体和底部支撑架锈蚀影响油泥模型加工效果,延长工作平台使用寿命,所述加工平台本体和底部支撑架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加工平台的移动和展示,所述底部支撑架安装有四组万向脚轮,所述万向脚轮上侧设置有锁止块,锁止块铰接万向脚轮的轮轴且锁止块的下侧面设有刹车片,打开滚轮的锁止装置即可移动加工平台,关闭滚轮的锁止装置即可保证加工平台的稳定性,满足加工时的稳定性和移动时的便捷性要求;总的来讲,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同时易于搬运打理,利于环境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工平台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部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加工平台本体10、支撑骨架101、竖支杆102、第一定位孔103、上支撑架11、覆盖面板2、底部支撑架20、滑动杆201、第二定位孔21、下竖支杆210、第二下竖支杆22、下横支杆23、方形底架24、万向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包括加工平台本体1及底部支撑架2,所述加工平台本体1包括支撑骨架10、覆盖面板11及紧固件组成,所述支撑骨架10包括上支撑架103和竖支杆101,上支撑架103位于竖支杆101顶部,上支撑架103与竖支杆101固定为方体结构,所述竖支杆101下部为内中空结构,竖支杆101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02,所述的底部支撑架2位于加工平台本体1下端,底部支撑架2包括方形底架23、下竖支杆21、下横支杆22及滑动杆20,方形底架23位于底部支撑架2底部,底部支撑架2后端部上端设置有下竖支杆21,下竖支杆21左端设置有第二下竖支杆210,同时第二下竖支杆210位于方形底架23上端,所述的滑动杆20位于下竖支杆21、第二下竖支杆210上端,滑动杆20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01,所述滑动杆20可在竖支杆101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底部支撑架2与加工平台本体1可通过竖支杆101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02和滑动杆20设置的第二定位孔201对齐并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实现加工台架整体的固定。加工平台本体1包括支撑骨架10、覆盖面板11和紧固件,支撑骨架10包括上支撑架103和竖支杆101,竖支杆101为内中空结构,竖支杆101下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02,底部支撑架2包括方形底架23、下竖支杆21,滑动杆20位于下竖支杆21上端,滑动杆20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01,滑动杆20可在竖支杆101内上下滑动,底部支撑架2与加工平台本体1可通过竖支杆101的第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包括加工平台本体(1)及底部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本体(1)包括支撑骨架(10)、覆盖面板(11)及紧固件组成,所述支撑骨架(10)包括上支撑架(103)和竖支杆(101),上支撑架(103)位于竖支杆(101)顶部,上支撑架(103)与竖支杆(101)固定为方体结构,所述竖支杆(101)下部为内中空结构,竖支杆(101)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02),所述的底部支撑架(2)位于加工平台本体(1)下端,底部支撑架(2)包括方形底架(23)、下竖支杆(21)、下横支杆(22)及滑动杆(20),方形底架(23)位于底部支撑架(2)底部,底部支撑架(2)后端部上端设置有下竖支杆(21),下竖支杆(21)左端设置有第二下竖支杆(210),同时第二下竖支杆(210)位于方形底架(23)上端,所述的滑动杆(20)位于下竖支杆(21)、第二下竖支杆(210)上端,滑动杆(20)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01),所述滑动杆(20)可在竖支杆(101)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底部支撑架(2)与加工平台本体(1)可通过竖支杆(101)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02)和滑动杆(20)设置的第二定位孔(201)对齐并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实现加工台架整体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油泥模型加工台架,包括加工平台本体(1)及底部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本体(1)包括支撑骨架(10)、覆盖面板(11)及紧固件组成,所述支撑骨架(10)包括上支撑架(103)和竖支杆(101),上支撑架(103)位于竖支杆(101)顶部,上支撑架(103)与竖支杆(101)固定为方体结构,所述竖支杆(101)下部为内中空结构,竖支杆(101)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02),所述的底部支撑架(2)位于加工平台本体(1)下端,底部支撑架(2)包括方形底架(23)、下竖支杆(21)、下横支杆(22)及滑动杆(20),方形底架(23)位于底部支撑架(2)底部,底部支撑架(2)后端部上端设置有下竖支杆(21),下竖支杆(21)左端设置有第二下竖支杆(210),同时第二下竖支杆(210)位于方形底架(23)上端,所述的滑动杆(20)位于下竖支杆(21)、第二下竖支杆(210)上端,滑动杆(20)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01),所述滑动杆(20)可在竖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精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