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598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肥料制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复合微生物肥料储存时间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肥料芯和包覆在肥料芯外的包膜,且肥料芯和包膜的重量比为100:(0.3‑1)。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混合得到的混合菌剂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施撒作用时,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有机质、无机营养进行结合,及对作物及土壤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更加促进植株根部对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土壤中养分的吸收,施肥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肥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由特定微生物或其他经过鉴定的两种以上互不拮抗的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是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现有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存在储存时间短,长时间储存后存在施肥效果下降的情况,因此亟需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肥料芯和包覆在肥料芯外的包膜,且肥料芯和包膜的重量比为100:(0.3-1);包膜包括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甘油,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0.8):(1-3):(0.5-1):(1-2):1;肥料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剂1-5份、有机肥料30-60份、腐殖酸1-3份、微量元素0.05-0.2份、氮磷钾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3-7份。所述微生物菌剂由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得到。所述氮磷钾原料包括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20:(1-7):(10-15):(2-5)。所述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1:(2-3):(0.5-1)称取家禽粪肥、农业废弃物和水产废弃物;将家禽粪肥和农业废弃物、水产废弃物粉碎后充分混合,并调整湿度为12-18%,堆放3-5天,且每隔12h翻动一次,最终得到有机肥料。所述微量元素为硼、锌、钼。所述畜禽粪便为鸡粪、鸭粪、牛粪和猪粪中的一种或两种;农业废弃物为玉米秸秆、青菜烂叶和米糠中的一种;水产废弃物为鱼骨粉、生蚝壳粉、虾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10:(30-120):(25-50):(10-45):(10-45)的重量比称取硅藻土、高锰酸钾、硝酸铁溶液、硫酸锰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将硅藻土与高锰酸钾倒入反应釜内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后,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向反应釜内倒入硝酸铁溶液进行初步改性处理,反应0.5-1h后将多余的硝酸铁溶液冲洗干净;向反应釜中倒入硫酸锰和氯化铁混合溶液进行二次改性处理,混合反应1-2h;将反应釜中的硅藻土过滤、清洗、烘干后,放入温度为1200℃-1600℃的加热炉中高温改性1-2h后得到改性硅藻土。所述硝酸铁溶液的浓度为12-30%,硫酸锰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的浓度均为15-20%。上述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比称取包膜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称取肥料芯各组分;步骤2:将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和甘油倒入混合桶内,加热到70-90℃,搅拌混合2-3h得到包膜;步骤3:将有机肥料与微生物菌剂混拌均匀,得到肥料芯;步骤4:将肥料芯上料至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到肥料芯颗粒,将肥料芯颗粒倒入卧式滚筒内,同时对卧式滚筒内喷洒雾状包膜,直至包膜均匀包裹在肥料芯颗粒外壁,得到复合微生物肥料。步骤4中肥料芯颗粒在卧式滚筒内加工处理0.5h,其中前0.2h卧式滚筒内温度为80-90℃,后0.3h卧式滚筒内温度下降至40℃以下。复合微生物肥料由肥料芯颗粒和包膜组成,在肥料芯颗粒外壁均匀喷涂包覆包膜,且包膜中添加明胶成分,在制备过程中,喷涂雾状包膜时,控制卧式滚筒内的温度为30-40℃,以保证包膜保持液态且具备良好的粘着性,在喷涂完成后调整卧式滚筒内的温度为40℃以下,保证肥料芯颗粒外壁包覆的包膜定型。包膜主要由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甘油组成,明胶保证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储存过程中包膜可对肥料芯进行有效的密封保护,延长储存的时间,保证施肥的效果;在施用过程中,包膜在土壤中甲基纤维素、植物纤维和甘油被分解后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为肥料芯中的微生物提供养料,促进微生物的存活率和作用效果。肥料芯由微生物菌剂、有机肥料、腐殖酸、微量元素、氮磷钾原料、改性硅藻土组成,为植株提供充分的养分,且使用的改性硅藻土先经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处理后,再依次经硝酸铁溶液、硫酸锰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进行改性处理,最终再进行高温改性,得到的改性硅藻土粘着性和可塑性强,且具有密集的微孔,制备过程中可对肥料芯的其他成分进行有效吸附,使得肥料芯在施用过程中可缓慢释放出来,从而作用于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也避免烧苗的情况。以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混合得到的混合菌剂作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施撒作用时,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有机质、无机营养进行结合,及对作物及土壤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更加促进植株根部对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土壤中养分的吸收,施肥效果更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复合微生物肥料,是由特定微生物或其他经过鉴定的两种以上互不拮抗的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是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现有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存在储存时间短,长时间储存后存在施肥效果下降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肥料芯和包覆在肥料芯外的包膜,且肥料芯和包膜的重量比为100:(0.3-1);包膜包括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甘油,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0.8):(1-3):(0.5-1):(1-2):1;肥料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剂1-5份、有机肥料30-60份、腐殖酸1-3份、微量元素0.05-0.2份、氮磷钾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3-7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肥料芯和包覆在肥料芯外的包膜,且肥料芯和包膜的重量比为100:(0.3-1);包膜包括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甘油,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0.8):(1-3):(0.5-1):(1-2):1;肥料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剂1-5份、有机肥料30-60份、腐殖酸1-3份、微量元素0.05-0.2份、氮磷钾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3-7份。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微生物肥料由肥料芯颗粒和包膜组成,在肥料芯颗粒外壁均匀喷涂包覆包膜,且包膜中添加明胶成分,在制备过程中,喷涂雾状包膜时,控制卧式滚筒内的温度为30-40℃,以保证包膜保持液态且具备良好的粘着性,在喷涂完成后调整卧式滚筒内的温度为40℃以下,保证肥料芯颗粒外壁包覆的包膜定型。本专利技术中,包膜主要由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甘油组成,明胶保证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储存过程中包膜可对肥料芯进行有效的密封保护,延长储存的时间,保证施肥的效果;在施用过程中,包膜在土壤中甲基纤维素、植物纤维和甘油被分解后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为肥料芯中的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肥料芯和包覆在肥料芯外的包膜,且肥料芯和包膜的重量比为100:(0.3-1);/n包膜包括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甘油,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0.8):(1-3):(0.5-1):(1-2):1;/n肥料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剂1-5份、有机肥料30-60份、腐殖酸1-3份、微量元素0.05-0.2份、氮磷钾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3-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肥料芯和包覆在肥料芯外的包膜,且肥料芯和包膜的重量比为100:(0.3-1);
包膜包括甲基纤维素、明胶、滑石粉、植物纤维、甘油,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0.3-0.8):(1-3):(0.5-1):(1-2):1;
肥料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剂1-5份、有机肥料30-60份、腐殖酸1-3份、微量元素0.05-0.2份、氮磷钾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由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磷钾原料包括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20:(1-7):(10-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1:(2-3):(0.5-1)称取家禽粪肥、农业废弃物和水产废弃物;将家禽粪肥和农业废弃物、水产废弃物粉碎后充分混合,并调整湿度为12-18%,堆放3-5天,且每隔12h翻动一次,最终得到有机肥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硼、锌、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畜禽粪便为鸡粪、鸭粪、牛粪和猪粪中的一种或两种;农业废弃物为玉米秸秆、青菜烂叶和米糠中的一种;水产废弃物为鱼骨粉、生蚝壳粉、虾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春华祝伟倩石朋飞李单李天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