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98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包括上模块、上压板、下压板、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压槽和多个第二压槽;所述上压板的顶面上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下压板上设置有两个下压力块和多个下模型腔;所述下压板底面上连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模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压槽。该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通过在上压板上设置有上连接杆,在下压板上设置有下连接杆,且上模块和下模块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接杆适配的孔和与螺栓适配的孔,达到了在多个螺栓将上模块、上压板、下模块和下压板依次固定后进行浇筑,和浇筑完成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移开,分别对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模具进行冷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
本技术涉及铸造生产工艺
,具体为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
技术介绍
在耐磨铸球、铸段行业生产中,由于模具工艺技术的因素或者生产工艺的局限性,现有的模具技术存在单剐模具生产能力低,导致生产辅助耗材消耗过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中国已授权技术公开(公告)号:CN204603212U中公开的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该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通过在组合型腔内呈圆周旋转状均匀分布的开设有多个模型腔,达到一次性对多组模具完成浇筑,扩大了生产能力效果;但是在对浇筑后的模型腔进行冷却时,可能会出现多个模具的冷却程度不同,导致产品质量不一的情况发生,有着冷却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实际中对浇筑后的模型腔进行冷却时,可能会出现多个模具的冷却程度不同,导致产品质量不一的情况发生,有着冷却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缺点。(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包括上模块(1)、上压板(2)、下压板(3)、下模块(4)和螺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1)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压槽(11)和多个第二压槽(12),每个所述第一压槽(11)上均开设有射砂孔(13);所述上压板(2)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上压力腔(21)和多个上模型腔(22),所述上压板(2)的顶面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上定位孔(23),所述上压板(2)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横浇道(24),每个所述上压力腔(21)上均开设通孔(25),所述上压板(2)的顶面的前后两侧上分别连接有上连接杆(26),所述上连接杆(26)上安装有上限位套(27);所述下压板(3)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包括上模块(1)、上压板(2)、下压板(3)、下模块(4)和螺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1)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压槽(11)和多个第二压槽(12),每个所述第一压槽(11)上均开设有射砂孔(13);所述上压板(2)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上压力腔(21)和多个上模型腔(22),所述上压板(2)的顶面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上定位孔(23),所述上压板(2)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横浇道(24),每个所述上压力腔(21)上均开设通孔(25),所述上压板(2)的顶面的前后两侧上分别连接有上连接杆(26),所述上连接杆(26)上安装有上限位套(27);所述下压板(3)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下压力块(31)和多个下模型腔(32),所述下压板(3)的顶面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下定位孔(33),所述下压板(3)底面的前后两侧上分别连接有下连接杆(34),所述下连接杆(34)上安装有下限位套(35);所述下模块(4)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压槽(41);多个所述螺栓(5)分别对应套接在多个上定位孔(23)和多个下定位孔(33)内,且每个所述螺栓(5)上均螺纹连接有螺帽(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压槽(11)分别开设在所述上模块(1)底面的两侧上,多个所述第二压槽(12)分别呈圆周阵列状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压槽(11)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压力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杰毅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