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材料化学
技术介绍
手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生命系统中,小到氨基酸分子、大到宏观生物体都表现出典型的手性特征。手性在物理、化学、光学、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生命体系中。例如著名的沙利度胺致畸事件,R型的沙利度胺具有中枢神经镇定作用,能够缓解孕妇的妊娠反应,S型的沙利度胺则具有致畸效应。由于当时人们对手性认识的缺乏,造成19世纪60年代欧洲儿童的致畸率大幅上升。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手性从分子尺度组件跨越到了纳米尺度,尤其是无机纳米材料的发展赋予手性新的特征,比如独特的光、电、磁效应。同时手性无机纳米材料在组装方式、结构、尺寸、电荷、表面性质等方面也具有与手性生命物质相似的特点,比如手性引起的差异性生物学效应:唐志勇研究员课题组以及申请人所在课题组发现L-谷胱甘肽(GSH)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或金纳米四面体)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镍离子溶液、碱性溶液和谷胱甘肽溶液通过一步法直接制备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镍离子溶液、碱性溶液和谷胱甘肽溶液通过一步法直接制备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具体为L-、D-、rac-手性构型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针对L-、D-、rac-手性构型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对应的制备原料分别为L-谷胱甘肽、D-谷胱甘肽和rac-谷胱甘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分别配置镍离子溶液,谷胱甘肽溶液和碱性溶液,随后将镍离子溶液和谷胱甘肽溶液依次加入纯水中,在搅拌状态下逐滴加入配置好的碱性溶液,持续搅拌至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待溶液变为均匀的绿色的胶体溶液,停止搅拌;将所得反应液和乙醇或异丙醇混合,溶液变浑浊后离心去除上清液,取沉淀重溶在纯水中,重复洗涤后得到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镍离子溶液具体为NiCl2·6H2O或Ni(NO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近红外区手性光学活性的氢氧化镍无机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斯,林恒伟,胥传来,匡华,徐丽广,杜家仁,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