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87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包括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振荡器;吸油装置;工件放置框,所述工件放置框内放有工件且所述工件放置框浸没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中;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且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将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吹向所述吸油装置的吸油端;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吸油装置通过绳体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工件放置框通过连接杆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清除工件表面的浮油,解决除油清洗过程中的工件取出除油槽时会与液面的浮油接触导致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工件的除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的除油方法是在含有一定浓度除油液的除油槽中,将待除油工件浸渍一定时间后再取出,如此反复处理若干工件以后,除油槽中的除油液浓度降低至设定值,除油能力显著下降,这时再往槽中添加除油剂,使除油液浓度恢复到初始浓度,继续进行除油操作。在除油过程中,除油槽内除油剂液面会有一层浮油,当除油清洗过的工件取出除油槽时会与液面的浮油接触导致二次污染,影响工件的除油效果。申请号为CN201520691532.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利高效去除浮油式储液槽,包括储液槽本体;挡水机构,所述挡水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液槽本体内;油水分离板,所述油水分离板设置在所述储液槽本体内,所述油水分离板连接在所述挡水机构与所述储液槽本体内壁之间;油污收集管,所述油污收集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储液槽本体上部的浮油回油口与所述储液槽本体连通;油污收集盒,所述油污收集盒设置在所述储液槽本体外侧,所述油污收集盒位于所述油污收集管另一端的下方;回水口,所述回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本体的上部。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内部挡水板的高度差以及油水分离板和浮油回油口的高度差,根据油水的密度不同及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容的原理,从而实现油污分离的作用,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便于维护。但是其并没有解决除油清洗过程中的工件取出除油槽时会与液面的浮油接触导致二次污染,影响工件的除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包括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振荡器;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包括吸油盘、吸油管、吸油泵和浮油收集槽,所述吸油盘的顶部的外周面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浮球,若干浮球,所述浮球的顶部高于所述吸油盘的顶部,所述浮球部分浸没于清洗槽内的液体中,所述吸油盘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层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吸油盘的顶部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层的底部,所述吸油盘的底部设有吸油孔,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油孔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浮油收集槽相连,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吸油泵;工件放置框,所述工件放置框内放有工件且所述工件放置框浸没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中;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且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将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吹向所述吸油盘;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浮球通过绳体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工件放置框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工件放置框的底部设有滤网。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油盘呈内凹的碗状。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吹风装置包括风机和吹嘴,所述风机与所述清洗槽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吹嘴相连,所述吹嘴位于所述清洗槽内,所述吹嘴的高度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的高度,所述吹嘴的出风口处的风将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吹向所述吸油盘。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板相连。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清洗槽的两侧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凸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可以有效清除工件表面的浮油,解决除油清洗过程中的工件取出除油槽时会与液面的浮油接触导致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工件的除油效果。2、设有超声波振荡器,可将工件表面本身自带的油污振散,提高工件的除油效果。3、设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的输出端将清洗槽内的浮油吹向所述吸油盘,提高了浮油的清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吸油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工件放置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包括清洗槽1,所述清洗槽1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振荡器2,所述超声波振荡器2的数量为多个。吸油装置3,所述吸油装置3包括吸油盘31、吸油管32、吸油泵33和浮油收集槽34,如图2所示,所述吸油盘31呈内凹的碗状,所述吸油盘31的顶部的外周面固设有固定环35,所述固定环内设有浮球36,所述浮球36的顶部高于所述吸油盘31的顶部,所述浮球36部分浸没于清洗槽1内的液体中,所述浮球36通过绳体4与顶板5连接,所述吸油盘31的底部设有吸油孔311,所述吸油管32的一端与所述吸油孔3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浮油收集槽34相连,所述吸油管32上设有吸油泵33。由于油水密度不同,故清洗槽1内的液体分为浮油层1a与水层1b,浮油层1a位于水层1b的上方,浮球36部分浸没于清洗槽1内的液体中,吸油盘31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清洗槽1内的浮油层1a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吸油盘31的顶部高于所述清洗槽1内的浮油层1a的底部,故浮油充满吸油盘31,吸油泵33将吸油盘31内的浮油吸至浮油收集槽34。工件放置框6,所述工件放置框6内放有工件且所述工件放置框6浸没于水层1b,所述工件放置框6通过连接杆7与顶板5连接,如图3所述,所述工件放置框6的底部设有滤网61。超声波振荡器2所传递的能量将工件表面以及清洗槽1内壁所附着的浮油除去,工件的底面的浮油通过滤网61排出。吹风装置8,所述吹风装置8包括风机81和吹嘴82,所述风机81与所述清洗槽1固定连接,所述风机81的出风口与所述吹嘴82相连,所述吹嘴82位于所述清洗槽1内,所述吹嘴82的高度高于所述浮油层1a的高度,所述吹嘴82的出风口处的风将浮油吹向所述吸油盘31。加快了浮油向吸油盘31的运动速度,提高了除油效率。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清洗槽1的两侧的升降气缸91,所述升降气缸91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板5相连。在进行除油时升降气缸91带动顶板5下降,将工件置于水层1b中,在完成除油后,升降气缸91带动顶板5上升,将工件取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专利申请涉及的清洗槽、吸油泵和浮油收集槽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专利技术点所在,本技术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振荡器;/n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包括吸油盘、吸油管、吸油泵和浮油收集槽,所述吸油盘的顶部的外周面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顶部高于所述吸油盘的顶部,所述浮球部分浸没于清洗槽内的液体中,所述吸油盘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层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吸油盘的顶部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层的底部,所述吸油盘的底部设有吸油孔,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油孔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浮油收集槽相连,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吸油泵;/n工件放置框,所述工件放置框内放有工件且所述工件放置框浸没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中;/n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且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将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吹向所述吸油盘;/n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浮球通过绳体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工件放置框通过连接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浮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振荡器;
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包括吸油盘、吸油管、吸油泵和浮油收集槽,所述吸油盘的顶部的外周面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顶部高于所述吸油盘的顶部,所述浮球部分浸没于清洗槽内的液体中,所述吸油盘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层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吸油盘的顶部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层的底部,所述吸油盘的底部设有吸油孔,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油孔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浮油收集槽相连,所述吸油管上设有吸油泵;
工件放置框,所述工件放置框内放有工件且所述工件放置框浸没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中;
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高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且所述吹风装置的输出端将所述清洗槽内的浮油吹向所述吸油盘;
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浮球通过绳体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工件放置框通过连接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平李胜仲林泓斌庄义有
申请(专利权)人: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