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56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具有所期望的厚度分布的堆积物的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该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滚筒,其具有将包含纤维的材料放出的开口,并围绕中心轴进行旋转;第一分散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滚筒内,且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使所述滚筒内的所述材料分散,所述第一分散部件被配置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具有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较大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比而较小的第二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出一种由尽量不利用水的干式而实现的薄片制造装置。关于该薄片制造装置,例如已知一种将纤维体放出并使之堆积的堆积装置、以及对通过堆积装置而被形成的堆积物进行加压从而将之制造成薄片的方法。作为该堆积装置,例如可列举出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这种结构的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堆积装置具有滚筒和供给部,所述滚筒具有喷出孔,并进行旋转,所述供给部向滚筒内供给纤维。通过滚筒进行旋转,从而滚筒内的纤维从喷出孔被放出而在下方进行堆积。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堆积装置中,滚筒内的纤维的拆解、分散不充分,从而有可能结成团或块。在该情况下,会使从各喷出孔被放出的纤维的量上产生不均。其结果为,难以获得具有所期望的厚度分布的堆积物。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2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滚筒,其具有将包含纤维的材料放出的开口,并围绕中心轴进行旋转;第一分散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滚筒内,且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使所述滚筒内的所述材料分散,所述第一分散部件被配置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具有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较大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比而较小的第二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成形部,其使利用所述纤维体堆积装置而被形成的堆积物成形。<br>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的简要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滚筒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滚筒的立体图。图4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图5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6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7为图2所示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8为图2所示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9为图2所示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10为表示被形成为网带状的堆积物的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分布的图。图11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2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3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4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5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6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7为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8为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19为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20为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21为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22为图21所示的第一分散部件的侧视图。图23为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立体图。图24为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分散部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而对本专利技术的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的简要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滚筒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滚筒的立体图。图4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图5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6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7为图2所示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图8为图2所示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9为图2所示的第一分散部件的平面图,且为表示使材料分散着的状态的图。图10为表示被形成为网带状的堆积物的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分布的图。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从而如图1至图23所示,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及z轴。此外,包含x轴和y轴的xy平面成为水平,z轴成为铅直。此外,将各轴的箭头标记所指向的方向称为“+”,将其相反方向称为“-”。此外,有时将图1至图23的上侧称为“上”或者“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者“下方”。图1所示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为,通过对原料M1进行粗碎、解纤,且将粘合素材混合并利用纤维体堆积装置1而使之堆积,并利用成形部20而使该堆积物成形从而获得成形体的装置。此外,通过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而制造出的成形体例如既可以呈再生纸那样的薄片状,也可以呈块状。此外,成形体的密度也并未特别限定,既可以为薄片那样的纤维的密度较高的成形体,也可以为海绵体那样的纤维的密度较低的成形体,还可以为这些特性混合存在的成形体。在下文中,将原料M1设为使用过或无用的废纸、并将被制造出的成形体设为再生纸即薄片S来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具备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解纤部13、筛选部14、第一料片形成部15、细分部16、混合部17、分散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成形部20、切断部21、备料部22、回收部27、对这些部件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8。这些部件中的分散部18以及第二料片形成部19构成纤维体堆积装置1。另外,也可以将与分散部18相比靠上游侧、即原料供给部11~混合部17作为纤维体堆积装置1的结构要素来掌握。此外,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具备加湿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和加湿部236。此外,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具备鼓风机261、鼓风机262和鼓风机263。此外,加湿部231~加湿部236以及鼓风机261~鼓风机263与控制部28电连接,并且它们的工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通过一个控制部28而对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的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控制的结构。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分别具有对纤维体堆积装置1的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和对纤维体堆积装置1以外的部位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的结构。此外,在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中,原料供给工序、粗碎工序、解纤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分割工序、混合工序、放出工序、堆积工序、薄片形成工序、切断工序按照该顺序而被执行。以下,对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原料供给部11为,实施向粗碎部12供给原料M1的原料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体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滚筒,其具有将包含纤维的材料放出的开口,并围绕中心轴进行旋转;/n第一分散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滚筒内,且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使所述滚筒内的所述材料分散,/n所述第一分散部件被配置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具有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较大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比而较小的第二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7 JP 2020-0201541.一种纤维体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滚筒,其具有将包含纤维的材料放出的开口,并围绕中心轴进行旋转;
第一分散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滚筒内,且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并使所述滚筒内的所述材料分散,
所述第一分散部件被配置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具有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较大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材料的分散能力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比而较小的第二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体堆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的中央部处,
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体堆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以与所述滚筒的内周面分离的方式而被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体堆积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滚筒的内周面的分离距离设为D1、并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滚筒的内周面的分离距离设为D2时,满足D1<D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体堆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分散部件呈板状,并具有由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一真五味克仁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