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39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点滴架不稳定、不方便操作的问题;包括底座、支撑管、支撑杆、点滴架,所述底座为原型空心无底结构,所述支撑管与底座上平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支撑管通过控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点滴架与支撑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齿轮、齿条、电器控制箱,所述齿条与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支撑管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电器控制箱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上升按钮与下降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操作方便可以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方便,缓解患者情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
技术介绍
目前打点滴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医疗手段,各种点滴架也层出不穷,但目前点滴架面临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可移动式点滴架虽然给患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当极其不稳定,面临被失误碰撞后滑动或易倾倒风险,虽然有带止的动滑轮,但需要单独固定每一个滑轮,对于为了使点滴架稳定设置多组滑轮的点滴架操作十分不方便。2.现有的点滴架都能实现高度调节,但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实现调节,对于没有陪护的病人想调节高度稍微活动或去洗手间十分不方便。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点滴架不稳定、不方便操作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主要包括底座、支撑管、支撑杆、药液挂钩,所述底座为原型空心无底结构,所述支撑管与底座上平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支撑管通过控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药液挂钩与支撑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齿轮、齿条、电器控制箱,所述齿条与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支撑管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电器控制箱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箱上设置有上升按钮与下降按钮。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有滑动轮结构,所述滑动轮结构包括万向轮支架、万向轮、顶杆、凸轮、转动手轮、定位销,所述顶杆在支撑管内部与支撑管滑动连接,所述万向轮支架与顶杆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在万向轮支架下部,所述万向轮直接设置在底座内部,所述凸轮与支撑管转动连接,所述凸轮轮廓与顶杆顶部向接触,所述转动手轮与凸轮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手轮设置在支撑管外侧,所述定位销与转动手轮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管上设置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药液挂钩通过轴承与支撑杆顶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置物盒。优选的,所述置物盒一体固定连接有手柄。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点滴瓶卡架。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支撑管内部安装有顶杆、凸轮机构,通过转动凸轮外侧的手轮,提升底座或下放底座,提升底座可以使内部万向轮漏出从而实现点滴支架的移动,在不需要移动时,转动手轮下放底座,使底座完全接触地面从而使万向轮不易移动,增强点滴支架的稳定性。本技术调节高度的机构采用齿轮齿条机构,齿轮连接外部电器控制箱,电器控制箱能实现正反转及停止自锁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操作电器控制箱上的上升或下降按钮,从而实现调节点滴架高度的调节,该操作只需患者按动上升下降按钮便可实现,一只手就可以完成操作,操作十分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位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部位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管;3、支撑杆;4、点滴架;5、齿轮;6、齿条;7、电器控制箱;8、万向轮支架;9、万向轮;10、顶杆;11、凸轮;12、转动手轮;13、定位销;14、置物盒;15、手柄;16、点滴瓶卡架。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包括底座1、支撑管2、支撑杆3、药液挂钩4,底座1为圆形空心无底结构,目的是内部安装万向轮,支撑管2与底座1上平面固定连接,支撑杆3与支撑管2通过控制结构滑动连接,药液挂钩4与支撑杆3顶端转动连接,目的是避免输水管缠绕在支撑杆上造成一定危险,也可以避免患者局部活动受限;控制结构包括齿轮5、齿条6、电器控制箱7,电器控制箱7能实现正反转及停止自锁功能,这种电学控制电路在电学领域已经属于现有技术,电器控制箱内置电池作为电源,在此不做赘述,电器控制箱7上设置有上升按钮与下降按钮,病人可以操作上升按钮或下降按钮实现调整支撑杆3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调节点滴架的升高或降低,齿条6与支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齿轮5与支撑管2转动连接,齿轮5与齿条6相啮合,电器控制箱7与齿轮5固定连接;具体使用时,患者在被扎上点滴针后,医护人员会将药袋挂置在点滴架上,患者小范围水平活动时支撑架会跟随患者转动,从而不会使输水管缠绕在支撑杆上,当患者需要起身活动时,药袋与患者扎针部位距离减小会使得药液滴入压力变小从而影响药物滴入速度,此时患者可以在不需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用未被扎针的手去操作电器控制箱上的按钮实现药袋高度的调整。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管2内设置有滑动轮结构,滑动轮结构包括万向轮支架8、万向轮9、顶杆10、凸轮11、转动手轮12、定位销13,顶杆10在支撑管2内部与支撑管2滑动连接,万向轮支架8与顶杆10底部固定连接,三个万向轮9固定连接在万向轮支架8下部,万向轮9安装在底座1内部,凸轮11与支撑管2转动连接,凸轮11轮廓与顶杆10顶部向接触,转动手轮12与凸轮11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手轮12设置在支撑管2外侧,定位销13与转动手轮12滑动连接,支撑管2上设置有与定位销13相配合的定位孔,目的是为了在转动完转动手轮12后固定转动手轮12位置,从而固定凸轮11的位置;具体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手轮可以带动支撑管内凸轮的转动,凸轮与顶杆接触,从而实现带动底座上升或者下降,当底座上升漏出内部的万向轮时,可以移动点滴架,当通过旋转转动手轮将底座放下时可以使点滴架不易移动,规避一定不可预见风险。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药液挂钩4通过轴承与支撑杆3顶端转动连接,目的是时转动更灵活。具体使用时,患者被医护人员扎上针后,小范围内水平活动时,药袋会灵活转动避免输水管缠绕在支撑杆上。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杆3上固定连接有置物盒14。具体使用时,置物盒的作用是方便医护人员将特定患者的药品放置在特定的地方,避免药品弄混,也可以供患者放置水杯等一些简单物品。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置物盒14一体固定连接有手柄15。具体使用时,手柄的作用是方便推拿点滴架,在移动点滴架时通过推拉手柄使得推拉更方便。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管(2)、支撑杆(3)、药液挂钩(4),所述底座(1)为圆形空心无底结构,所述支撑管(2)与底座(1)上平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与支撑管(2)通过控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药液挂钩(4)与支撑杆(3)顶端转动连接;/n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齿轮(5)、齿条(6)、电器控制箱(7),所述齿条(6)与支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与支撑管(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5)与齿条(6)相啮合,所述电器控制箱(7)与齿轮(5)固定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箱上设置有上升按钮与下降按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管(2)、支撑杆(3)、药液挂钩(4),所述底座(1)为圆形空心无底结构,所述支撑管(2)与底座(1)上平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与支撑管(2)通过控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药液挂钩(4)与支撑杆(3)顶端转动连接;
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齿轮(5)、齿条(6)、电器控制箱(7),所述齿条(6)与支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与支撑管(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5)与齿条(6)相啮合,所述电器控制箱(7)与齿轮(5)固定连接,所述电器控制箱上设置有上升按钮与下降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点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内设置有滑动轮结构,所述滑动轮结构包括万向轮支架(8)、万向轮(9)、顶杆(10)、凸轮(11)、转动手轮(12)、定位销(13),所述顶杆(10)在支撑管(2)内部与支撑管(2)滑动连接,所述万向轮支架(8)与顶杆(10)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达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赛福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