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中俯卧位头面部支撑及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俯卧位头面部支撑及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实践中,大部分手术采取仰卧位,勿需对患者头面部进行特殊保护与处理。然而,对于某些特殊手术(如脊柱外科手术、后颅窝开颅手术等),则要求术中始终保持头面部朝下的俯卧姿势,有些甚至长达数小时。长时间的俯卧位可使身体的负重及支点发生变化,容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及皮肤压伤等并发症;若术中体位摆放不当且头面部无额外保护措施下,则会导致头颈部移位、气道阻塞,特别是全麻状态,头颈部关节肌肉松弛,眼耳口鼻及面颊部处于持续受压状态,更易导致五官压伤、呼吸道损伤及头面部皮肤压疮等并发症。为解决上述问题,有部分厂商或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U型气垫的方式进行患者头面部的支撑与保护。在手术时对通过充气泵对气垫进行充气,将头面部置于充气气垫上,通过U型气垫的中空空间防止呼吸通堵塞,保证呼吸道的通畅。然而,由于俯卧位下头部处于悬空状态,且经过深度麻醉,头部自然下垂,头部的血液流通不畅,不能及时对大脑进行供氧,使得患者头部容易出现缺氧的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中俯卧位头面部支撑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保护罩(1)、头面部支撑架(2);/n所述面部保护罩(1)包括:透气接触层(101)、充气层(102)、充气填充层(103)、第一充气管路(104)、第二充气管路(105)、气泵(106),其中,所述透气接触层(101)由多孔柔性透气材料制成;/n所述头面部支撑架(2)的前端与面部保护罩的整体形状匹配,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面部保护罩(1),后端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n所述头面部支撑架(2)与所述面部保护罩(1)之间设置所述充气层(102)和所述充气填充层(103);/n所述充气层(102)呈U型构造,内部中空,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俯卧位头面部支撑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保护罩(1)、头面部支撑架(2);
所述面部保护罩(1)包括:透气接触层(101)、充气层(102)、充气填充层(103)、第一充气管路(104)、第二充气管路(105)、气泵(106),其中,所述透气接触层(101)由多孔柔性透气材料制成;
所述头面部支撑架(2)的前端与面部保护罩的整体形状匹配,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面部保护罩(1),后端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
所述头面部支撑架(2)与所述面部保护罩(1)之间设置所述充气层(102)和所述充气填充层(103);
所述充气层(102)呈U型构造,内部中空,在所述U型构造中,具有多个填充孔;充气填充层(103)的形状与所述充气层(102)匹配,并且上表面具有多个柱状凸起部分,所述柱状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充气层(102)的网状结构中的填充孔对应,并伸入相应填充孔内,形成U型的上下嵌套结构;
所述第一充气管路(104)的第一端与所述充气层(102)相连通,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气泵(106)的第一输出;第二充气管路(105)的第一端与所述充气填充层(103)相连通,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气泵(106)的第二输出,所述气泵的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的输出气压可调;
所述气泵(106)以预定时间间隔交替地通过第一充气管路和第二充气管路为充气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衡,贺李娴,胡啸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